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曉朋
摘要:目前在少兒聲樂教學當中有一些流行歌曲盛行,因受到廣場舞的影響,大街小巷傳唱的歌曲已經被現在的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在一對一的少兒聲樂教學中也在流行著流行歌曲的教學,那么面對喜歡流行歌曲人數的逐年增加,作為聲樂老師該如何教授學生呢?筆者通過自己多年來在音樂培訓機構的聲樂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一些方法來分享給廣大聲樂老師們,希望通過《最炫民族風》的教學過程的分析能給未來少兒聲樂教學中的流行歌曲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關鍵詞:少兒聲樂教學? ?流行歌曲? ?最炫民族風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4-0128-04
“你是我天邊最美的云彩,讓我用心把你留下來,悠悠地唱著最炫的民族風,讓愛卷走所有的塵埃……”這首歌曲相信許多人都很熟悉。這是鳳凰傳奇組合演唱的一首《最炫民族風》,流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筆者就拿北京市為例,在眾多喜歡跳廣場舞的“大媽”中幾乎人人會唱,而會唱的除了廣場舞的成年人之外,還有被這首歌曲熏陶出來的廣大青少年兒童,也同樣影響著廣大兒童的音樂審美價值觀。因為孩子們已經被這首歌的歡快的節奏和動感的主旋律吸引到了,在反復地被動聆聽中就學會了。作為一個工作在培訓機構的兼職聲樂老師來說,教學中遇到的兒童當中喜歡這首歌的孩子很多,而且大部分歌詞都能記住,有的達到了熟練的程度,而且想學習這首歌的學生占到90%以上,因此,在流行歌曲當中,這首歌曲很有代表性。筆者就以這首歌曲為例,通過教授孩子的教學過程來分析一下這首歌的內容和結構,并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分享給廣大音樂教學者,希望能對同行業的聲樂教學人員有幫助。
一、歌曲簡介與分析
《最炫民族風》是鳳凰傳奇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由張超作詞和譜曲,發行于2009年5月27日,是其第三張專輯《最炫民族風》的主打歌,2012年3月,因其朗朗上口的旋律,而被大眾所熟知。《最炫民族風》蟬聯百度音樂歌曲TOP500 27周冠軍,更當選為百度音樂2012年十大金曲冠軍,2012年第十一屆CCTV-MTV音樂盛典年度最受歡迎金曲。[1]
(一)創作背景
2009年,張超開始考慮創作上的新突破。他從小聽著民歌長大,深受民歌的影響,他想創作一首曲子表達自己對那些好聽的民歌的敬意。根據鳳凰傳奇的聲音特點,他開始為他們量身定做一首作品。張超平時非常注重素材積累,創作歌曲融入了很多民族元素,有廣東舞獅的鼓、高山族的民歌、戲曲說唱、嗩吶等。經過3天時間的創作,張超成功完成了這首歌的作詞作曲,取名《最炫民族風》。[1]而現在的流行狀態,可能連張超自己都沒有想到吧!這還是要感謝跳廣場舞的群眾舞蹈演員們。那么這首歌曲為什么能讓大眾喜愛呢?下面我們先一起來進行歌曲分析。
(二)曲式分析
此歌曲為單二部曲式,即主歌加副歌的結構形式,采用中國傳統的民族五聲調式。[2]歌曲的旋律聽起來歡快、節奏動感十足,非常適合作為廣場舞的舞曲;歌詞寫得比較通俗易懂,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狀況,也就是俗稱的“接地氣”,貼近生活,朗朗上口。是當代媚俗音樂中的優秀作品,從2009年流行至今,成為流行歌曲中老少皆宜的大眾歌曲。
1.節奏風格
