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銘
摘 要: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計算機是現代一種可以用于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器,在現代社會中的各行各業都不可或缺。大學計算機基礎是現代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主要以微型計算機為基礎,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等內容,訓練學生的計算機使用能力。計算機思維是指人們要有操作計算機的思維來運作計算機。該文主要介紹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以及如何將計算機思維應用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
關鍵詞:計算機思維 大學計算機基礎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a)-0-02
大學計算機課程是大學生的計算機入門課程,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大學計算機課程更是大學階段少有的一門計算機課程。大學計算機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進行計算機基礎的訓練,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生活中將計算機作為一種實用性的工具,并且可以在某些領域處理事情更加簡便快捷。將計算機思維應用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促成學生養成計算機思維,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如果需要使用計算機也會更加方便。
1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1.1 學生學習較為困難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大學計算機課程一直以來是較為深奧的一門課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感到困難。同時,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生一般都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非專業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課程時的學習力度不如專業學生,同時,對于非專業的學生來說,計算機和本身所學專業的表面上聯系較少,或者說部分學科本身使用的計算機只是較少。對于本身較為晦澀難懂的學科,如果學生再不夠重視,就會導致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吃力。對于學生學習吃力的學科,部分學校為了學生可以順利通過考試會降低考試的難度,或者教師在考試前將考試的內容告訴學生。這樣產生的一種惡性循環使得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只是名義上的必修課程,實際地位不如專業選修課程[1]。
1.2 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
現在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學階段的一門實用性計算機課程。計算機也是現代一種實用性的工具,如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只是注重理論課程而不重視實踐課程,就會導致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之后毫無用處。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只需要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史和基本算法等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就夠了,了解太多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是毫無用處[3]。但是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踐部分內容卻是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應用廣泛。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踐內容一般都是以Office的實驗為主。Office的低級使用是每個現代大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基礎,在今后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有所涉及。例如,Office中的Word、PowerPoint以及Excel的基礎用法在大學學習中的使用頻率都較高。課程論文和畢業論文等需要使用Word的相關知識,各類答辯和演講需要使用PPT進行匯報,實驗課程的數據處理需要使用Excel的畫圖內容。但是理論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看題庫和被課本等低級方式就能順利通過考試,但是實踐考試學生必須掌握并且學會使用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理論教學學生比較容易通過考試,就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高。這樣的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理論輕實踐的行為并不能使學生掌握大學計算機基礎的知識[3]。
2 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
計算思維是指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將計算思維應用于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并且保證學生可以真正學到計算機的知識。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主要需要從思維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3個方面進行改革。
2.1 思維模式的改革
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思維模式的改革。這種思維模式的改革主要是教師的思維模式的改革。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師大多數自身并沒有計算機思維,所以首要的就是培養教師的計算機思維。學校可以對教師進行培訓或者教師自發進行計算思維的培訓以激發計算機思維。教師產生計算機思維之后需要將計算機思維應用到課堂上。最主要的就是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的時候采用計算機思維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同時,計算機思維不僅需要在理論課堂中使用,在實踐課程中使用計算機思維同樣重要。
2.2 教學內容的改革
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前面已經提到,當前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并且過于形式化,這種形式主義的陳舊教學內容不適宜用于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堂上。因此,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計算思維的改革需要重組教學內容。重組教學內容最重要的就是要選取適合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內容。也就是說,教學內容必須要讓學生懂得計算機使用的原理,知道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在實驗的教學內容中,需要添加運用計算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相關內容,使得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后遇到計算機實踐方面的問題,處理起來更加簡單快捷。
2.3 教學方法的改革
基于計算思維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計算思維改革不僅是要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最主要的是要將這種改革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這種改革是對學生的思維模式的一種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就是將計算思維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例如,在講解Office部分的內容的時候,要盡量向學生強調學以致用。在教師為學生講解了操作的方法之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如果遇到不會的問題再向教師請教。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這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將計算思維融入到教學中,使得學生可以更高理解教學的內容,并且對所學的知識掌握更加牢固。理論課程的教學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以學生為主,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思維。
3 結語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一門實用性的必修課程,與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關系密切,是一門重要的實用性的必修課程。計算思維人們要有操作計算機的思維來運作計算機。將計算思維應用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可以顯著提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并且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使用計算機。目前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存在學生理解困難、內容形式主義、教學輕實踐等問題。從教學思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3個方面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計算思維改革,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陶虹平,張小青.促進計算思維落地——計算機編程上機實踐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8(48):78-79.
[2] 劉明綱,李琦.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發展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落地的探索[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1):221-225.
[3] 李桂春.應用計算思維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提升學生創新能力[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31):168-169.
[4] 張濱.計算機專業基礎教學課程與“計算思維”培養關系探析[J].電腦迷,2017(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