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麗
摘要:中國古典舞在長期的傳承、精煉和創新中發展至今,面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模式尤為必要,多元化訓練可以促進因材施教和學生個性發展,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開展多元化訓練,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古典舞的需求。本文以多元化訓練為切入點,在概述多元化訓練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優勢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的多元化訓練策略,旨在說明多元化訓練的重要性,以期指導教學實踐。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 ?舞蹈教學? ?多元化訓練? ?優勢及策略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5-0130-02
我國擁有悠久的古典舞發展史,中國古典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面對當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長期以來依照傳統的方法進行示范和表演的古典舞教學方式,明顯滯后于時代發展的需要,不僅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而且還會造成古典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低下。中國古典舞是富有古典特色的舞蹈藝術,從多元化訓練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優勢上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增加舞蹈學習興趣、挖掘學生舞蹈潛力和提高舞蹈教學效率。中國古典舞要想在新時代獲得發展,必須適應新的多元化的世界格局,改善傳統的中國古典舞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大對舞蹈意識的開放,迎合多元化世界文化發展的需要,開展多元化訓練。如何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開展多元化訓練,是當前中國古典舞教學關注的難點內容,鑒于此,筆者結合相關經驗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多元化訓練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優勢
(一)增加舞蹈學習興趣
中國古典舞蹈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應用多元化訓練方法,往往更為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靈活多樣地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避免枯燥、乏味、呆板的灌輸性教學,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古典舞蹈的美麗和神韻,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古典舞這門藝術,這樣學生學習古典舞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無形中也增加了學習古典舞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二)挖掘學生舞蹈潛力
對中國古典舞教學而言,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強化了“愉快的學習氛圍”及“寓教于樂”,為學生提供自主獲取古典舞新知識的機會。多元化訓練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以讓學生們利用多元思維思考問題,更好地融入到舞蹈學習中。將多元化訓練理念貫穿于中國古典舞教學的各個環節,多樣化發展學生藝術潛能,啟迪學生智慧,提升學生審美,有助于挖掘他們的舞蹈潛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創性,形成具備學生特質的古典舞。
(三)提高舞蹈教學效率
中國古典舞教學中多元化訓練還有助于提高舞蹈教學效率,進一步整體提高教學效果。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古典舞已形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教學體系,多元化訓練活動的開展,將提高學生的欣賞素質、實踐素質作為宗旨,對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意義重大而深遠,古典舞教師通過多種方式普及多元化舞蹈課程教育,整合中國古典舞教育教學資源,將大大提高古典舞教學的效率。因此,探索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多元化訓練的策略勢在必行。
二、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多元化訓練的策略
當前,在多元化發展的社會,舞蹈教育也應當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中國古典舞是古代舞蹈的復蘇,為進一步提高中國古典舞在教學多元化訓練的水平,在了解多元化訓練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優勢的基礎上,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多元化訓練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增強多元化教學意識
