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通信管道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中的一項重要構成部分,指的是通信網絡中,承載業務的通信光纜或電纜的布放通道。發展規模包括了其所覆蓋的范圍、建設容量、設施質量等等,這也和城市現代化的通信網絡、經濟發展等關系密切。因此,本文以通信管道規劃設計,開展了分析。
關鍵詞:通信管道;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TN91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210-02
1 "通信管道建設意義
通信管道作為通信建設基礎設施之一,作為通信業務發展的綜合承載通道在整個通信網業務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通信管網規劃設計,對后期的業務發展,網絡演進,網絡安全至關重要。通信管道設計要本著總體規劃,結合市政道路建設進度、分步實施原則進行,以盡可能的合理利用資金,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 "通信管道建設容量考慮
(1)管道容量應在城域網OLT局所規劃的基礎上綜合考慮OLT節點布局及相關覆蓋區域、光交節點分布、主干光纜重疊路由分布、中繼光纜路由規劃分布、道路周邊成型區域管道容量、道路周邊用地性質、道路的建設使用年限及管線綜合規劃位置等因素,綜合考慮取定(電纜基本推出通信市場,不再考慮管網建設需求)。
(2)新建成型道路管道容量短期內建設應基本具備主干光纜1孔、配線光纜、引入光纜1孔,備用1孔,對于重要主干、中繼光纜必經路由,需按OLT覆蓋范圍在此方向片總體規劃戶數進行測算主干光纜需求管孔數,重要的OLT節點局所同時要考慮不同出局方向范圍內省際、省內干線需求管孔。
(3)通信管道容量要結合通信網資源分布情況建設,不同管道區間在OLT節點輻射區域的容量需求會略有不同,大長度管道建設,管孔容量本著距OLT局所由近及遠酌情遞減。
(4)對于規劃成型區域,道路穩定成熟,拓寬改造可能性不大的情況下,管道容量應盡可能一次性考慮建設到位,避免后期重復建設。
(5)工業園區、規劃待發展區域,用戶密度、分布不確定性較大,批量用戶需求時間不明朗地段、管孔建設不必考慮太大,建議前期建設2根即可,后期視發展情況,結合道路返修進行擴容增補。
(6)鄉鎮美好鄉村建設,通常均要求鄉鎮街道無桿化建設,管孔容量按目前資源分布進行匯總、合并后分析管孔需求,建議鄉鎮OLT出局4~6根,鄉鎮OLT局所所屬主街道管孔容量不低于3根,遠端及分支街道不低于2根建設(基本確保纜線入地后有1~2根的管孔余量)便于后期業務發展和網絡調整。
(7)管道建設同時要考慮道路另側業務發展需求,結合道路另側駐地網管道出口情況,周邊用戶分布引入位置情況考慮跨路管道,跨路管道位置一定要便于后期用戶便捷接入。跨路管孔容量結合現狀資源分布,或分散或匯聚的特點綜合考慮,通常道路2~300m考慮一處跨路,容量為一根加強型PVC硬質塑管。
3 "通信管道建設段長考慮
(1)對于城市密集型用戶分布區域的新建、擴建道路、管道段長不應有固定段長區間限制,而應該充分調研道路兩側駐地網業務發展的網絡路徑,結合實際情況沿途在必要地點分散設置人手孔,便于現網用戶接入,人手孔設置位置同時要兼顧后期新增用戶的便捷接入,為降低建設成本、管道段長不宜過短,業務接入設計時統盤考慮、盡量創造條件在不同建設路段分區間集中引上解決。
(2)城市新建道路區域、新建工業園、兩側用戶需求接入位置不確定性,管道建設段長控制在120~150m區間調整即可,后期視發展情況在相關合適的便于接入的位置進行人孔增補。
4 "通信管道建設人手孔位置考慮
(1)針對改擴建道路、一定要結合現有用戶的引入位置分布情況統籌考慮人手孔設置位置。
(2)現在或將來有可能的光電纜分支處、用戶引上、駐地網管道入口、坡度較大的管線拐彎處、道路交口等位置設置人手孔、人手孔位置避免設置在建筑物門前,單位入口處、貨物建筑廢物堆積場所,低洼積水等后期操作不便地段。
