劉芳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醫院,武威,733000)
臨床常見的婦科腫瘤疾病是子宮肌瘤,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加、腹部包塊、下腹部疼痛或子宮周期性出血等癥狀,主要在育齡期女性中發病率高,臨床治療該病癥患者以手術切除為主,其能將瘤體與周圍病灶組織徹底清除,改善臨床癥狀且達到治愈目的,但圍術期患者易產生負面情緒,導致其發生睡眠障礙,因此根據手術情況切實采用對癥護理措施是重要的,緩解手術疼痛且減少并發癥發生,具時效性[1]。為分析提高子宮肌瘤手術后患者睡眠質量的有效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甘肅省武威市涼州醫院子宮肌瘤手術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觀察組(綜合護理措施)與對照組(常規護理),每組48例,觀察組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37.16±5.68)歲;其中單發性肌瘤有27例,多發性肌瘤有21例;對照組年齡21~47歲,平均年齡(37.03±5.52)歲;其中單發性肌瘤有30例,多發性肌瘤有18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經超聲檢查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2];與手術指征相符;臨床表現出白帶異常或下腹部疼痛癥狀;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不具有惡變傾向;患者與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符合倫理委員會審核標準。
1.3 排除標準 免疫系統疾病;重要臟器病變;溝通障礙;病歷資料不完善。

表1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術前完善健康教育,術后給予對癥預防感染措施,定期清潔腹部傷口,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并對引流管實施妥善固定,避免發生引流管受壓、扭曲與堵塞等情況,對引流液顏色與總量進行詳細記錄,術后3月內禁止性生活,定期復診病情。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聯合綜合護理措施,1)心理指導:患者住院后易產生不良情緒,因此術前需完善護患關系,詳細講解疾病知識與治療流程,重點講解卵巢分泌雌激素或決定性欲的因素,告知患者與家屬切除子宮后不來月經不是性功能缺陷,對女性特征與外形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告知其手術方式與麻醉流程,消除陌生感并講解以往典型的手術成功案例,手術期間做好保暖措施并減少手術暴露部位,手術結束護送患者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待麻醉清醒后耐心告知手術情況與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若其主訴具有強烈的疼痛感,則遵醫囑給予適量鎮痛藥物緩解疼痛,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鼓勵家屬給予關心與愛護,便于達到良好的治愈目的[3-4]。2)睡眠護理: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期開窗通風且保持溫濕度適宜,及時更換床單被罩避免發生感染,告知患者睡前采用熱水泡腳,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淡與易消化飲食,禁忌睡前應用大量濃茶咖啡,切實掌握睡眠習慣,睡前減少親屬探視時間,保持睡前放松,若患者存在睡眠障礙,則病房內播放舒緩音樂促進睡眠,便于達到治愈目的[5-6]。3)內心意向法訓練:根據患者病情康復程度定期開展內心意向法訓練,按摩其前臂、臉部、頸部、胸背部、腿部與腳部等部位,保持放松狀態與呼吸緊密聯系,指導其想象愉悅事情,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感,重建疾病信心,確保患者能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開展手術流程,提高整體治療療效,促進病情能早期康復[7]。
1.5 觀察指標 參考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問卷[8]評估所有研究對象的睡眠質量,包含睡眠持續時間、睡眠潛伏期、睡眠紊亂、睡眠藥物使用、睡眠效率與日間功能紊亂的指標,主要利用四級評分法評估,分值是0~3分,評分越低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好。
參考漢密爾頓焦慮與抑郁量表[9]評估護理前后所有研究對象的負性情緒,分值越低說明心理狀態越好。
統計所有研究對象術后發生感染、尿潴留與血腫的并發癥。

2.1 睡眠質量 觀察組較對照組各項睡眠質量指標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負性情緒 2組護理前負性情緒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較對照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負性情緒比較
2.3 并發癥 觀察組并發癥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并發癥比較[例(%)]
3結論
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女性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是重要的內分泌類、激素類靶器官,采用手術治療措施易導致患者具有疼痛感,其心理承受壓力產生不同程度負性情緒,造成機體出現睡眠障礙,主要影響因素是子宮切除后部分患者擔心形體與內分泌發生變化導致衰老加快,同時術后切口疼痛或出血導致其產生不良情緒,因此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切實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是重要的,對提高睡眠質量具重要意義。
有研究報道[10],綜合護理措施能改善子宮肌瘤患者預后,給予對癥的心理護理能消除負面情緒,確保其血壓值與心率能控制在標準范圍,經調查發現失眠主要表現在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對功能暫時失衡產生抑制,因此給予對癥睡眠護理是重要的,睡前利用熱水泡腳保持全身肌肉放松,禁忌飲用咖啡與濃茶,養成規律性睡眠習慣,避免發生睡眠時間短、睡眠質量降低與睡眠潛伏期延長等睡眠障礙,對于強烈睡眠障礙者遵醫囑給予適量鎮靜或助睡眠藥物,便于患者保持充足睡眠緩解心理壓力。其次,術前完善各項常規檢查措施是很重要的,給予健康宣教與心理指導,術后清潔腹部傷口保持干燥,遵循無菌操作原則處理傷口,避免發生感染,對引流管實施妥善固定,避免發生扭曲、受壓與堵塞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處理,同時術后指導患者開展康復鍛煉,保持胸部與腳部等部位放松,積極配合呼吸展開冥想,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感,便于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2組護理前負性情緒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較對照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各項睡眠質量指標較對照組均高,觀察組并發癥率(6.25%)低于對照組(20.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本研究與羅揚,舒紅文,江鴻英等[11]人的文獻報道具相似性,改善睡眠質量且提高護理療效,降低并發癥且改善心理應激反應,具可靠性。
綜上所述,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措施能改善睡眠質量與負性情緒,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