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前不久,因為應聘返回途中熱心救助一位老人,濟源女孩靳金梓火了。記者從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證實,該院已經決定正式錄用靳金梓,將在靳金梓畢業時辦理手續。“靳金梓這位大學生有品格,有擔當,責任感強,是我們需要的人才。作為醫護工作者,也需要這種品格。”醫院負責人說。
這是一幕展現當代大學生樂善好施、勇于擔當情懷的動人場景,更是一則有著慧眼識才、好人好報圓滿結局的暖心故事。“求職歸途救人被破格錄用”,向社會最現實、最鮮活地詮釋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其滿滿正能量的積極效應值得關注與肯定。
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所稱:如此破格,恰是崇“格”:崇品德、重人格。從事治病救人的工作,不能缺少專業知識,也不能缺少宅心仁厚。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勇于救人獲得回報,這是善良的力量。弘揚善舉,讓存善心者獲得良好反饋,做好事便能蔚然成風。也正是基于該院院長對此作出的“有這樣的好品德,何愁工作沒有作為”的以德為先判斷,才會有該醫療機構“破格錄取”、巧攬人才的睿智慧眼。人們祝福并寄望一段“佳話”之后,會有一個發展不錯的“后續”前景。
看似舉手之勞的“求職歸途救人”,卻并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易事。靳金梓同學偶遇摔倒在地的老人,便不假思索地出手相救,足以展現其善良品德和擔當精神。也許真應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那句老話,并非就讀“名校”的靳金梓,卻因一次救人義舉成為社會“名人”并圓了就業夢。“幸運”之余更有“以德為先”的加分與憑靠。“救人被破格錄取”足可讓那些處心積慮當“網紅”者們臉紅汗顏,也是對熱衷“唯學歷”“看顏值”用人偏見者的警示與鏡鑒,更當對高校教學、家庭教育、個人修身具有注重品德培育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