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華
摘要:現代社會音樂人才需求數量是少之又少的,而競爭機制也是社會主義市場行情的一種方式,因此筆試面試是殘酷無情的,只有實力才能說服用人單位。想跨進公辦教師行業,教師資格證是必備條件之一。而普通二本院校音樂專業學生能夠通過三門理論考試,雖然理論比較重視,但是鋼琴即興伴奏自彈自唱的能力及識譜能力非常薄弱,因此必須對普通二本院校大學一年級到大學二年級的《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進行改革,將高中的音樂教學模塊融入到教材中來,是可以解決燃眉之急的。
關鍵詞:《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 ?內容? ?高中音樂教學模塊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5-0121-03
隨著社會的進步,音樂專業教師資格證書越來越被選聘單位重視,同時也被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所重視。在經歷了三門理論筆試磨煉后,最讓人揪心的是在進行面試時,學生音樂基本功不扎實呈現在考官面前:鋼琴即興伴奏自彈自唱的能力太薄弱,黑板板書不規范并樂理知識不準確,指揮圖示錯誤等。特別是考生在進行選題范唱的時候,很多考生發揮得不盡人意,甚至被考官直接淘汰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在進行《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編寫教學內容的時候與高中音樂教學模塊相結合,在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課堂上傳授相關模塊內容,取得的效果是可以預估的。
一、《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與高中音樂教學模塊概述
(一)《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概述
《樂理與視唱練耳》是普通二本院校音樂學專業必修課,它是根據專業培養方案進行課程設置而得出的結論。進行課堂教學就必須要有高質量的教育部規劃教材、重點教材或自編教材等,而二者合一的課程原本是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高師樂理與視唱練耳學術委員會主任帶頭編寫二合一的教材,因此陳雅先編著的《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問世,同時該教材成為全國普通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主干課程《樂理與視唱練耳》指定教材。通過幾年的學術討論與運用,還是在教材中出現一些問題:1.教材中視唱內容出現的變音記號過多,而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整體相對薄弱,很難高質量完成;2.教材中綜合知識能力面面俱到,學生(包括音樂學院學生)很難達到統一的課程目標;3.教材視唱中增加的部分理論分析:曲式、調式調性及和聲知識,除作曲專業外的本科學生在大一大二進行這些理論分析是較難的,因此曲式、和聲離調、轉調等知識都沒有進行課程設置安排,特別是大一的同學。因此在這些基本現狀的情況下,教材內容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是普通二本院校同學們的心聲。
(二)高中音樂教學模塊概述
在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背景下,高中音樂的內容包括六個模塊:音樂鑒賞模塊、歌唱教學模塊、音樂創作模塊、舞蹈教學模塊、器樂演奏教學模塊、音樂與戲劇表演教學模塊。新課程標準規定普通高中是以音樂鑒賞教學課為基本必修課,其他都是選修課。一個有修養的音樂老師要有深奧的音樂理論知識,有靈活多變的聲樂發聲技巧,有優美動聽的器樂音色模擬分辨,擁有一些基本舞蹈動作的協調性及音樂戲劇表演的能力。
二、《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內容與音樂教學模塊相融合的意義
(一)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真正理解音樂理論的真諦
普通二本院校音樂專業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重實踐輕理論的現象。而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沒有理論知識做支撐,實踐完成的質量是大打折扣的。當代社會是市場競爭的時代,音樂專業人才需求基本飽和,人才應聘音樂的崗位也是寥寥無幾、零星點綴,因此用人單位著重看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否符合崗位的基本要求。
正是因為時代的呼喚,正是音樂用人單位的需求,因此在《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中融進高中音樂教學模塊,學生在課堂里接收到的是全面的綜合素質,是社會市場營銷的先進理念。而音樂綜合能力體現在:快速反應各種拍子音樂作品的指揮圖示、快速反應簡譜、五線譜的讀譜位置及固定音高概念、各種民族樂器、西洋管樂的音樂模擬聲的分辨、熟悉少數民族舞蹈的韻律律動及擁有扎實嫻熟的音樂創作理論基礎等。當今用人單位需要音樂綜合素質全面的畢業生,可以為單位節源開流,為單位創造較豐厚的物質基礎和上層建筑,重點是全面的音樂人才可以為單位排練各種合唱節目、舞蹈匯演及各種少數民族的舞蹈編舞。全面的音樂人才可以排練出優秀的文藝節目,為中學樹立學校的尊嚴及打造學校的品牌,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樹立優秀品牌學校,打造一批音樂綜合能力強的人才,提高學校的知名品牌。
(二)提高大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真正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與思想內涵
在《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中融入高中音樂教學模塊,其中各種不同的音樂體裁、不同的音樂風格、不同的聲部特點等,都需要大學生們在課堂中以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其中鋼琴彈奏是必修的。而地方二本院校的學生在平時忽視音樂理論,認為理論學那么好沒有用,對自己沒有好處,因此課堂里面出現厭學、睡覺、開小差、玩手機等的現象。如果老師在教材中融進這樣模塊,音樂學各種專業的學生都用鋼琴來完成這些模塊,完成質量好壞以平時成績來區分層次高低,這樣學生不會出現上述的課堂現象。學生在講臺上講述自己對這條視唱的理解,講述模塊視唱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及音樂風格特征,在音高音準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因此在樂理與視唱練耳的課堂中讓學生給每一個音樂模塊進行實際演練與操作。
