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對智能配電網中通信傳輸技術進行分析,總結智能配電網的技術內容,根據通信傳輸的特點,進行傳輸技術的完善。旨在通信傳輸技術的分析,進行智能配電網的系統使用,提高信息傳輸的價值性。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通信傳輸;電力企業
中圖分類號:TM76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230-02
在電力企業運行及發展的過程中,通過通信傳輸技術的運用可以滿足智能配電網的運行需求,提高電力傳輸的價值性。在智能配電網運用的過程中,其存在著網絡分布面廣、終端設備種類多以及承載力強的特點,因此,該種用電形式可以適用多種環境,使智能配電網在通信傳輸項目的基本特點,進行智能傳輸方案的創新,促進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2015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電力國網公司開展“接入網統籌試點”建設、2017年7月,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組織召開全省接入網技術研討會。
1 "智能配電網通信
通過對智能配電網通信技術的分析,在技術運用中可以滿足用戶對用電系統的基本需求,而且,在該種網絡背景下,可以保障配電資源運用的有效性,實現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運行。具體的智能通信需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在電力信息系統控制以及數據監控的過程中,可以提高電力信息資源監控的時效性,實現系統信息的實時性傳輸。②在智能電網運用中,通過各類業務的分析,可以滿足不同業務的服務需求,實現智能配電網通信傳輸技術的有效性。③在物聯網傳輸技術使用中,可以實現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并按照不同的數據操作場景,進行智能終端的業務明確,為智能配電網的信息融入提供參考。
2 "智能配電網中通信傳輸技術的特點
2.1 "自愈性
在智能配電網通信傳輸技術運用的過程中,自愈性的技術特點可以為電力系統提供安全、穩定性的服務,也就是電力系統在無人干涉的狀況下,實現對網絡系統中元器件的隔離,使系統一直處于穩定運行的狀態。而且,系統在評估自測的狀況下,可以及時恢復系統中的異常狀況,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2.2 "安全性
智能配電網通信傳輸技術使用中,當出現電網中斷的問題,可以進行物理系統的有效抵抗,使網絡系統不遭到外部的攻擊,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同時避免電力系統運行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2.3 "兼容性
通過對電力系統運行狀況的分析,電網系統可以實現分散性發電,通過可再生發電與集中式發電的共同運用,實現多種類型的發電連接,滿足電力系統運行的交互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1]。
2.4 "協調性
在電力通信系統設計中,智能化配電網絡構建中,可以實現用戶設備、行為的交互整合,提升電力系統運用的有效性,展現電力運行以及環境保護的價值。而且,在智能電網運用中,可以進行市場信息資源的設計,提高電力系統規劃以及運行的有效性,提升通信傳輸管理的協調性,為電力市場的運行提供支持。
2.5 "高效性
伴隨電力企業的運行及發展,在智能配電網中通信傳輸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可以逐漸提高信息資產的利用效率。而且,在系統中引入IT技術以及監控技術時,能夠有效的進行智能電網資源的使用,實現網絡運行以及擴容的有效優化,滿足電力系統的高效化運行需求。
3 "智能配電網中通信傳輸技術的運用
3.1 "智能配電網中的PON組網的技術分析及運用
3.1.1 "智能配電網中的PON組網的技術分析
結合我國智能配電網使用狀況,大部分采用分段、適度聯拓以及開環運行的技術形式,在PON組網設計中,接線方式與EPON服務存在著相似性,因此,在智能配電網通信組網技術選擇中,應該按照EPON的通信技術進行電力通信信息的運用,實現電力信息資源使用的合理性、信息性。在智能配電網、用電系統使用的過程中,為了順應特殊的環境需求,通過PON技術的使用,可以及時解決高性能電磁兼容以及大容量兼容的數據傳輸問題,這種技術可以改變電力系統的延時性問題,為電力系統的智能化運行提供支持。同時,智能電網為了在智能配電網數據信息傳輸中,結合電網數據資源,可以實現組網技術與EPON技術的融合,提升高速數據通信業務的運行價值,提升智能配電網信息技術運用的合理性。對配電站自動化系統EPON組網拓撲技術進行分析,具體的系統運行狀況如圖1所示。
