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本文主要針對企業如何做好應收賬款管理展開討論,首先簡述了應收賬款定義及其功能,以及應收賬款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從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體系、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應收賬款的管理策略,以期幫助企業做好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應收賬款;管理;日常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196-02
1 "基本概念
1.1 "應收賬款
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并向購貨單位或購買勞務單位收取的賬款。本質上應收賬款是商業信用,是企業提高銷售量增加市場占有率、去庫存減少存貨占用等給予客戶賒購而產生的,最終是為了增加企業盈利。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應收賬款處理不到位,通常也會造成企業虛假的經營成果、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加速企業流轉稅費支出等弊端。對企業而言,現金的應收賬款能夠轉化成功才是對企業的最大收益。
1.2 "應收賬款周轉率
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它說明一定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該指標是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分類指標之一,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總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其中,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期初壞賬準備+期末壞賬準備)÷2。
從計算公式可以得知,該指標變動與營業收入成正比關系,與應收賬款成反比關系,指標高說明賬款收回就比較快,反之,營運資金如果是過多的呆滯在應收賬款上,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在企業季度或半年度分析時,為了更好地與全年應收賬款周轉率進行比較,應收賬款周轉率的計算公式調整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總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實際發生月份數×12個月。
1.3 "應收賬款的作用
應收賬款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有以下幾個作用:
1.3.1 "貸款融資
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使用應收款項,根據其大小及應收下游企業性質并且還可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促進企業擴大再生產。
1.3.2 "擴大銷售
市場競爭逐漸增強,賒銷在銷售中是一種不可或缺重要方式。企業賒銷向顧客提供了如下兩項交易:向顧客銷售產品以及在一個有限的時期內向顧客提供資金。賒銷相對于顧客是有利無害的,一般情況顧客都傾向于賒購。賒銷具有相對明顯的促銷作用,對企業銷售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1.3.3 "減少庫存
要持有一定的產成品存貨量,要追加管理費、倉儲費和保險費等支出;反之,企業持有應收賬款,就不用上述支出。所以,當企業產成品的存貨過量,應采取較為優惠的信用條件進行賒銷,減少產成品存貨,增加企業賬款,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2 "應收賬款成因
企業應收賬款形成的原因有內部管理的原因,也有企業外部的影響。從內部管理看,前期對客戶資信的評估和后續應收賬款催收等管理不到位,造成應收賬款的產生;從外部影響看,欠款企業主要是下游合作伙伴,因市場競爭加劇、開拓市場等給予賒銷,當客戶經營情況惡化資金緊張就會導致賬款拖欠;同時,由于市場信用體系不完善,在貿易過程中對方企業不嚴格履行合同,存在惡意拖欠貨款的情形,也會產生應收賬款。
當前,受“三期疊加”效應的影響,我國整體經濟環境和經濟形勢仍處于下滑趨勢和低谷,債務人又多為一些產能過剩、資金短缺、經營困難的實體性企業,應收賬款的清收難度非常大。在經濟下行期,部分實體的企業運行困難,資金短缺的情形下,一旦一方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將對企業正常生產活動造成嚴重阻礙,部分應收賬款賬齡長,長期得不到有效清收,事實上已經成為呆壞賬和死賬。
3 "應收賬款管理策略
總體而言,應收賬款是把雙刃劍,既會增加企業的銷售競爭力,也可能會導致企業的資金周轉緩慢、運營成本增高,甚至引發呆壞賬損失。企業應堅持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正常化,針對企業應收賬款的問題,重點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管理工作:
3.1 "建立應收賬款風險防范體系
3.1.1 "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
