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楠
摘要:隨著“十九”大會議的勝利召開確立了建設完善社會主義文化產業,促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布局,為影視文化產業在新時期創新改革發展指明了發展道路和行動指南。而影視劇本創作作為弘揚民族精神,宣傳優秀文化的排頭兵成為了在新時代實現影視文化發展轉型升級常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受到社會公眾的重視和關注。為此如何能夠在當今社會變革進程中創作出符合社會發展現狀、展現良好群眾風貌,形成弘揚正氣的創作格局,通過對地域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以及群眾的思想觀念等方面進行探究,為新時代影視劇本創作素材選擇探索出一條新的發展路線。
關鍵詞:影視劇本? ?創作素材? ?探索研究
中圖分類號:J90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5-0152-03
目前,伴隨著社會創新改革進程不斷向前推進,使得在推動社會各行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促進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審美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都得到了充分的轉變與進步。而影視劇本在承擔豐富人民群眾業余文化過程中也將優秀的民族精神、良好社會風氣進行了廣泛的傳播與宣揚,特別是在當下全社會開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未來理想中國夢的主流趨勢,擁有立意鮮明、思想獨特、弘揚社會正氣的影視素材成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發展必由之路,也使得加強創作素材建設成為了影視文化改革創新發展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現階段影響影視劇本創作選取素材的主要因素
現如今,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審美觀念以及價值觀念的轉變對于影視創作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引導推動作用,而影視素材的選擇則成為推動影視作品傳播發展的核心動力。通常情況下,好的影視題材能夠引起社會公眾較高的關注度,能夠形成統一的思想意識共識,因此為了能夠選擇好的影視創作素材提高影視作品可觀賞性和具有鮮明的價值觀點,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
從影視素材的主要內容影響因素來講,在選擇演繹素材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注重事件內容是否具有鮮明性和時代特征。影視創作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影視演繹的方式將社會中存在的特定精神風貌以及思想觀點進行戲劇化的描寫與傳播,來達到引起社會公眾的思想意識共鳴,因此優秀的影視素材必須要具備特定精神文化的代表性。其次從素材本身要具有明確的創作思路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創作主線,只有圍繞鮮明的藝術創作主線才能明白影視創作的基本含義,才能夠以主線為基礎進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情節的設置與編輯。第三,作品要有感人的魅力和吸引人的魅力,也就是說在所完成的影視作品過程中要體現出作品本身以及所折射出來的精神意境能夠包含社會發展所表露出來的社會主旋律。
從外部影響因素來看,優秀的影視作品素材除了上述內容編輯設置的過程后,還受到其它外圍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社會主流意識思想的影響,在素材的選擇過程中既要滿足人們的日常業余生活需求更好促使影視作品能夠符合當期的社會發展建設所蘊含的主流思想意識形態,避免引導社會觀眾向錯誤消極的思想觀念傾斜;一方面受地域文化的影響,以電視連續劇《焦裕祿》為代表,整劇素材選取了人民公仆焦裕祿為創作題材,將焦裕祿在河南蘭考地區促進經濟建設、種樹綠化、為人民謀福利的鮮明事例以敘述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真實展現了中原地區傳統的地域文化和淳樸的民風民情。
二、新時期影視劇本創作素材的主要特征
當下,伴隨著“十九大”會議的勝利召開,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促使社會創新改革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也使得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發展,提高影視作品質量,豐富人民社會生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了當下影視作品發展建設當中的主流思想意識,這也促使影視劇本創作素材的選擇在進入新時代表現出了新的特征。
首先,在影視素材的選擇過程中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與時代同頻共振。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因此在新時期影視劇本作品素材的選擇過程當中,應該以充分體現出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核心要素,展現社會主義社會良好的精神風貌,以人民為根本,將影視作品的素材選擇上升到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是同國家社會建設發展相一致的角度,只有將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影視作品素材選擇中充分體現才能進一步推動影視作品弘揚正能量的作用。
其次,在新時期影視劇本創作素材的選擇進程當中應當時刻堅持不忘初心的思想創作意識,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與限制,在當前影視劇本創作過程中對于素材的選擇以及創作主線受多元化市場經濟的因素較多,包括影視投入資金、演員的選擇、劇本編輯以及前期與后期作品制作成本等問題,使得多數影視作品在完成制作之后所產生的社會效果與先期的預想不一致。為了占據市場有利位置,提高作品經濟效益從而使得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當中忽略的精神層面的展現,促使其偏離了當下社會文明思想建設、提升國民素質的初衷。而新時期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影視創作素材就應當充分包含不忘初心的思想價值觀念,為保障素材的真實性、可觀賞性以及延續性,在創作和選擇過程中以制作高品質符合社會發展精神需求為目標的影視作品素材為前提條件。