3.1.2 "智能配電網中的PON組網的運用
對智能配電網中的PON組網運用進行分析,具體如下:①光纖終端設備運用,在智能配電網通信傳輸的過程中,將其運用在光纖干線的終端設備連接中,通常狀況下,上行速度為10.00Gb/s,下行的速度為1.25Gb/s,而且,用在這種系統背景下,也可以進行實現業務的優先服務。②分光器。在分光器運用的過程中,會支持1:64的分光比。③光節點。分光節點通常支持雙PON口,存在著微秒轉換的特點。而在分光器使用的過程中,其功能如下:①接收器中的光纜中斷設備會發送廣播數據;②光纜中斷設備發出命令之后,及時作出相應的轉變;③數據緩存時,需要在光纜終端設備中進行信息的發送[2]。
3.2 "帶寬PLC組網
在智能配電網通信傳輸技術運用的過程中,通過帶寬PLC組網系統的構建,可以根據電力系統中的中、低壓配電網作為通信介質,實現通信信息的及時傳輸。在帶寬PLC組網中,通常會配備配電變壓器的監控系統、遠程集中抄表系統以及智能家居系統等,以便有效提升信息傳輸的安全性。①在中壓PLC通信傳輸技術運用中,通過中壓電力線的使用,可以將其作為通信鏈路,使系統直接接入到骨干網絡之中,實現電網的自動化運行,滿足用戶的管理需求。而且,在中壓電纜屏蔽層通信技術運用中,通過屏蔽層模型、高效耦合技術的運用,可以提升智能配電網技術的安全運用,為電力線帶寬技術的完善提供參考。②在低壓PLC技術運用中,通信傳輸系統通常運用在電力線傳輸媒介之中,主要運用在家庭局域網、遠程抄表等系統之中。通過這兩種帶寬技術的運用,可以實現組網技術的聯合運用,以便滿足智能配電網中通信技術運用的基本需求。
3.3 "電力無線帶寬組網
在智能配電網通信數據傳輸中,通過無線電力帶寬組網技術的運用,充分滿足了我國電力企業的信息發展需求。通過對第四代無線帶寬通信技術的引入,即采用成熟的4G技術及先進的5G預研技術有效解決了電網運行中配制問題,這種組網技術運用中,可以滿足智能配電網的運行需求,提升組網新運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為電網信息數據的傳輸提供支持。而且,在靈活性的組網狀態下,通過豐富接口的運用,可以支持多種信息的傳輸,并將信息資源進行自動化整合,實現配電網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在多樣化無線帶寬通信技術運用中,可以通過聯合組網、組件技術的綜合運用,使電力企業按照本地電力系統的運行需求,進行組網資源的融入,展現智能配電網系統運行的價值性[3]。當前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LTE采用了先進移動通信技術,包括正交頻分復用(OFDMA)、自適應調制與解調技術、自適應重傳技術(HAEQ)、發射功率自動控制技術。利用這些技術,LTE技術可以很好的滿足電力系統無線覆蓋面積廣、終端數量多、速率傳輸時延小、上行速率高、高安全性等關鍵要求,非常適合構建智能電網。目前在LTE技術體制下,形成了230MHz、1800MHz寬帶無線通信技術。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智能配電網通信傳輸技術運用的過程中,為了使電力系統的運行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應該結合通信傳輸的特點,進行網絡傳輸技術的運用,提高電力通信技術使用的價值。在現階段智能配電網通信技術傳輸中,應該通過PON組網技術、PLC組網以及電力無線帶寬技術的綜合運用,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滿足現代智能電力系統的運行需求。
參考文獻
[1]崔正杰,劉南杰,倪振華.基于協作傳輸的智能電網數據通信系統設計[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5(7):91~95.
[2]何建明.無線通信技術在智能配電網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1,30(21):8~9.
[3]楊明文.無線通信技術在智能配電網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2).
收稿日期: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