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劍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中心衛生院 婦產科,云南 昆明 651506)
我院屬于中心鎮衛生院,經濟文化落后,人口以少數民族為主。對宮內節育器避孕作用認識不足,認為宮內節育器絕對避孕,停經不及時就診,絕大部分患者都是宮內孕2+~3+月才就診。近年來我院開展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口服后鉗刮術,對妊娠10~14w 避孕失敗的孕婦終止妊娠,降低引產率起到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一、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門診就診,B 超檢查提示:“宮內妊娠10~14w”,要求終止妊娠的160 例年齡為18~45 歲的婦女,在我院婦產科門診行白帶化驗、心電圖、胸片、血、尿常規、肝腎功能、乙肝、丙肝、TP、HIV、凝血四項等檢查,無鉗刮術禁忌癥。知情同意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76 例,對照組84 例,2 組在平均年齡、孕次、妊娠周數(天數)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二、治療方法 觀察組術前3d,下午空腹頓服米非司酮片25mg,繼之上午、下午各空腹頓服米非司酮片25mg,共2d。手術當日上午8∶00 空腹頓服米非司酮片25mg,9∶00 空腹頓服米索前列醇400μg,10∶00 無腹痛再空腹頓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服藥后30min 開始有規律宮縮,2~3h 出現陰道流血,行鉗刮術。宮頸口松弛,中號卵圓鉗及刮匙進出容易,組織部分剝離,鉗夾也很容易,5~7min 內鉗刮干凈。少部分患者部分組織排出嵌頓于宮頸口,鉗刮就更容易。操作時減輕患者痛苦,術中出血少,人流綜合癥發生率低。除了稽留流產外,幾乎無組織殘留發生。對照組術前48h 空腹頓服米非司酮片150mg(6 片,25mg/片),繼之宮頸管放置16F 一次性氣囊尿管,氣囊內注入2mL 滅菌注射用水,防止管脫落,無菌紗布束縛尿管末端后留于陰道內,保留管48h后取管,行鉗刮術。2 組鉗刮術方式相同,對照組宮頸口松弛、卵圓鉗及刮匙進出、組織夾取較觀察組的患者困難。由于宮頸口松弛差導致操作時間長、夾取組織困難,人流綜合癥發生率、子宮穿孔發生率、組織殘留發生率也增加,出血量也增多。

表1 2 組宮頸口松弛程度的比較[n(%)]

表2 2 組疼痛程度、人流綜合癥[n(%)]

表3 出血量、手術時間、組織殘留
三、觀察指標 ①宮頸口松弛程度:以能順利通過中號卵圓鉗及7.5 號刮匙為標準。②出血量。③手術時間(從手術開始到手術結束時間)。④疼痛程度。⑤患者血壓、心率、面色、惡心及嘔吐等情況。⑥清宮難易程度,是否有組織殘留。
四、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 統計學軟件,采用χ2檢驗。
結果觀察組的宮頸口松弛程度明顯>對照組(χ2=20.3,P<0.01),清宮時的疼痛程度,人流綜合癥明顯<對照組(χ2=12.86,P<0.01),鉗刮的時間、出血量、組織殘留明顯<對照組(χ2=15.77,P<0.01),見表1,2,3。
討論通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比較,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終止宮內妊娠10-14w 鉗刮術中,宮頸軟化,松弛效果好,組織鉗夾也容易。因為米非司酮為受體水平拮抗孕激素的一種藥物,主要作用是對抗孕酮,降低孕酮活性,使蛻膜失去支持,子宮肌肉失去抑制作用,孕激素抑制子宮膠原組織分解,而米非司酮通過抗孕激素使膠原分解加強。從而引起蛻膜退化脫落,阻止胚胎發育,從而促進胚胎組織與子宮壁分離[1]。米非司酮抑制前列腺素脫氫酶的活性,前列腺素脫氫酶是前列腺素降解的關鍵酶,當它受抑制時,內源性前列腺素尤其是PGF2a 明顯升高,內源性前列腺素抑制膠原的合成,從而使膠原減少,宮頸得以軟化,使其易于擴張[2]。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具有宮頸軟化,增強子宮張力及宮內壓力的作用,且隨劑量增加而增強,它生效快,半衰期短,用藥3~4h 達高峰,與米非司酮合用可顯著提高或誘發早孕子宮自發收縮的頻率和幅度,孕囊易于排出,可更有效的終止早期妊娠,提高流產率。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藥理作用,使宮頸軟化,宮口充分擴張,器械進出宮口順利,無阻力,降低人流綜合征的發生率,給操作帶來方便。子宮收縮,蛻膜退化脫落,胚胎組織與子宮壁分離,組織鉗夾容易,不僅縮短手術時間,而且有助于減少鉗刮術導致子宮穿孔,組織殘留,減少出血。妊娠10~14w 的患者,胎兒及附屬物形成,如果宮頸擴張不充分,胎兒及胎盤不易鉗出,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多,患者比較痛苦,且并發癥也多。而又因羊膜腔尚小,羊水少,經腹羊膜腔內穿刺注射依沙吖啶引產也較困難[3]。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應用于妊娠10~14w 的鉗刮術,是一種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