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瑋盛
從Rec.709到DCI-P3,色彩準確性是明基近幾年來在家庭影院投影機領域所強調的重點。春節前,我們收到明基近期主打中高端市場的W5700測試樣機,其焦點當然是落在能夠實現DCI-P3標準的色彩準度。在這里先說說為什么是DCI-P3標準?而并不是以往所說的Rec.2020標準。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絕大部分的4K HDR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暫時仍然是采用DCI-P3的色彩標準,而非Rec.2020標準,因此當我們的投影機、平板電視又或者電腦顯示器能夠達到DCI-P3的標準,基本上就能體驗到4K HDR節目中更鮮艷與更奪目的色彩。W5700是明基所帶來的專門針對大畫面家庭影院而定制的投影機,采用了單片式UHD 4K DLP搭配RGBRGB高速色輪的結構,擁有獨家的HDR PRO技術,完整支持HDR10與HLG兩大主流的HDR規格,以及CinemaMaster Video+畫面補償技術,并且具備高精度的玻璃鏡頭,既能呈現3840×2160的超高清細致影像,也擁有著以往同級別單片式DLP機型所不具備的豐富色彩層次。


圖1:不同于高端的X12000H與W11000H,W5700采用的是0.47英寸的UHD 4K DLP解決方案,因此機身的體積要相對更加輕盈,而鏡頭方面則依然采用了6組11片低色散光學玻璃鏡頭,有著相當高的分辨率

圖2:在機身的右上角可以找到這臺投影機的兩大特點,支持DCI-P3色彩標準以及CinemaMaster Video+畫面補償技術

圖3:與明基以往不少家庭影院投影機一樣,在機身上方可以找到兩個手動的鏡頭位移功能

圖4:在機身背面除了功能按鍵與接口之外,還有多種重要的logo標識,包括ISFccc與HDR PRO

圖5:視頻接口方面,W5700擁有兩個HDMI接口,省略了一些不常用的接口如VGA、復合視頻

圖6:小巧實用的遙控器,帶有多個實用的快捷功能按鍵
基本參數
●投影系統:DLP(4K UHD DMD)●顯示分辨率:3840×2160●像素:830萬●亮度:1800流明●對比度:100000∶1●鏡頭:F=1.81-2.1,f= 14.3-22.9(鏡頭位移 垂直∶±60%/水平∶ ±23%)●投射比:1.36-2.03 (100英寸@3m)●畫面尺寸(清晰畫面范圍/最大畫面):60-200英寸/300英寸●縮放比:1.6倍●燈泡:超高壓汞燈泡●燈泡壽命(正常/經濟/SmartEco):4000/10000/8000小時●HDR模式支持:HDR10、HLG●視頻輸入接口:HDMI×2●尺寸(L×W×H):492×168×349mm●重量:6.5kg

圖1:功能菜單風格依舊是我們所熟悉的明基味道,專業、簡潔、實用,在基本圖像調整功能方面,可以找到亮度、對比度、色彩、色調與銳度的調整功能

圖2:在高級圖像調校功能之中,你可以找到多個不同的畫面微調功能,其中就包括了對于HDR調校十分重要的HDR亮度調整

圖3:HDR亮度調整方面,主要為用戶提供了5檔設置,有利于讓畫面的EOTF曲線達到標準

圖4:色溫微調方面,依舊是我們所熟悉的高光與暗部兩個灰階段的調校系統

圖5:同樣在色彩管理方面,W5700也是延續了常規了RGBCMY 6色系統,可分別對每一種顏色的色調、飽和度與增益進行調整

圖6:開啟CinemaMaster菜單后,可以找到色彩增強器、膚色、像素增強與動態增強的數字處理功能

圖7:如果想讓畫面在暗部方面的表現能夠有更加深沉的黑色,可以考慮開啟動態光圈功能

圖8:作為一款擁有ISFccc認證的機型,當然具備了ISF畫面調校功能

圖1:在SDR(標準動態范圍)的狀態下測試與調整Gamma與灰階白平衡,調整后可以看到從暗部到高光,灰階白平衡都能維持在非常平穩的狀態,而Gamma灰階過渡方面的起伏不大,基本可維持在2.35的水平,而10%以下黑位有輕微偏紅且稍微偏亮