最后,新時期的影視作品對于素材的選擇,還應當充分貼近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在當下影視創作進程當中所涉及的題材較為廣泛,包括人文、歷史、經濟、戰爭、動作等內容方面,涵蓋了社會建設發展中的主要部門和行業領域范圍,但是通過研究發展過程當中可以了解到,能夠真正在社會發展中以及社會公眾因其較大的社會反響和形成統一的社會共識的影視素材是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主題,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家長里短。在劇情的不斷推演進程當中體現出良好的社會風氣和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同時塑造英雄形象,在當下弘揚英雄精神也是時代社會的需要,是對人民大眾的更深層次精神呼喚。
三、提高影視劇本創作素材選擇的主要措施
為了進一步在新時期社會發展建設進程中推動影視文化長遠規劃建設,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的發展方向,在對素材的選擇創作階段當中應當在原有素材創作的基礎上實施創新改革,使其真正為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首先,樹立鮮明的創作主線,使其在“標新立異”的基礎上加強對社會建設發展的深刻理解與認知。一方面應當充分以現行的社會文明建設發展思想意識和發展目標為主,充分貫徹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示精神,將具有鮮明特征和時代特性的素材融入到影視作品的創作過程當中來,重點將以人民利益為根本、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作為選擇具有新時代素材選擇的重要指導因素和依據,使其影視藝術創作沒能偏離社會主流思想意識,在人民群眾中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傳遞社會正能量。
其次,作為新時期影視劇本素材創作,應當在充分利用現有創作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元素的融入,使其更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審美觀念的不斷提升。一是要充分吸收傳統文化對于藝術作品創作的指導。在漫長的社會變革發展歷程當中,我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形成了獨特的華夏歷史文明和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這也為影視素材的選取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內容,以中原地區影視創作為例子,中原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建設的前沿地域,其悠久的歷史文化進程為影視創作素材提供了豐富的寶庫,既有悠久文明積淀的殷商文化又包含了多姿多彩的唐宋文明,既有形式獨特的豫劇曲種又有淳樸的民風民情,這也為影視創作建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基礎。二是多元化元素的融入。進入新時期,隨著社會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包括信息技術、互聯網絡技術以及文化產業發展思想轉變等新興趨勢,為影視創作素材的編輯帶來了新的發展要素,一方面,多元化的信息互聯網絡技術使得素材資源共享成為了可能,也進一步充實了創作資源總量;一方面,也為素材的創作提供了更為寬廣的渠道。
第三,在不斷的社會發展中進行觀察,進一步提煉影視創作素材。“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也是采集影視素材的源泉,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值得我們去贊美、去歌頌。只有這樣才能從生活中獲取影視劇本創作的素材,創作人員應當在充分現有創作資源的基礎上,以親身經歷的方式深入到社會、自然當中去親身感受風土人情、自然風光以及社會風尚多帶來的創作靈感,將自身對其所進行的感受作為素材通過影視的表現方式來進行藝術創作,進一步提高影視劇本的可觀賞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素材對于開展有效地影視劇本創作具有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不僅在創作主題思路的確定方面明確了藝術創作的主導方向,使其能夠在正確的引導過程當中詮釋素材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將具有優秀品質的精神得到了傳承與歌頌,在社會文明建設過程當中弘揚正氣宣傳正能量,成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力的支撐點,通過確立主體、多元化文化融合以及觀察生活等方式逐步實現選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影視劇本素材,進一步推動影視文化創作進程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姜燕.城市中的聲音與影視創作[J].現代傳播,2013,35(11):72-76.
[2]楊光祖.當前中國影視創作中的人文精神缺失現象分析[J].藝術百家,2016,(05):114-117.
[3]彭飛.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與新疆影視創作創新研討會綜述[J].現代傳播,2016,38(08):153-154.
[4]李敵非.影視創作不能缺失審美意識[J].電影新作,2017,(02):105-110.
[5]孟威.影視創作受高科技技術的影響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9(06):120.
[6]左揚.試談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對素材的詩化剪輯[J].中國傳媒科技,2012,(14):11-12.
[7]李修尚.傳統文化素材在影視文藝創作中的運用[J].電影文學,2011,(06):21-22.
[8]馬賽.傳統文化素材在影視文藝創作中的融合[J].戲劇之家,2015,(12):87.
[9]王莉莉.對以文學名著為底本的影視劇本創作的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6,(04).
[10]秦曉宇.傳統文化在當代影視作品中的展示與體現[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06):133.
[11]唐書林.科普影視創作面臨新機遇[A].科技傳播與社會發展——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全國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集[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