(三)激發大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圍繞新課程目標而努力
音樂理論課對于以實踐為主項的音樂專業學生來說是枯燥的,《樂理與視唱練耳》就是他們頭疼的一門課程。如果在這門教材中融進高中音樂模塊的基本內容,學生學習的目標會產生轉變,由及格層次向為優秀層次轉變,由理論為主升華為實踐為主的課程了。學生為了實用且含金量高的教師資格證書而奮斗,學生的心理不斷成熟,本身的價值觀得到充分的體現,進而自主能動性可以發揮到極致。可想而知,學生就會主動學習識譜,就會積極地去思考模塊的音樂思想及音高概念,就會為了新課程的目標去努力奮斗,直到課程陸續通過考核才能告一段落。
三、在《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內容中融入音樂教學模塊的方案
(一)以國內外名曲的重要片段為模塊的研究對象,分析模塊音樂的曲式結構
國內外優秀的作品成千上萬,數不勝數,很多優秀歌唱家唱出的經典歌曲,傳唱至今經久不衰,是為廣大老百姓鐫骨銘心。這些音樂作品是有歷史意義的,是有一定的理論價值的。國內的音樂體裁的豐富多彩、比比皆是,表現中國人民愛國情懷及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歌曲:《我的祖國》《長城謠》等;表現青春少年蓬勃生機的歌曲:《校園的早晨》《鄉間的小路》《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國外的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馬賽曲》等。選擇他們的精彩片段:主歌部分的樂段結構,劃分樂句、樂節及樂匯,為后續《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奠定基礎,也是為音樂教師資格證書音樂綜合科目考試成功通過做鋪墊。
(二)以普通中學音樂教材的優秀作品作為模塊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邊指揮邊唱譜,并用鋼琴伴奏彈奏出來
教師資格證面試中識譜與鋼琴即興伴奏是否重要同行們都心知肚明,之所以教師資格證面試通不過就是因為音樂素質過于薄弱。在《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內容中融入高中音樂模塊,老師在課堂中要求學生按照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嚴格執行,同時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客體的方式進行授課。因此每條視唱模塊抽查一個學生進行講解并在規定的時間內授課,老師給上課的要點板書在黑板的角落里,具體要求:1.要求老師根據模塊內容設置模塊種類進行授課;2.要求老師根據拍子邊揮指揮圖示邊做范唱;3.要求老師進行即興自彈自唱;4.講課內容層次清晰、重點難點突出;5.規定時間為5-10分鐘以內。這樣,一學期幾乎每位同學都可以上臺實踐,這樣兩年的必修課每位同學在兩年必修課之中就有四次鍛煉的機會,同學們對模塊課程就相對熟悉了,同時在課后對模塊準備即興伴奏和識譜范唱,最后在課堂教學示范的成功率就穩操勝券、胸有成竹了。
(三)結合當地的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創作出精辟的旋律為模塊的重要內容,分析創作理念及作曲技法
普通二本院校屬于地方,而地方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百花齊放、包羅萬象。地域音樂非物質文化很多,比如:湖南花鼓戲、湘西苗族音樂、祁劇、祁陽小調、江華江永縣的瑤歌等等。當今的《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一味的東湊西拼一些中外作品為主要內容,沒有創新的素材作為教材的靈魂,沒有收藏價值和使用價值,可想而知也不適合作為普通二本院校長期的教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一重要原理是令人深思的,在教材中融入民族性的二度創作,通過二度創作對作品賦予藝術的個性創作,還可以反映創作者作品的思想內涵與創作動機。結合地域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創作,可以挖掘出作品的藝術美,給地方作品的音樂特征在普通二本院校進行傳唱,可以開拓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內部的情感體驗和豐富的音樂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拓寬音樂作品的途徑和渠道。由此可見,這樣的《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更具光彩奪目的藝術魅力及旺盛的生命力。
四、結語
對于音樂專業人才的人來說,擁有教師資格證書是夢寐以求的,而從事公辦教師職業,就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書。考取教師資格證書除了一定要重視文化知識及音樂理論知識,還要為面試準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音樂綜合知識與技能,可見與平時的積累也是息息相關的,故《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改革是大勢所需。在課堂中根據《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中的模塊積累音高概念與音樂分析的能力,配合老師對高中音樂教學模塊進行即興伴奏與講課操練。因此,經過磨砥刻厲、磨煉砥礪,在學術上經歷艱苦奮斗的錘煉與考驗,不僅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書,還可以在就業范圍上取得不可估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丹芬.彩圖音樂小百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管建華.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社,2006.
[3]騰菲.學前高專樂理與視唱練耳現行教材使用現狀調查報告[J].北方音樂,2017,(14).
[4]姜麗娜.對陳雅先《樂理與視唱練耳》教材研究[J].黃河之聲,2016,(01).
[5]趙琳博.高校“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教材的整合研究[J].藝術科技,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