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娜
摘要:本文主要談談對南方特色花鳥畫創作的一點體會。主要從選材、筆墨節奏、情感體現三個方面進行講述。風有風的自由、云有云的溫柔,沒必要模仿,做最真實樸實的自己,依心而行。在進行花鳥畫創作時我們應結合前人優秀花鳥作品研究花鳥畫的規律,加以發揮融入自己的感受,并且通過感受又能表述出來去引導社會的審美,將地域性題材人文化、形象化、符號化,提煉出自己的繪畫語言,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是能在歷史上留下來的作品。
關鍵詞:選材;筆墨節奏;情感;規律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174-01
現在很多人進行花鳥畫創作易局限在文人畫的道路里,局限于地域的物種。南北方因地域、生活習慣等差異造成了南北方繪畫在選擇主題和畫法上都有差別,但是繪畫的規律是一樣的。依我拙見進行中國畫創作不是畫某一個東西,對象只是通過筆墨抒發情感的載體,簡而言之就是畫什么東西不重要,而是你通過采集大自然的東西,觀察到能與自己產生共鳴并且通過筆墨能抒發出這個時代精神面貌的作品。潘天壽先生曾說“學習中國畫要從規律入手,不要從技法入手”。
關于選材,要在自己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從自然界采集素材,選擇畫面需要的部分完加以提煉完善。通過內心凈化對象,用自己獨特表現形式進行創作,使作品更有生命力,獨創性及完整性,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我的導師蔡智先生常跟我們說“自然界很豐富,要培養自己發現美的眼光,哪怕是一個色塊,只要能吸引你,引起你內心某種情感或欲望,就將它轉化成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來”并講授了他平時收集素材的思維方式,“比如我看到滿塘荷花,綠綠的荷葉,但是荷花下面的枝干、葉子在水里的倒影都是很平靜的,沒有動感,節奏感,所以我扔了一塊石頭下去,馬上倒影把整個節奏打破了,呈現出來的色塊就很美,這是坐在教室里是想不出來的”。采取自然的東西成為自己獨創性的表現語言,即唐代畫家張躁關于畫學的不朽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張立辰先生應邀為2018年國家藝術基金《南方地域特色中國花鳥畫創作人才培養》項目的學員授課時提出“所謂筆墨是一種形式,它是形而下,而文化是形而上。有了文人畫的筆墨才有現代性,所以中國畫的現代性是建立在詩書畫印結合的基礎上”筆墨負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故此,張先生也說,“對于學習中國畫的人,要加強兩個感覺:一是墨;二是線”。
首先,墨:就是要以墨為主,學習中國畫者大都知道“墨分五色”,墨色有焦、濃、重、淡、清之分。他有空間、有空隙,有筆與筆之間,墨與墨之間的交流。中國畫的用墨內涵豐富,并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講述清楚,更重要的是以我目前的藝術修養也不能將它講清楚。
其次,線:對于線條,線質直接影響審美意識。比如說干濕對比,干到什么程度,干的方法很多,而干與枯又不同等等都是我們進行花鳥畫創作需要考慮的問題。用筆的干濕、起筆、落筆、濃淡的變化要與傳統陰陽變化相結合,善于觀察物象現成的節奏感,有取舍的的帶入到自己的畫面中。繪畫不能平衡,平衡是一種視覺的準平衡,是一種感覺的平衡,不是絕對的平衡,色彩、線條、墨色以及物與物之間的對比不要均衡,一均衡就平淡了。有規律的要打破規律,沒有規律的要整理成規律,調動畫面靈活的氣氛即是節奏感的體現。
藝術創作要把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有生命的東西賦予情感,有情感的東西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比方說:畫一個鐵的燈具,它是沒有生命的,想要如何去表現呢?要有意識把它變形,變成你自己的審美情趣,或是夸張化,不要都是直線、規規整整的來表現。筆墨是有內涵的,就像音樂一樣,是有情感在里面的。南齊謝赫繪畫六法中就有“氣韻生動”的說法,畫面的意蘊應是畫家真誠情感的流露。所謂“氣韻生動”是把生動地反映人物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征作為藝術表現的最高準則。就是畫面上表現的東西要有韻律,有生命,有思想感情,有一種感人的力量打動每一個觀賞者。不求畫得象,描繪一個對象是為了借自然界物象來造自己心中的象。有時候需要“無中生有”和“移花接木”把自己畫面需要的物象移到畫面中。
總體來說,中國畫自然沿著自身的規律發展,它不可能也不應該改變自己的基因,但是,發展至今它又程現了多種多樣新的形式和不同的方向和路子,也就是說具體到每個人而言它是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總得來說還是應該以中國畫的傳統基因為主。南方地域特色花鳥畫創作更應遵循中國畫的傳統規律,從規律中找到南方獨特的繪畫語言。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莫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本文所談僅代表我個人對地域花鳥畫創作的理解,因個人感悟和藝術修養等因素的影響,很多觀點尚存欠缺,故抱著“聊以自娛耳”的想法,斗膽向讀到這篇文章的有緣人談談我淺薄的看法。
最后,以上所談是入學以來跟著導師及受邀為國家藝術基金授課的老師們學習而總結出來的一點淺見。
謹以此文致敬我敬愛的導師蔡智教授及其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南方地域特色花鳥畫創作人才培養》項目的所有名師、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