增強多元化教學意識是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多元化訓練的關鍵。現代社會對舞蹈的定義已經不局限講解舞蹈技巧,中國古典舞教學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增強多元化教學意識,提高中國古典舞教學的有效性。從古典舞教學的元素上看,多元化教學包含了古典舞教學的很多元素,肢體語言、感情的表達、舞蹈者的氣質等都屬于古典舞教學的重要元素,在舞蹈的編排上應用多元化教學意識,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中國古典舞教學事半功倍。在具體做法上,如古典舞《愛蓮說》在舞蹈教學中,在《愛蓮說》舞蹈的編排上,要使舞蹈表演多元化,應結合《愛蓮說》表達的人文內涵進行創作,可以是舞蹈者用行云流水的身段和神韻表達肢體語言,向觀眾表達東方女性古樸典雅之美,也可以是表達君子如荷花般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這樣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古典舞蹈動作的形成,賦予了《愛蓮說》舞蹈角色新的內涵,展現出《愛蓮說》舞蹈的魂。
(二)構建多元化教學方式
構建多元化教學方式是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多元化訓練的重要環節。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不僅要利用好基礎課程和專業輔導課程,還可以通過網絡選修課程拓展學生的舞蹈訓練,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多元化教學方式,使他們能看到更多種類的不同元素的舞蹈類型,從中領略古典舞蹈的魅力和精髓。如在教學古典舞《珊瑚頌》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不同的古典舞基礎,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網絡選修課程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古典舞,古典舞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網絡上觀賞接觸《珊瑚頌》舞蹈教學視頻等,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欣賞《珊瑚頌》舞蹈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基礎和個人愛好,不斷提升自身的古典舞素質,這樣學生無論他們身處何處,隨時隨地就可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培養獨具特色的神韻
培養獨具特色的神韻對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多元化訓練至關重要。神韻訓練是多元化訓練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若無神韻,就可以說無靈魂。就中國古典舞自身的舞蹈藝術特色上看,中國古典舞自形成之初就傳達出來了獨具特色的神韻。神韻是可以認識的,是可以感覺的。在進行古典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應當向學生傳授相關動作要領,還應當促使學生掌握應用舞蹈進行語言表達的技能,而通過舞蹈進行語言的表達,就是神韻的體現。對情感進行表達的過程中,中國古典舞應以肢體作為媒介,激發和帶動內心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在神韻教學法當中,沖、移、靠、沉和提等都是重要的動率特征,正所謂“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在這一基礎之上,舞蹈語言結構呈現出可發展性和邏輯性,學生在進行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在對這些語言結構進行利用的基礎上,能夠對舞蹈動作進行創新,培養獨具特色的神韻。
(四)注重舞臺經驗的積累
注重舞臺經驗的積累是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多元化訓練的有效舉措。對中國古典舞教學而言,舞蹈理論與舞蹈教學實踐相輔相成,注重舞臺經驗的積累對提高學生古典舞的水平大有裨益。中國古典舞教師要掌握好運用理論和訓練實踐的結合,在中國古典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過程中,不能有所偏頗,而是發揮二者相輔相成的作用,融入多元化學教學模式。比賽場上的鍛煉對每一個舞蹈學習者的歷練都有不錯的效果,在具體做法上,可以多倡導學生參與社會上的舞蹈比賽等節目,鍛煉技能,獲得舞臺經驗,提升對舞蹈的掌控力。比如我國各地出現的古典舞比賽,有業余的或者專業的,讓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參與展現,鍛煉自我。此外,多倡導學生參與社會上的舞蹈比賽等節目,鍛煉技能,獲得舞臺經驗,也可以使學生積累舞臺經驗。
三、結語
總之,中國古典舞蹈是我國舞蹈藝術的源泉,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的多元化訓練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對中國古典舞教學而言,應以更加開放的教學觀念去感應時代的脈搏,增強多元化教學意識、培養獨具特色的神韻、注重舞臺經驗的積累,加大對舞蹈意識的開放,形成多元化教學體系,實現古典舞訓練的多元化,才能最大化發揮多元化訓練的作用。加強古典舞蹈教學模式的創新,讓學生的學習天賦能被完全的挖掘出來,使人們欣賞古典舞擁有更高的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王常琳.中國高校古典舞教學訓練中多元化的運用分析[J].藝術品鑒,2017,(09).
[2]李燕,趙然.關于中國古典舞在教學中的多元化訓練[J].西部皮革,2017,(10).
[3]劉美斯.古典舞蹈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訓練研究[J].讀天下,2017,(06).
[4]李苗苗.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多元化訓練[J].通俗歌曲,2016,(11).
[5]沙雪晗.關于強化古典舞教學中多元化訓練探討[J].北方音樂,2016,(13).
[6]高思朦.中國古典舞蹈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
[7]張馨予.多語空間視角下的共存——論中國古典舞的多元構建[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