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珍
【摘要】進行必要的班級文化建設不僅能夠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還能夠規范班級成員的行為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啟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下文就啟發潛能理念下的班級文化建設進行論述。
【關鍵詞】細水無聲 啟發潛能 班級文化建設 班集體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016-01
啟發潛能理論下,認為學生均具有一定的能力,具有自身特有的價值,具有特定的責任和義務,那么通過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以此充分展現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進步。
一、構建優質的物質文化環境
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物質文化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需要對教室的內部環境進行設計,教室墻壁,教師黑板、桌椅位置、環境衛生和標語等多種內容,構建優質的物質文化環境,以便通過環境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通過人、地、政策、活動和流程著五個方面不斷啟發學生的潛能,以加強學生樂觀、信任、尊重、關懷等情感,啟發學生潛能。
(一)班級標語
班級標語能夠展現班級的整體風貌,以簡潔直觀的語言,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對學生起到訓導的作用,所以進行班級標語的設計是啟發潛能最主要手段,那么為了更好的滲透啟發潛能理念,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行進行班級標語的設置,教師需要對標語的要求進行規定,要求學生能夠以拼搏、努力和積極向上為目的,言語簡潔,內容充實,學生在經過討論后會寫出自己認為合理的班級標語,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增長[1]。
(二)墻壁設計
班級墻壁是學生課堂、課下均能夠欣賞的內容,所以進行墻壁設計,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還能夠給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所以在對左右墻壁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繪制圖畫和書寫書法作品,并評選出優秀的作品張貼于墻壁之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美學與文學素養。教師還可以在墻壁中張貼名言,以對小學生發揮一定的警醒作用。
(三)圖書角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啟發學生智慧潛力的最重要工具,所以教師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創立圖書角,讓學生在圖書角內自主借閱書籍,還可以將自己的書籍與同學分享,進行圖書捐贈,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關懷的理念,讓學生以友善的態度與同學相處,還能夠加強學生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二、構建嚴格的制度文化環境
班級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班級管理制度文化的建設,只有以明確的規章制度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約束,學生才能夠更好的規范自身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那么為了在構建嚴格的制度文化環境的過程中啟發潛能,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班規的制定
建立良好的班級規定是制度文化環境建立的基礎,這能夠給學生更好的制度約束,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自主制定班級規章的機會,讓學生分別針對自己的不良習慣寫出對應的制度管理方式。通過讓學生自己制定班規,不僅能夠更好的約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還能夠培養學生刻意性的理念,讓學生能夠提升尊重的理念,使其樂意遵守相關的學習規定,在別人發言的時候能夠耐心聆聽,且能夠采納別人的優秀意見,以此不斷減少學生的缺點,啟發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奠定基礎。
(二)班規的實行
在實行班規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建立一支能夠對班級進行監督和管理的團隊,這就需要合理競選班干部,那么以民主方式對班干部進行競選,并讓班干部依據相關班規進行班級管理,能夠激發其管理潛能,在此過程中,其他學生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監督作用,學生之間需要相互幫助,要主動關心其他學生的情緒變化,以此激發學生的關懷意識,激發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集體榮譽感。
三、構建文明的精神文化環境
精神文化是提升班級凝聚力的關鍵,所以教師需要加強班級成員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明確正確的道德習慣和行為習慣,樹立集體榮譽感,豐富學生的內在情感,可以以演講比賽、歌唱比賽、辯論賽等文化活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以便在此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樂觀的面對生活,尊重他人,無論取得什么樣的學習成果,均不能埋怨他人,誠實做事,踏實做人 [2]。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激啟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教師需要從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三個方面入手,啟發潛能,以便培養學生樂觀、尊重、信任、關懷和刻意性的潛能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景梅.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淺談小學低年級班級文化建設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16):26.
[2]陳麗英.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8(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