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轉動課堂”更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高,而這些能力主要通過有無限時間和空間的課外課堂來實現。然而想充分發揮課外課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我們還面臨著很多實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課前導學案-精品課程-分層作業-課堂精講-課后練習指導”五位一體的高效學習模式。
【關鍵詞】“轉動課堂” 課外課堂 大學數學教學 分層次作業
【基金項目】本文系渤海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如何發揮“轉動課堂”課外課堂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項目編號:BDJG2016QA01。
【中圖分類號】O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004-02
一、“轉動課堂”課外課堂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渤海大學在深入研究國內外高等教育現狀及趨勢的基礎上,針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現狀,率先提出“轉動課堂”的理念并實施,提出培養新型“適用型”人才的目標。“轉動課堂”更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高,而這些能力主要通過有無限時間和空間的課外課堂來實現,課外課堂在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轉動課堂”課外課堂在大學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課前導學案與課后復習作業不完善。首先,“轉動課堂”課前導學案和課后作業大多是根據“舊”教材完成的,本身涉及實用內容少。其次電子版或紙質版導學案及課后作業不利于教學的監督與反饋。目前多數高校,以渤海大學為例,數學老師平均有4個教學班,平均每個老師有300個學生,根本無法實現及時監督每個學生的預習與作業情況。
(二)信息化、網絡化教學平臺不完善。當前的“轉動課堂”中師生間的課外交流主要通過公眾化的信息平臺,這些平臺可以滿足師生間的資料傳輸和線上交流,但是老師難以監督學生是否下載資料,查閱資料,無法進行及時的督促與評價。而且通過“轉動課堂”教學試點發現大部分同學并沒有完成課前的預習以及資料的查詢。
(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課外課堂學習主要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這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自學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自主學習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精力,大多數學生自主學習效率不高,而且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也不同,很多同學放棄了自我學習。
(四)教師觀念和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轉動課堂”要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大部分老師雖然采用“轉動課堂”教學模式,但潛意識里并沒有摒棄教師是教學中心主體的思想。并沒有讓“轉動課堂”真正的轉動起來。
三、提高“轉動課堂”課外課堂在大學數學教學中作用的“課前導學案-精品課程-分層作業-課堂精講-課后練習指導”五位一體的高效學習模式。
(一)“根據”轉動課堂的要求,按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科目編寫符合教學目標的導學案。
編寫導學案的教學目標:
(1)研究型層次教學目標:通過課前預習導學案,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高等數學概念、理論、方法以及數學思維;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應用型層次教學目標:要貫徹“實用、夠用”的原則,使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掌握基本的高等數學概念、理論、方法以及數學思維;同時,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側重培養與其所學專業相關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中職本層次教學目標:通過課前預習,使學生了解基本的高等數學理論和數學思維,掌握簡單的數學解題方法,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為后續的學習和工作做好準備。
(二)建立信息化、網絡化教學平臺,即“導學案-精品課-分層次作業”一體化的網絡平臺。
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學生更習慣用手機獲取新聞,知識,因此創建網絡教學平臺,使“課前預習導學案-精品課程觀看-分層作業”成為一個整體活動。并設計成實名“闖關模式”。闖關流程圖如下:
首先實行學生實名制注冊,學生進入導學案完成指定的基本概念、理論,以及簡單例題后,獲得積分進入下一關,不完成無法進入精品課程。精品課程觀看后可完成導學案經典例題、重點難點理論等,并根據完成情況獲得相應積分,學生可以反復做題,系統默認記憶最高一次積分,也可以完成部分即進入下一環節,分層作業。分層作業分為A,B,C三層,A層為簡單基礎題,要求學生必須掌握,A層題完成并全部答對獲得積分進入下一層作業,有錯誤不能進入下一層;B層為中等題,完成獲得相應積分,完成答對百分之六十以上可進入下層;C層為難題,創新題,完成可獲得相應的積分。整個學習過程完成后可獲得總的評價積分,即這一節課的課外課堂平時成績。網絡系統會顯示學生各個環節積分在全校的排名,并且能統計一個教學班的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積分情況,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監督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在課堂上有目的地進行精講,互動。
(三)學生通過“導學案-精品課-分層次作業”一體化的網絡平臺,經過“老師的課上精講-互動-練習-探究”的學習模式,往往不能夠完全掌握知識,還需要對所學知識與“舊”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同化。這就需要學生完成渤海大學大學基礎部自編的課后習題集。為了能得到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反饋,并且能讓學生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答,給每個教學班配備一名研究生助教。
(四)分類別、分層次精心組建教學團隊,以老帶新,團結合作。創建備課小組,共同研究大綱,導學案,教材;創建教改小組,共同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新思路。
本文針對“轉動課堂”課外課堂在大學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所提出的整改措施,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課前導學案-精品課程-分層作業-課堂精講-課后練習指導”五位一體的高效學習模式。
四、結論
“課前導學案-精品課程-分層作業-課堂精講-課后練習指導”教學模式是對“轉動課堂模式”的創新與推廣。根據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通過教學模式和手段的改革,解決了不能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等課外學習活動進行及時的監督和準確的評價的難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充分的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初期會花費高校一定的精力和財力,但是此教學模式步入正軌后就是一個內部的良性循環體。有助于培養新型“適用型”人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余清臣.當代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內涵:一種反思的視角[J].教育科學研究,2014(1):15-18.
作者簡介:
楊漫,女,遼寧朝陽人,渤海大學,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基于模糊數學的圖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