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鑠芬
【摘要】當今小學識字教學現狀存在重語句而輕字詞、插圖形式相對單一、不重視書法教學、忽視古漢語音韻教學等問題。借鑒《字課圖說》以圖會字、以書寫字、以義辯字、音韻結合的識字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字課圖說 識字教學 借鑒意義
【中圖分類號】H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238-02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大都是隨文識字,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重語句而輕字詞,沒有對漢字追根溯源,造成學生對文字的源頭及其所蘊涵的文化不了解,對漢字的掌握浮于表面?,F行小學語文識字教材都配有鮮艷的圖畫,以幫助兒童更直觀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但圖畫的風格統一,形式比較單一。當今小學識字教育沒有專門的毛筆書法教學,教師和學生對漢字書寫都不夠重視?,F代漢語拼音的學習是當今識字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學習現代漢語拼音比古代的注音方法更簡潔,直觀和方便。但是,因在識字教學中忽視對古代漢語聲調和韻律的學習,現在的學生在朗讀古代詩詞時經常會對詩詞的平仄及韻律理解困難,進而影響對詩詞語言美以及韻律美的感受。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以下簡稱《字課圖說》)是清末上海澄衷學堂編寫的一本語文識字教材, 編撰者為劉樹屏。《字課圖說》是胡適、豐子愷、梁漱溟、李四光、夏衍、袁牧、竺可楨、矛盾等大師的啟蒙教材,被譽為“百年語文第一書”。這本產生于第一批新式學堂的第一本校本識字教材,在注釋、注音、插圖繪畫、書法、編排等方面有非常獨特的特點,其識字教學方法對當今識字教學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以義辯字,發掘漢字的文化之源
不了解漢字的本義,就會導致對詞或句子的理解產生偏差或誤解,就談不上對語句駕馭自如,寫文章就會變成拼湊句子。抓住了字的本義,就容易理順字義的源流關系;講解字義產生的理據,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而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漢字。《字課圖說》對識字教學進行分級教學,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所進行的釋義有深淺之分,并且對文字的釋義豐富具體,注重對文字背后文化的闡釋。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獲得文化的過程,因此,當今小學識字教學應重視對文字的釋義,追根溯源,加強對文字本身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學習。
二、以圖會字,開啟思維與審美之門
精美的繪圖也是一本畫帖,學生不僅可以欣賞,還可以研習?!蹲终n圖說》的繪畫融合了中國畫的寫意與西洋畫的寫實風格,兩種不同風格的繪畫形式開啟了兒童思維的大門,同時也獲得了更高的審美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水平。當今小學識字教材中的插圖可以采用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增加插圖表現內容,配合漢字識字教學,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獲得審美能力的發展。
三、以書寫字,感受漢字的形體之美
《字課圖說》的所有漢字均由書法家唐駝所書的正楷,端正優美的字體就是學生絕佳的臨摹字帖。書法藝術也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習字的過程是一次有意義的文化之旅,同時也是審美構建的過程。因此,現今小學語文識字教材中應加入書法內容,可將所有生字用毛筆楷書印刷,以方便學生臨摹書寫,以達到書寫規范、端正的目標。
四、音韻結合,領會詩詞的韻律之美
平上去入,是傳統漢語音韻學的音系根源,是唐詩宋詞格律的基礎。掌握四種發音,閱讀詩詞才能夠體會到漢語的韻律之美?,F在小學識字教材可以借鑒《字課圖說》中對漢字的注音方式,將漢字音韻教學納入識字教學之中。古代漢語聲調(尤其是入聲)的學習,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例如詩詞、對聯等)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古詩詞語言之美,領會古詩詞的韻律之美。
五、結語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處在西學東漸、思想雜出的舊學、新學接壤之際,其中西并包的精神,令其通過識字教學,既能讓中華傳統文化浸潤兒童思想品格,又能學習西方科學求實的精神;既可以開闊兒童眼界和思維,又可使學生具有開放包容學習態度,創新能動的學習能力。澄衷學堂之所以培養了很多具有新思想和新思維的大師, 其啟蒙識字教材《字課圖說》功不可沒。當前,伴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字課圖說》等啟蒙教材又一次受到關注,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啟示我們如何發掘和繼承傳統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中的精華,以服務和推進當代語文教材與語文教育的不斷發展前進。
參考文獻:
[1]劉樹屏.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M].新星出版社.2014.
[2]朱明霞.《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特色研究[J].文教資料,2014(33)
[3]劉耀輝.《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再發現[J].出版廣角,2016(11)
[4]胡志金.《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編纂考略[N].文匯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