圖2:在HDR狀態下,測試與調整W5700 EOTF曲線與ST.2084標準的匹配度,考慮到與HDR節目源之間存在的Tone Mapping色調映射的因素,灰階曲線從60%開始高光滾落,在40%以下的灰階貼近于ST.2084標準,高光亮度相當飽滿,關鍵的中間段灰階維持了不錯的白平衡與細節呈現,而黑位部分則略微偏亮
從技術的層面來看,明基這款W5700當之無愧是當前0.47英寸UHD 4K DLP解決方案中的頂尖之作,所采用的0.47英寸芯片為T.I針對以往0.47英寸芯片的升級優化版,消除了無效區域,顯示區域外沒有白邊,畫面更銳利,達到真正的830萬4K超高清顯示,可帶來更高對比度,支持更廣色域設計,實現3D自動切換,兼容全3D格式,更優化了與各個設備之間的兼容生。我們可以從極其注重細節的機身設計也能感受得到明基對這款主力機型的重視程度。首先采用黑色霧面設計機身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機身的反射光對于畫面的干擾。第二,由低色散光學玻璃鏡片組成的光學鏡頭,既有很好的透光生,又能減少圖像邊緣松散的問題。更特別針對長期吊裝讓灰塵附著鏡頭而造成畫質降低的影響,鏡頭下方采取了防落塵式設計。第三,廣角大光圈結合大范圍位移功能的光學鏡頭,適合用于各種不同的家庭環境。
在現階段家庭影院投影機的畫面調校流程之中,最難處理的是HDR方面的調校,而很多情況下難點在于投影機本身并沒有針對生地賦予用戶相對應的調校功能。而在這方面,本身就能完整支持HDR10與HLG兩種主流HDR規格的W5700內建HDR亮度調整功能,留給了用戶5檔的調整空間,可以有效地改善通常情況下HDR狀態下畫面亮度不足的問題。但我們在調校過程中需要留意把握亮度與細節之間的平衡。
在我的印象之中,W5700應該是0.47英寸UHD 4K DLP解決方案中首臺強調DCI-P3廣色域與色準的家庭影院投影機,考慮到機身中所采用的光源還是常規的高壓汞燈,確實十分難得。我們對這臺測試樣機進行了深入的色域與色準的調校與測試,調校后的色域已經非常接近DCI-P3標準,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DCI-P3色準方面也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100%飽和度的情況下,RGBCMY6色中的大部分顏色都符合標準誤差值范圍。這樣的色彩生能表現已經取得同級別機型當中的領先優勢。

圖1:既然是強調色準的機型,W5700在色彩方面的真實表現也讓人十分關注,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在Rec.709方面的表現,選擇畫面預設的Cinema 709畫面模式,基本上不需要進行調校就已經有著不錯的準度,觀察100%飽和度的RGBCMY 6色表現基本上與Rec.709標準的目標值相重合,誤差值極低

圖2:再觀察低飽和度方面的色彩線性表現,基本上除了綠色、洋紅附近在50%-75%飽和度左右有輕微的偏黃和偏紅之外,整體表現依舊十分出色

圖3:再觀察低飽和度方面的色彩線性表現,基本上除了綠色、洋紅附近在50%-75%飽和度左右有輕微的偏黃和偏紅之外,整體表現依舊十分出色

圖4:接下來再看看大家都十分關已的HDR10方面的色域覆蓋表現,我們現場測試所搭配的投影幕為130英寸的擁有ISF認證的1.0增益白幕,環境為完全遮光,經過調校后,整體色域覆蓋范圍超過了90%的DCI-P3范圍,僅僅在綠色與紅色略顯不足,而其他關鍵顏色的高飽和度色準基本達到了DCI-P3標準。需要留意的一點,由于這是一臺測試樣機,量產機型表現將會更為出色,相信能夠達到100%的DCI-P3標準。而亮度方面則超過了20fL的水平,對于一款不足2000流明的機型已是十分不錯

圖5:Digital Cinema數字影院模式,畫面整體亮度較低,但色域覆蓋范圍也接近DCI-P3的90%,黃色出現偏綠,洋紅色出現偏藍的現象

圖6:Bright明亮模式擁有接近30fL的畫面亮度,但整體畫面出現了較為明顯偏綠的現象

圖7:Vivid TV鮮艷電視模式是一個相當特別的模式,色域覆蓋范圍接近DCI-P3,但用來觀看普通高清片源,不過亮度也不錯,如果想要讓普通藍光畫面看上去更鮮艷,這是個不錯的畫面模式

圖8:最后,觀察W5700的光譜能量分布,既然色域范圍能夠覆蓋DCI-P3,必然RGB三色的能量分布較為均勻,從測試的結果來看,果然如此,其中紅色部分的光譜能量與覆蓋范圍相當不錯。

由于此次主要觀看的片源為采用UHD HDR10規格的UHD 4K超高清藍光片源,因此在畫面測試的環節,還特別采用《DVS UHD HDR10 Test Pattern Suite》測試軟件對畫面的動態范圍、膚色與銳度進行了微調,讓其在HDR高動態范圍的片源中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暗部與高光的細節,同時讓膚色與銳度達到最佳的狀態

自從明基正式推出UHD 4K家庭影院投影機之后,一直都沒有放慢更新新品的節奏,近期所帶來的W2700、W5700與L6000都成為了行業與影音愛好者關注的焦點。其中處于中高端定位的W5700充分表達現明基對于色準的執著。從以往強調高清Rec.709色準到如今的超高清DCI-P3色準,明基的色準系列機型都沒有令我們感到失望,W5700也是如此,除了能夠有DCI-P3的色域覆蓋范圍同時也可以通過微調取得不錯的色準表現,確實非常難得。而在整體畫面色彩風格的表達方面,W5700給人的感覺偏向于鮮艷,而不會過分濃郁,同時高光量感與細節的把握恰到好處,能很好地呈現出HDR畫面的優勢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