有條件的企業應設置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或信用管理專崗,基本職能包括建立客戶信用檔案、管理客戶信用、進行信用風險分析、科學制定客戶信用額度、制定相關制度、執行應收賬款監督等。
3.1.2 "進行信用調查分析
企業在進行客戶信用狀況調查分析的過程中,對于老客戶,要建立健全信用檔案,制定完善的歷史信用記錄,還要建立相應的信用“黑名單”;對新客戶的信用管理包括:進行信用調查、信用評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另外,企業要經常關注其信用狀況的變化,如果對方運營狀況異常等狀況時,應快速調整經營策略,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3.1.3 "選擇合理的信用政策
企業向客戶提供信用條件時,須由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經過信用分析,經相關上級領導審批。同時,要求采取抵押和擔保等自我保護措施。此外,還必須對每一個信用客戶建立主要情況檔案表,定期跟蹤記錄收款情況,記錄不能按時收款的次數,發出預警報告,并為今后評定客戶信用等級和額度提供事實依據,減少壞賬風險。
3.1.4 "提高會計與內部審計的監督力度
應收賬款會計監督包括應收賬款的確認與計量是否符合會計準則,方法的選擇是否恰當,壞賬的確定是否科學等。內部審計監督主要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角度對應收賬款的會計、管理各方面做出定性評價。
3.2 "加強應收賬款日常管理
3.2.1 "對應收賬款進行追蹤分析,建立賬齡表
財務部門應定期分析應收賬款賬齡,向業務部門提供賬齡數據及比例,催促業務部門回收逾期賬款。根據逾期賬款的情況調整研究新的信用政策,提高應收賬款收現效率。
3.2.2 "完善收賬政策
當應收賬款遭到客戶拖欠或拒付時,企業應該首先分析現行的信用標準及信用審批制度是否合理,然后對違約客戶的資信等級摸底重新估算。對于惡意拖欠、信用度較差的客戶應不準進入信用清單中,并加緊催款。如催收無效,需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信用記錄良好的客戶,在去電發函的基礎上,安排人員與客戶當面溝通,協調統一,爭取在延續、增進相互業務關系中更好解決賬款拖欠問題。
3.2.3 "強化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
引入對標管理理念,加強對應收賬款指標的對標管理,學習行業優秀企業,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不斷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要求各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逐年提高并達到行業良好水平以上。
3.3 "加強應收賬款處置管理
企業可以選擇下述幾種方式對應收賬款進行處置:
3.3.1 "應收賬款出售
企業與金融機構簽訂應收賬款讓售合同,約定讓售價格,轉移應收賬款所有權,將讓售賬款通知債務人,由金融機構評估顧客信用,負責管理、催收應收賬款。
3.3.2 "應收賬款貼現
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將持有的與應收賬款相關的憑證送交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按應收賬款凈額的一定比例收取貼現息,再將余額付給貼現企業。應收賬款的所有權并未發生轉移,金融機構負責短期融資業務,并不提供應收賬款管理的服務。貼現到期時,金融機構首先向債務人要求付款,如果債務人到期拒絕或無法付款,金融機構再向貼現企業追償。
3.3.3 "應收賬款質押借款
企業與金融機構簽訂協議,以應收賬款作為質押,取得金融機構借款。借款到期后,金融機構首先要求企業付款,如果企業當時無法付款,金融機構有權直接要求債務人支付相應的應收賬款。
4 "總 結
應收賬款企業經營管理一項重要工作,企業在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①建立健全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各企業結合自身行業特點,明確應收賬款管理要求,特別要對逾期應收賬款管理、賒銷額度進行明確規定,用流程、數據強化應收賬款管理;②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加強客戶信用調查,建立健全客戶檔案;認真做好客戶信用風險評估,結合行業情況和每個客戶信用狀況,在簽訂銷售合同時科學地設置信用額度,完善賒銷額度、賒銷期限等審批程序,增強風險防范意識;③加強應收賬款全過程管控,全面分析企業應收賬款占用情況,制定清欠計劃及方案,確定清欠目標及措施;建立月度跟蹤匯報機制,查擺、分析情況,確保清收工作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諶 蓓,何佳迅,臧紅文.全過程角度下應收賬款管理分析——以保千里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理論版),2018(26).
[2]謝 君,王文杰.談企業應收賬款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04).
[3]杜昕諾.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6(28).
[4]任國平.企業應收賬款管理[J].中外企業家,2013(28).
[5]翟 濤,陳慧玲.論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及防范[J].科技創業月刊,2014(01).
收稿日期:2018-12-9
作者簡介:鐘 敏(1977-),男,漢族,廣西陸川人,中級經濟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