節奏從第一段開始,采用的八分音符為主,而每小節的第一拍為強拍,正好可以讓人們很容易找到節點,也就是所謂的“踩到點”。即使是不懂音樂的人,也能很容易找到重拍。主歌1-16小節有一個反復,旋律不變,歌詞作了改變。副歌部分是從21小節開始的,而中間的17-20小節是一個連接部分,為副歌部分的轉調做準備。副歌部分的節奏加入了“前八后十六”的節奏,使旋律增添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除了采用(4+4)的句型之外,在每一樂句的第8小節則采用“說唱”的形式,無旋律,對歌曲的高潮又加上一點動感,情感效果進一步推進。21-52小節是副歌部分,最后則是12小節的尾聲。第二段結束之后16小節的“白”,也就是所謂的說歌詞,但仍然按照標準的節奏來說,說唱歌詞的時候用的伴奏是歌唱部分的主旋律,男歌手用說歌詞的形式來演唱,這種形式來自西方早期的說唱音樂,由黑人興起,也就是“rup”,節奏感強,也更通俗易通,更令歌曲多了一些幽默風趣的色彩,適應了大多數人們的心理活動,節奏鮮明,正適合跳廣場舞。
2.歌詞特點
《最炫民族風》的歌詞特點是口語化。“什么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么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我們要唱就要唱得最痛快”。這跟平時說話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老百姓都能記住,而且更能表達人們心中的心情愉悅時的感情。歌詞的含義很容易理解,不像古詩詞歌曲那樣難懂,而是結合現代流行音樂的特點,通俗易懂。正是這首歌之所以流行的另一個原因,以至于廣大中小學生們都喜歡拿這首歌來參加演出。
二、少兒聲樂教學中如何教唱《最炫民族風》
這首歌在少兒聲樂教學中作為流行歌曲的代表,筆者在此教唱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將在下面的內容中作一一介紹。
(一)無聲練習
1.“ha ha ha”練習
首先要從打開喉嚨開始練習,選擇“ha ha ha”的瞬間出氣的無聲練習,讓學生放松嗓子。吸氣時張嘴,同時腹部隆起,說“ha ha ha”時腹部往里收,說完腹部再隆起,連續做10次。注意:(張嘴時是打哈欠狀態,切忌聳肩)這樣反復練習,可以鍛煉腹部肌肉的力量和彈性,讓腹部更受主觀意識支配,收放自如,這就是唱歌所說的“丹田之氣”。
2.“si”的練習
同上所述,吸氣的同時先讓腹部鼓起來,迅速發出“si”的氣聲,沒有實質的聲音出來,每說一次“si”,肚子就像氣球一樣收一下再彈回來,恢復原狀(腹部隆起),這樣連續做10次斷音練習,在最后一次的時候放松氣息,讓“si”拉長四拍以上,可根據學生的氣息來確定拍數,盡量時間長一些,鍛煉學生的氣息,增加肺活量,這種練習就好像夏天時的小狗把舌頭吐出來散熱有些相似。練習腹部快速吸氣,有利于學生在唱歌時換氣時的銜接,避免因為換氣慢而拖拍子。
(二)有聲練習
1.哼鳴練習
哼鳴練習分為開口哼鳴和閉口哼鳴兩種,而男聲由于生理結構原因,對開口音比較擅長,所以筆者選擇閉口哼鳴。聲音從鼻腔以上的部位發出,腹部跟無聲練習一樣,先隆起再隨著聲音的發出,慢慢往里收,這樣做的效果更容易使學生找到發聲的位置,放松歌唱。
2.打“du”練習
嘴巴輕輕閉上,讓氣息自然從嘴唇中出來,嘴唇和氣息產生對抗就會發出“du”的聲音。要領:先吸氣,嘆著氣說“du”,就像平時說話一樣,聲音要響亮,氣息要均勻、連續。這樣做的好處,能讓學生找到自然歌唱的狀態,放松喉嚨,更有利于演唱流行歌曲(通俗唱法)。
3.“mi mi mi ma ma ma”跳音練習
這種方法可以讓聲音更飽滿,注意聲音是由腰部的力量向兩邊以及后腰部使勁,發出的聲音,感覺像用力搬東西的時候,整個腰部都是充滿力量的,聲音有力,擲地有聲。注意笑肌依然抬起,起音從胸腔開始發出,感覺胸腔是震動的。雖然是跳音練習,但氣息卻是連貫的,一口氣唱完六個音,而且讓人聽得是跳音。比如,有些學生一開始把六個音呼吸都斷開的,肚子跟著卻動了六下,這樣做是不對的。腰部用力,聲音才能宏亮。但如果每次都換氣,則沒有底氣,聲音沒有力量。
(三)教唱歌曲的旋律
通常情況下,筆者在教唱一首歌之前,往往先給學生聆聽一遍歌曲,然后再一句句地教唱,一遍遍地讓學生跟唱。如果學生已經對這首歌曲非常熟悉了,那就先讓學生整首歌曲演唱一遍,這是了解一下他對歌曲的熟悉程度以及舞臺表現,然后再根據學生演唱過程中出現的音準和節奏等問題,逐個進行糾正。
1.播放原唱使學生熟悉旋律細節
來培訓機構學習聲樂的學生對于《最炫民族風》的旋律都很熟悉,基本上都能哼唱出來,只有一些細節的地方,需要老師去糾正。比如,有個學生因為要參加某知名學校舉辦的晚會,而他作為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聲樂零基礎。家長一心只想突擊學習兩三節課就上臺演出,并且要達到良好的現場效果,這對于筆者來說真是個挑戰。雖然他對歌曲已經很熟悉,但是讓他聽的時候需要他注意換氣口在哪里,還有歌詞的反復地方,對照歌譜來聆聽,這樣做的效果是事半功倍,讓學生對歌曲更用心地去注意每一次換氣的細節,從而為之后的教唱節省了許多時間。
