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總目標、總體戰略部署相適應,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治理現代化的戰略部署?!稕Q定》分三個時間點,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體目標,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和強烈的新時代實踐要求。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國家治理現代化; "目標; "內涵
[中圖分類號] D61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19)12-0041-04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和戰略部署。
為了確保實現這一宏大的長遠的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次中央全會還是首次,主題十分鮮明,目標十分明確,路徑十分清晰。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當前,著眼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總目標、總體戰略部署相適應,又是未來時期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治理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分為三個時間點階段目標(2021年、2035年、2050年)。本文進一步分析和闡述國家治理現代化階段目標及內涵。
第一個100年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可以如期實現
《決定》提出,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1。這一目標具有十分明確的內涵和要求。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任務,這包括6個方面:經濟(6條)、政治(3條)、文化(1條)、社會(2條)、生態文明(1條)、國防和軍隊(1條),約330多項改革舉措。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到2020年的具體目標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這成為我們評估評價的基本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一共推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其中許多是事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如市場體制改革、宏觀調控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監察體制改革、國防和軍隊改革等”1十一個重大方面的改革,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安寧、國家統一(六大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總的來看,到2021年中國可以如期實現“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2的目標,成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的重要目標之一。
2035年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
《決定》提出,“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具體地講包括以下內涵: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這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所在。堅持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黨為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更加健全,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更加健全,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更加完善。
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這是國家治理、政黨治理、社會治理、人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等治理的基本途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制度更加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加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更加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基本建成??茖W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局面基本形成,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保障人民群眾獲得公平正義。
國家行政體制更加完善高效。這是人民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政府職責體系、組織結構更加優化,人員素質不斷提高,服務行政效能更加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基本建成,管理公共和社會事務能力躍居世界前列。4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長期并存;科技創新體制更加完善,科技創新能力躍居世界前列;國家宏觀調控機制更加成熟,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更加精準,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更加有效。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現代財政制度更加完善,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基本建成,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科學界定各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構建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健全地方稅體系。世界高水平的開放型較發達經濟新體制基本建成。1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有為的有形政府之手與高效的無形市場之手合力作用更加凸顯。我國在世界500強企業2、世界500強品牌3、國際競爭力4、創新能力5等躍居世界的前列。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更加完善。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建成覆蓋全體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顯著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健全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文化旅游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國文化精品走向世界,中國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覆蓋城鄉人口的民生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建成,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健全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促進機制;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覆蓋全民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全民健康制度保障基本建成;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幫助低收入的長效機制。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更加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水平不斷提高,進一步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完善,公共安全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國家安全體系更加完善和強大,建成平安社會、平安中國。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實行世界上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全面建立,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更加嚴明。環境生產空間安全高效,生活空間舒適宜居,生態空間山青水碧,森林、河湖、濕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明顯改善。
此外,還包括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等等。
總之,到2035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體制保障、機制保障,形象地講就是“保駕護航”。
第二個100年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
《決定》提出,“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1。具體的內涵是:我國將擁有高度的政治文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在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不斷完善和更好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具體制度,實現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國家制度體系更加完備、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包括實現人民民主、領導國家政權、建設法治國家以及黨的自身建設等一整套制度體系;制度執行能夠更加有效、更加透明、更加公平,在制度體系下不斷提高執行能力,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改進制度體系;2黨的領導等十三個顯著優勢更加凸顯,形成強大合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為下一個70年奠定中國制度基礎
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面臨的是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和國家制度體系。1949年1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曾設想:“如果完成了全國革命的任務,這是鏟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這個任務要幾十年工夫。”3毛澤東領導建立了新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啟了中華民族走上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
經過70年不斷實踐、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中國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現代國家制度體系,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運行機制。這是十分符合中國國情,與現代化不同發展階段相適應,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也是中國創造經濟發展奇跡、政治穩定奇跡、社會穩定奇跡的根本原因,為70年歷史實踐所證明的比較完整的國家治理體系,所顯示的十分有效的國家治理能力。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之行中,談到即將開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提出,“要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時候宣示下一個70年,我們將高舉革命的旗幟,繼往開來,重整行裝再出發”4。今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會議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我們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為中國“下一個70年”,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堅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具創新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基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胡鞍鋼,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 / 梁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