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鴻鈞
摘要:逃生急救箱是現今社會不可缺的一個家庭必備工具,很多人也開始關注了人身安全意識。各類自然災害,人為災害頻繁發生。地震、火災、水災,海嘯頻發,嚴重影響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隨之各種救援及逃生工具的產生,幫助人們躲避災難,在災難中更好的保護自己。本文結合近年來所發生的各種天災事故急救援現狀,對目前的逃生急救箱進行改裝,研究設計出一種新型的背包式逃生急救箱,內有小型干粉滅火器,醫用包扎用品放置在急救箱內或外面的掛帶里。為了更好的完善事故急救箱及急救工具,本文針對各種急救箱和工具進行了改善,從視覺上和手感上進行了很大的改裝。
關鍵詞:逃生急救箱;背包式急救箱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048-01
很多家庭都有急救藥箱而不是逃生急救箱。遇到火災等其他狀況時,我們卻沒有逃生急救箱,導致不幸生亡。為了減少悲劇發生,筆者設計了家用型背包式逃生急救箱。
論文結構分為六個部分:第一是設計概念,包括想法和要求:第二是設計構思:第三是特征分析:第四是逃生急救箱的產品現狀
一、逃生急救箱產品的現狀
現有的逃生箱是將外觀以紅色為主要設計,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是救援工具,但內部介紹與使用方法并不清楚。這會導致面臨危險時卻不懂自救。逃生箱大多以鋁合金長方手提箱為主,因此龐大笨重,影響逃生速度。現狀市場上大多數是以手提的方式為主體,而在使用上有許多缺失。社會應該要多多推廣逃生急救箱這一個東西,因為在現狀的社會來看,很多人還不用逃生急救箱是什么,他們只知道急救藥箱。
二、改善逃生急救箱的方法
在材質上改變,并將體積縮減,使用時更方便。在背包式逃生急救箱上我們融入新的設計,主要考量到整體的大小呈現,使用產品時,是否可以同時使用其他逃生用具。增加收納功能及防護人身的功能,將背包式逃生急救箱設計成便攜、簡易、完備的新型急救箱。包的形式,如背包,軟殼箱等,取代傳統形式,以明顯的色彩作呈現,方便尋找。
三、背包式逃生急救箱設計概念
1.設計想法。設計針對在發生災害時,樓房住戶不易逃生,手提取拿式的急救箱往往都是放在抽屜里,在逃亡時易于忽略,需要時間去領取,而造成自身很大的傷害,本作品將傳統式的急救箱,改為背包形式,能懸掛在門上,并在逃亡時易于領取。
2.設計要求。將簡易的逃生品放在里面可以隨身攜帶的箱子,以背包的形式將求生器具裝備在一起,且固定防止在門邊或懸掛門上,逃亡時能一并帶走。人在緊急的時候會很慌亂,所以逃生箱一定以簡單的要求設計。
四、背包式逃生急救箱的設計構思
設計一件新型逃生急救箱,做出書面設計方案,原理方案構思和擬訂;遠離反感的現實,技術的分析與進行仿真,從而完成對理論方案的設計。如果沒有進行仿真就不能的有效的知道問題的所在。
五、背包式逃生急救箱的特征分析
以下是根據以往的逃生箱為主,來創新改造新型的背包式逃生急救箱:
1.背包式逃生急救箱的外部設計結構,因考慮到逃生時難免發生各種混亂,各種撞擊,背包式逃生箱的外部以硬殼材質紋理。
2.背部肩帶設計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按s型設計,輕松舒適,背墊以強大的透氣排汗網布,清爽不貼背。
3.背包逃生箱底部設置了一個防磨塑墊,以防滑防磨損,這是以背包的底部耐磨性而設計的。
4.外部設計以方格加棗增強承重力,肩帶與包的銜接處打棗加固,增加承重力。從整體的設計來看,對目前的逃生箱進行了許多的改善:(1)增加背帶,改變傳統開闔拿取逃生器具方式。(2)輕便的布、塑料等可以緩沖,方便攜帶的材質為主。(3)增加收納功能,配備的器具更完善,防護人身的功能。(4)增加美觀性,設計有感應功能,當偵測到災害時,可及時提醒。
六、結語
此次創新設計,創新點擊應用,結構簡單,緊湊,操作和控制都簡便。因為背包式逃生急救箱也用擺放手電筒,所以就算突然停電也不用擔心,就算在救援時發生突發狀況臨時斷電,也可以快速拿到手電筒。人類造物的目的,是通過物的創造滿足人類自身對物的各種需要。產品設計隨著消費發展起來,同時對消費施加巨大的影響。消費,經濟學者通常用滿足需要來解釋人們的消費現象。
人們為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進行的消費有著其各自不同的內容,個性化消費是一種趨勢。所以說,設計的這個產品其實也是針對現今社會,滿足大眾的審美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從開始理論方案構思,但方案設計這個過程花了我很多心血。無論是上網查資料,還是到圖書館找相應的書,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設計這個作品,不但可以造福人群,也可以幫助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