2.發現問題重點練習
聽完歌曲之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標出的換氣來演唱一遍,從中找出學生演唱時氣口不合理的地方,進行糾正,然后跟著學生一起正確地按照氣口來演唱兩至三遍。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學生現場感受換氣的地方與老師的表演方式,讓學生習慣在固定的地方換氣。然后筆者讓跟著原唱一起唱,音準較可,但當播放純伴奏的時候,就出現多處音準問題,因此筆者就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去聽伴奏的音高,但是仍然出現跑調。后來經過氣息的訓練,把低音的地方用腹部的力量去支撐,高音的地方更要用腰與腹部力量的對抗來支撐氣息,同時聲音坐著氣出來,不要太用力,否則容易破音,就像穿針一樣,先穿過去再適度用力。還有就是跟伴奏的問題,流行歌曲的伴奏一般是沒有主旋律的,只有和弦進行,這與其他兒童不同,主旋律明顯,學生容易找到調,因此學生一開始容易找不到音調,尤其是第一句。筆者這個學生在聽完前奏之后唱得第一句比伴奏原調低,接下來的幾句一直也低著唱了下去,直到唱副歌部分的時候才找到伴奏的音高,筆者就在跟伴奏的方面重點練習,只播放歌曲的前奏部分,放到讓學生唱完第一句后馬上停止,接著指出唱的是否正確,需要在哪些字上再改正等。這樣反復幾遍下來,學生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找到了對的感覺,并記住了對的感覺。比起整首歌一遍遍練習唱要好很多。一對一聲樂教學課堂時間有限,只有短短一小時,如果不抓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是事倍功半。只有抓住重點地方去練習才能讓學生更容易記住對的感覺,提高學習歌曲的效率,這也能達到家長所希望的目標。
3.給家長分派任務
課堂上的時間結束后,筆者把課堂上的練聲方法錄下來發給家長。課下給學生留作業,讓家長監督學生練聲10分鐘左右,而后再把演唱錄音或視頻通過微信發給筆者看,再把學生唱得有問題的地方進行糾正,并且囑咐家長每天給學生聽這首歌20遍以上,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歌曲的音樂感覺。這樣在第二次上課的時候,學生就有了明顯的提高,至少上次出現問題的地方都對了,然后再根據他的演唱來進一步提高要求,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
(四)教唱歌曲的舞臺表現力
1.微笑著去演唱
微笑歌唱是演唱技巧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專業稱“笑肌”。為什么要抬笑肌呢?因為當人把笑肌抬起來的時候,是放松喉嚨的時候,所以聲音會很自然且飽滿。當人緊張的時候,聲音也隨之發抖。怎么樣讓學生把笑肌抬起來呢?拿筆者的學生舉例,筆者引導他想象自己是出去玩,或者跟同學們一起玩時的快樂感覺去演唱,或者回想自己最高興的事情去演唱歌曲,這樣學生就不會那么緊張,聲音也更具有感染力了。但是實踐中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比如,在歌曲的開始部分,學生很聽話,但唱到高音的地方,就忘記微笑了,由于他緊張怕高音唱不好,面部表情也開始變得不自然了。這時在旁邊提醒他“笑肌抬起來”,然后再把他的狀態拉回到剛開始唱時的興奮狀態上來。由于這首歌反復的地方較多,演唱時間并不短,而且歌曲中間有很長時間的間奏,這時學生的狀態很容易從歌曲中走出來,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表演這段音樂了。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跟著節奏左右擺動身體,扭扭屁股,頭跟著點點等形式即可。如果學過現代舞的學生可以加入一些動感舞蹈,秀一下自己的舞姿則會給歌曲錦上添花。當他動作自然的時候,微笑自然就容易保持,興奮的狀態也隨之保溫。自始至終,這首歌曲的要一直保持微笑著唱完。
