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原有的傳統化文物保護與管理的方式逐漸無法滿足當前科技的進步要求,再加之人們的價值觀及需求都有所提高,便出現了諸多有待改進的問題,也導致當今的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開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國家文物保護的現狀及目前亟待完善的不足之處,最后闡明新媒體在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中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新媒體;文物保護與管理;現狀分析;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26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018-01
眾所周知,伴隨新媒體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我國相關部門在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中也開始涉及新媒體技術。然而,目前我國的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良現狀,為更好地向群眾展示現有文物的保存及管理狀況,給參觀者提供更優異的服務體驗,科學合理的應用新媒體相關技術,是當下進行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1 "我國文物保護與管理的現狀及不足
1.1 "數字化羅列與展示
20世紀有關數據信息的相關理論便開始盛行,成功修建了眾多大型文物館,將陳列、典藏的文物以數字化形式創建數據庫,用來保存國家級珍貴文物。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引進,各種“信息博物館”、“數字化博物館”風生水起,而創建數據庫的目的在于將具體文物保護中的產品明細進行羅列并展示,便于后期查詢[1]。
典藏文物大多是獨一無二且不可復制的,因而實際能展示出的文物往往只是館藏文物的少數部分。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傳統文物保護與管理方案的封閉性和單一性均有所突破,新媒體技術的最大化應用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差異,將文物保存現狀直觀的展示在群眾面前,是迄今為止塑造文物傳播的極佳途徑,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眾對珍貴文物的渴求。
1.2 "體驗式互動
新媒體技術能深度解析訪問者、參觀者及文物信息之間的微妙關系,形成一體化關聯體制,讓訪問者與參觀者都能自愿加入文物信息闡述中去,進而推動體驗式互動展示在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中的廣泛傳播[2]。該展示方法主要受物理學中概念融合等理論的啟發,如光的反射與折射定律,都需借助工具才能開展實踐并完成探索。如今文物管理工作中引進了很多音頻設備,利用這些設備,可以將考古與發掘文物過程中各個文物的歷史年限等數據進行完美闡釋,加深群眾對文物的印象。
1.3 "開展信息化建設
目前一般利用新媒體技術中的三維掃描機數字建模等先進技術來完成文物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其旨在通過最佳方式對文物基本信息加以處理。收集并創建文物相關資料庫,能幫助觀賞者快速了解文物的歷史及重要人物等,為日后文物信息管理與傳播機制提供更大的便利性。
2 "新媒體應用在文物保護與管理中的發展趨勢
2.1 "媒體化參與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文物保管中心的使命已由傳統的以“物”為中心轉向以“人”為本,思維形式也從群眾固有思維逐漸轉變為大眾積極參與的模式。這種機制的創建,多源于智能化交互平臺的建立,同時也應歸功于文物保管部門在多功能技術應用上的改進與完善。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新媒體技術所具備的優點在于其自身的“互動性”與“連結性”,它將文物保管部門的內部體系與先進技術相融合,并基于此構建新型展示裝置,在吸引大眾眼球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即產生有效互動。從技術層面上突破以往單向傳播的局限性,全方位調動群眾的感官,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錯覺,全面感知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消化、吸收。
2.2 "交互式導視系統
交互動畫指在作品中插入交互功能的技能型動畫,這種交互性帶動參與者的積極性,讓觀眾由原始的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選擇。實際上,動畫本身所模擬的便是人類的生存意念,動畫的實質大都起源與人類思維和想象力的融合構造,其展示形式也是在自然與生活的基礎之上所創造出的高于常態的表象,其選擇的題材亦能有效吸引大眾的注意力。這種交互式技術在展現自身優勢之時,也讓數字信息與圖像運動實現了互動,進而使得大眾積極參與其中。另外,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可參照文物的特點與儲存現狀來導入內容,從而全方位展現文物豐富的形態與內蘊,并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2.3 "人機對話
對群眾而言,新媒體環境下的先進技術給其帶來了酷炫的感官體驗,相反,對新媒體技術而言,該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群眾與文物間的關系,有效消除了兩者之間的“距離感”。在新媒體技術的派生下,往往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其中最有利的一面是改善了原有的文物保管部門因自身屬性而造成文物手機與展示的不均衡現象。而新媒體技術在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也實現了人類與文物之間的間接對話,從而讓群眾依據自身喜好選擇喜愛的文物,并跟隨自己的好奇之心與對文物的濃厚興趣,不斷進行探索,甚至證明相關理論的準確性。
3 "結 語
綜上可知,文物的保護需要所有人的支持,同時,政府頒布的法律法規的有效落實也需要群眾的支持。對于我國歷史文物的保護與管理工作的貫徹落實,我們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極其珍貴且不可缺少的。只有不斷改進并完善文物保護工作,我國的先進文化方能始終屹立于全球文化之林,永遠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李孜宣.淺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7):144~145.
[2]王冉冉.淺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現狀與對策[J].神州,2018(4):268.
收稿日期:2018-12-6
作者簡介:項 琳(1982-),女,傣族,文博館員,本科,主要從事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