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以下簡稱“四新”)在企業中的使用需進行有效管理,識別出“四新”的安全技術特性,再進行風險分析,針對其安全技術特性編制安全操作指導卡,操作者按照安全操作指導卡進行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對人身、產品的傷害。闡述了目前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安全技術特性;風險識別;安全操作指導卡
中圖分類號:F42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022-01
1 "前 言
現代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四新”(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以及新技術)也得以較快發展,各種新型的材料設備和技術工藝在各個行業和領域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應用,對于促進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意義重大。但同時也表現出一些問題,生產經營者選擇“四新”往往是希望能夠促進生產效率提升,控制生產成本,但沒有對安全管理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某企業發生一起鑄造燃爆事故,是由于在鑄造過程中不能正確使用,粉塵達到一定濃度后,沒有及時通風,造成燃爆事故,造成多人重傷和死亡。某公司車間的熱處理爐發生故障不能使用,向其他車間借用熱處理爐,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對借用設備不能正確使用,造成熱處理爐起火,燒毀熱處理爐和零件,由于撲救及時,未造成更大火災影響。由于長久以來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沒有進行有效管理,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過多起事故。這些事例說明在使用新設備前,不僅需要進行使用新設備的說明,而且要對新設備的安全技術特新進行分析。對企業內部“四新”的管理進行了研究,使得管理“四新”規范化、系統化、流程化。選擇“四新”的很多單位都僅僅關注引進而忽略了安全管理,沒有重視對相關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工作;同時“四新”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盲區,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單位各項生產作業的持續開展。所以必須要深入分析和了解現階段“四新”安全管理工作實施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范策略,是確保“四新”更加安全廣泛應用的必然選擇。
2 "“四新”的管理方法
在推廣應用“四新”之前應當充分聯系單位具體情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范以及安全培訓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網絡體系,以各種現代技術方法為前端的集信息采集和業務處理為一體的信息系統,進行全方位、動態化的安全監管,從而確保“四新”安全管理工作能夠真正得以規范化和標準化開展。要對“四新”進行管理,首先得確定其概念和范圍。
2.1 "“四新”的定義管理
為了將“四新”進行有效管理,首先應明確“四新”的定義,應將“四新”區別于每個車間,有組織的對“四新”進行識別。
(1)新工藝:指公司內從未采用過或公司內已有,但在某車間﹑某(些)特定零件上從未采用,而擬采用的工藝加工方法。
(2)新材料:未納入國標、國軍標、航標等國家或中航工業文件的,或已納入國標、國軍標、航標等國家文件,在公司產品上使用、又未經國家主管技術部門通報使用的材料。
(3)新設備:指公司內從未采用過或公司內已有,但在某車間、某(些)特定零件上從未采用的,而擬采用的設備。
(4)新技術:對產品性能、壽命有明顯提高而采用的最新技術措施,包括新結構形式、新成件、附件等。
2.2 "對“四新”進行風險分析和安全技術特性識別
安全與危險屬于互為前提的術語。所謂安全即是不會出現損失或帶來傷害的狀態,從根本上來說安全在于預防事故,避免可能出現的傷害、死亡、職業危害或者導致其他財產損失的條件。而危險即是容易受損或受傷的狀態[1]。系統危險性往往是由系統中的危險因素決定,危險因素和危險之間表現出因果聯系。根據“四新”的定義進行辨識,將辨識出的“四新”組織完成安全技術特性控制要點的分析,對“四新”的安全生產風險進行辨識,分為重大風險和一般風險。
重大風險是指涉及高溫、高壓、高速、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四新”應用的,應根據危險辨識及風險評估結果(D=LEC法),在操作過程中由于誤操作或其他原因造成人員或設備重大傷害的。其他風險屬于一般風險。
(1)對評估為重大風險的“四新”,必須編制專門的安全操作指導卡,包含安全技術特性及相關管理要求。安全操作指導卡包括設備安全操作指導卡和新材料、新工藝安全操作指導卡。設備安全操作指導卡主要包括了設備名稱、設備的安全技術特性、操作時需注意的事項、防范內容等。新材料、新工藝安全操作指導卡包括工藝名稱、新材料或新工藝的安全技術特性、防范內容等。通過安全操作指導卡,操作者可以使得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低。
(2)對評估為一般風險的“四新”,需將安全技術特性納入工藝文件或者操作規程中。操作者在使用工藝文件或操作規程時,能夠將其安全技術特性進行控制。
2.3 "“四新”安全技術特性的危險防范措施
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新設備的危險主要源于操作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及其他傷害等,涉及高溫、高壓、高速等,需編制安全操作規程等安全技術交底文件資料,并配備在作業現場。
新材料的危害主要是生產、加工、保管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職業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等危險特性。需編制圖卡、告知牌等對危險(危害)以及預防措施進行告知。如MSDS、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事故應急處置原則、職業危害告知卡等。
推廣應用單位必須要在“四新”實際應用之前,針對實際操作人員展開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培訓,并將這一工作真正納入到安全管理議程中來。①理論知識培訓教育,確保操作人員可以熟悉了解“四新”安全特性和基本原理;②實際操作培訓,確保操作人員能夠掌握安全操作規程以及防護方法,可以熟悉各種操作技能;③要做好風險辨識以及風險控制教育工作,確保操作人員可以準確無誤的認清危險因素,實施分析評價,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
3 "結 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四新”應用中的安全管理問題依舊不容樂觀,必須要引起充分的重視[2]。對“四新”的推廣應用過程中,必須要強化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培訓,盡可能消除安全隱患,積極營造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氛圍。
參考文獻
[1]王曉剛.對機械安全技術現狀的分析及發展趨勢展望[J].科技創新與應,2014(7).
[2]徐曉丹,郭培杰,傅 華.在用壓力容器風險分類方法探討[J].中氮肥,2012(5).
收稿日期:20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