2.眼神集中但不聚焦
演唱時要看著誰?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教過筆者的老師們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老師說要看著觀眾與觀眾交流,也有老師說不看觀眾,只關注前方一個點,平視一個點。本人認為,在初學聲樂或者不經常上臺演出的學生來說,還是要看著正前方的一個點,平視前方,不看觀眾為好,這樣不會感到緊張,能根據自己對歌詞的理解來更好地演唱。如果在能達到更高演唱水平的時候,在心理素質也能達到的情況下,再與觀眾對視和交流也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一般情況下,根據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同,選擇的方式不同。而《最炫民族風》這首歌是需要與觀眾交流為好,但學生又不敢看觀眾,第一次演出時面對一千多名觀眾眼睛由于緊張,只往地下看了,后來被學校的老師指出演唱時的眼神不太好。后來他母親又找到筆者,用兩節課單獨糾正演唱時的眼神。這次讓他自己找一個點,平視就好,結果他自己總是找不到,眼神飄忽不定,最后筆者把手放在離他大約1米的正前方,讓他看著手唱歌。而在唱歌的過程中,筆者不停地變換手的動作,比如,手指輪流伸出,或者一張一合,最少有二十多種小動作來吸引他的注意力。這樣一首歌唱完,他的眼神終于有點進步了。又用同樣的方法反復練習,慢慢找到了前面的點,配合回家對著鏡子練習,自己找固定點練習眼神等,他再一次演出時就有明顯的進步了。
3.演唱動作要到位
演唱動作對于流行歌曲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于一些節奏歡快的歌曲。比如,蔡依林的歌曲風格都是邊跳邊唱,帶著青春和時尚的氣息,適合年輕人的口味。而《最炫民族風》這首歌的風格節奏雖說也很歡快,但也要區分不同的歌詞對應不同的動作,動作與節奏要協調,避免動作與節奏不協調,手眼不一致等問題。筆者在教學生時,每一個動作必須嚴格按照歌詞來設計,動作要流暢,伸手的動作要美觀。比如,“彎彎的河水從天上來,流向那萬紫千紅一片海”。動作把手從身體正前方慢慢抬起到胸口的位置之后再慢慢向身體的右或左前方大約45度角的位置上升,一直達到眉心的地方停住。具體的用左手還是右手要根據歌手拿話筒的手來決定,如果右手拿話筒則用左手來做動作,反之也一樣。注意做動作時的眼神要跟著動作的方向去看,當手抬到胸口的時候眼睛是看著正前方的,頭也是正的。而隨著抬再往高抬一些的時候,眼睛則隨著手的方向望去,并且頭微微上揚,一種心馳神往的意境,仿佛看到河水從天上流下來的場景,觀眾從歌手的眼神當中可以感受到歌詞的內容。下一句“流向那萬紫千紅一片海”,這時的手心朝下落,應劃一道弧線向下落,落到與胸平行的部分往左平移到與身體平行后翻轉手心往右如輕輕撥水般平移。動作速度要跟著節奏協調,避免動作僵硬。不是要跟著以上說的那樣用數學的角度來測量各種動作角度,而是從審美的角度來編排動作,注意只要是動作美觀協調即可。
三、結語
少兒聲樂教學過程中《最炫民族風》是很有代表性的歌曲,能唱好這首歌也很不容易。作為兼職聲樂老師,除了對于流行歌曲本身歌詞和旋律的熟悉之外,要教授給學生的還有情感與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棘手問題,筆者會繼續分析問題,探究答案,不要為失敗找各種借口,要為通向成功之路找出方法。方法總比困難多。作為一名兼職聲樂老師,學習的內容不僅僅只局限于聲樂演唱專業知識,還要了解舞蹈、心理學、戲曲、電影等多方面的知識。俗話說的“藝多不壓身”就是這個道理,只有不斷地學習各種相關知識,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文化修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更好地把技藝教授給學生。
參考文獻:
[1]張先永.張超歌曲創作特點[J].當代音樂,2016,(1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