(3)道路交口的分支人手孔位置,應盡可能地設置在人行道或綠化帶上,便于后期施工、維護操作。
5 "通信管道建設人手孔選型考慮
(1)局前孔視其管道分支情況及終期出纜容量建議按中號或小號三通或四通孔設置;
(2)管群容量在1~3孔PVC塑管以下建議建小號手孔、4~6孔建議建大號手孔,6孔以上建議建小號直通孔;
(3)道路交口分支孔、光交、光配節點連接孔建議建大號手孔;
(4)跨路孔(主管道對側)建議建SK1孔;
(5)部分管孔建設位置受限地段可考慮建SK系列;
(6)小區駐地網管道按SK系列考慮。
6 "通信管道溝埋深、跨路包封、管道溝斷面、土方量及填充沙計取
(1)管道埋設的最低深度要求,是考慮到管道的負荷和經濟性而定,但由于城市道路兩側用戶不確定性、新增供熱,供水、供電等各行各業管線的頻繁交越建設、機械化操作影響,對建成管道會形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為降低隱患,管群頂端至路面間距不宜低于1m。
(2)管道埋設應符合市政道路設計管線綜合總體數據要求,埋深數據一般道路建設方會明確要求。
(3)管道包封:道路建設牽涉到的各產權單位因受各自企業制度流程約束,工程建設中相互配合度越來越低,加上招標體制化,管理機制不靈活等因素、管道建設往往不能及時跟蹤到位,道路管道施工前期往往因立項、備料等各種流程審批環節制約而錯失了開挖修建過路管道的最佳時機,往往不得已在道路水穩形成后開挖過路,過路管道溝一般都是機械開挖,寬70cm左右的垂直溝槽,深度在60~80cm左右,道路建設主管部門通常要求管道建設單位采取相關標號的混凝土進行封溝處理;以上主要針對非正常跨路管道段落設計包封考慮,塑料管道建設在土質穩定、埋深達到規范要求的情況下不需考慮基礎或包封處理。
(4)管道溝斷面:管道溝底寬一般按照管群寬度兩側各加15cm計算,根據土質情況采取相應的放坡系數;土方量計算為管道溝截面積乘長度計取,新建道路硬土、普土比例建議按2:8計取,不計沙礫土;擴建道路硬土、普土比例建議按4:6計取,具體比例及沙礫土是否計取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現階段管道建設基本都是同溝不共井原則,管道土方量各參建單位按建設管孔數分攤計取,人孔土方,跨路管道土方單獨計取。
塑料管道不做基礎,施工時直接在溝底鋪設,管道溝底部因施工工藝問題一般都存在凸凹不平,對后期管道密閉性有一定影響,尤其是接口位置;為確保管道質量,溝底需鋪墊黃沙10cm左右進行溝底找平,同時也起到一定程度的緩沖作用,管道鋪設后再回填黃沙覆蓋管頂上端最低10~30cm,以防止回填土中銳物對管材造成影響。
7 "通信管道材料選型考慮
(1)多孔管因管壁薄,加上現階段招標體制下工期、成本等諸多因素制約,施工工藝簡單粗暴等諸多因素影響,管道后期使用率不高,障礙多發,不建議使用,為確保工程質量,管材選用應考慮堅固、耐用性;
(2)管材選取:為降低工程造價,一般人行道、綠化帶建設管道采用普通型PVC硬質塑料管(壁厚3.5)、跨機動車道部分采取加強型PVC硬質塑料管(壁厚5),頂管選用硅芯塑料管或PE訂制盤管或加強PVC硬質塑管(壁厚10)加束節(直接頭);
(3)口圈三大件選取:管道路由在人行道或綠化帶上時可考慮選取塑料復合材料或鋼纖維材料,快車道或慢車道考慮壓力承載選用球墨鑄鐵材料。
8 "結 語
綜上,通信管理和線路建設工作,對于城市的現代化發展作用極重要,城建規劃部門需要把地下通信管理建設工作歸入至規劃體系中,做統一、分布開展的工作,同時結合多個單位一起建設,和道路施工建設同步進行。
參考文獻
[1]陳 志.淺談通信管道及線路的規劃與設計[J].通訊世界,2016(17):68~69.
[2]詹才正,任豫翔.關于通信管道工程設計實踐的若干思考[J].通訊世界,2016(7):110~111.
[3]閆 亮.通信管道規劃及工程實踐設計經驗淺談[J].科學家,2017,5(8):64~65.
收稿日期:20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