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會敏
【摘要】機械制造基礎是機械類專業的主要核心課程,建設機械制造基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教學內容,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探討了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精品資源課程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機械制造基礎課程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017-01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以高校教師與學生為服務主體的各類網絡共享課程。其具有重要的輻射作用。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目推動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學習型社會。機械制造基礎是機械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精品資源課程建設目標是培養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建立教學與學科發展的動態發展平臺,集課堂網絡教學一體的課程教學體系,建設與生產實際發展需要相結合的高水平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一、共享資源庫建設的特點
機械制造基礎資源庫內容豐富,單靠個人收集制作,力量有限,必須通過多渠道分散建設。在分散建設中,數字資源自身存在分散于校園網內的個人電腦中,同加盟制,交換制等方式引導教員將教學經驗,成果等充實到資源庫中。在統一的界面環境下對分布式存儲教學資源進行集中管理。
信息源采集的先進性決定了資源庫的質量。信息源的先進性體現在文獻資料及時反映最新教學科研成果。必須不斷更新充實資源庫信息內容,以保證資源庫質量。資源庫主要為滿足教員教學需求,具有實用性的特點。實現資源庫的實用性要對資源信息進行有序配置規范。將現有網絡上搜索下載的數據等按統一格式進行預處理[1]。以滿足用戶獲取所需信息的便利性。
建設機械制造基礎教學資源庫有利于推動教學方法改革,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員可通過該共享平臺實現集中備課,教員間可進行相互交流,全方位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共享資源庫建設
1.課程教學內容
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包括理論教學與課程學習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是一門兼具理論與實踐特點的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基礎的機械制造原理,具備設計工藝裝備的能力。
機械制造基礎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系統的掌握傳統機械加工理論,必較系統的掌握機床夾具設計的基本原理,了解現代機床夾具的發展方向,分析獲得精度的最佳方法。合理選擇最優工藝方案。了解先進的制造技術,探索我國精密加工方法與應用前景。
實驗課程配合機械制造基礎理論講授,使學生通更好的掌握機械制造基礎知識,掌握獲得精度的加工方法,合理選擇最優工藝方案。教學訓練重點是工藝分析制定,加工質量保證。
機床夾具設計原理課程要求學生正確解決零件在加工中的工藝路線安排等問題,能根據被加工零件加工要求,設計出高效經濟合理的夾具。此環節要求學生掌握全部課程知識進行工藝結構設計基本能力。
2.課程資源建設
根據課程特點,構建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包括圖片資料,三維人機交互模型等立體化教學資源。生產實例視頻資料應包含先進的制造工藝技術,可將資源庫素材充實到機械制造基礎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升其學習效率,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機械制造基礎課程中,學生普遍對夾具工作原理缺乏感性認識,學生通過精品資源共享課可更好的理解其工作原理,制作夾具課程設計CAI教學課件時,在課件中插入FLash動畫,仿真動畫等多種素材,在課程設計中引入教學,有效提高課程設計質量。
多媒體課件全部改為網絡課件,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制作大量的電子化輔助教學材料,便于學生上網學習,使學生獲取更多知識。錄制機械制造工藝學全程授課錄像,按知識點編輯教學食品,方便學生選擇學習內容[2]。
理論教學選用國家級規劃教材,保證教學質量。對目前使用的實習指導教材進一步修訂完善,進一步拓展校外實踐教學渠道,提升學生的實習質量與實踐能力。
建立機械制造基礎精品課程基本資源包括完整的基本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等。拓展資源包括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學科專業知識檢索系統,教學網絡課件,機械制造方法等。
課程建設成果在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中應用,推廣應用到汽車運用等專業教學中,通過與國內外院校企業教學交流合作,更好的共享精品課程資源,通過借助網絡平臺,以發表教學論文等方式,推廣課程建設成果。
結語
建設機械制造基礎教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逐漸改善教學條件,形成立體化教學環境,更好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習,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的機械制造與創新設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錢婷婷.高職專業《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資源庫建設與使用的研究[J].好家長,2016(20):193.
[2]趙立紅,劉思嘉,楊立平,王利民.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3):38-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