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受到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綜合影響,人類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呈指數爆炸式趨勢增長的信息,讓人們意識到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新時期,人們大多利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傳遞信息數據,為了保證信息數據傳輸階段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提高信息數據的利用價值,做好大數據環(huán)境中信息安全保障對策的研究就十分重要。
關鍵詞:大數據;環(huán)境;信息;安全保障
中圖分類號:TP309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240-01
引 言
為了提高信息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中傳遞、運用的安全性,就必須對大數據環(huán)境中國內信息安全狀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只有掌握了數據信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提出合理的安全保障對策,才能使數據信息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中的應用變得更加安全。
1 "針對大數據時代中信息安全狀況的分析
1.1 "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相對較低
大數據環(huán)境中網絡信息呈指數形式增長,由于信息的增加,使得信息安全風險持續(xù)攀升。加之大量的管理員工及用戶缺乏足夠的信息安全意識,因此使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其誘因為管理人員及用戶沒有正確認識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未能有效維護網絡環(huán)境,造成了信息管理安全漏洞。同時,還可能出現泄漏數據信息等現象,這給相關企業(yè)造成了嚴重損失。
1.2 "應用的管理制度較為落后
由于計算機、互聯(lián)網等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普及運用,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中,人們的個人數據將更加完善的被網站等各種應用軟件記錄。受到管理制度之后的影響,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員工由于沒有權限限制,很容易獲取用戶個人資料進行倒賣。同時,非法人員也會通過各種手段盜取用戶個人資料進行售賣、詐騙等,這嚴重威脅了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
1.3 "闡述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問題
用戶會利用計算機網絡中的網站、軟件滿足自己的需求,不過網站及軟件設計者往往會在其中暗留“后門”程序,方便滿足自己的部分需求。而這方便設計人員的“后門”程序,在一定程度就導致了漏洞的出現。對于這些“后門”程序,如果擁有很高計算機技術的網絡黑客對其進行入侵活動的話,會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另外,出現的漏洞也成為病毒感染計算機的絕佳通道,若無法有效處理,必然會泄漏用戶個人信息或造成計算機設備徹底癱瘓。[1]
1.4 "人的因素對信息安全的影響
(1)若技術人員缺乏經驗、責任心,將使系統(tǒng)、設備保密系數徹底降低。
(2)系統(tǒng)應用人員運用系統(tǒng)時,由于缺乏保密意識,影響了信息的保密效果,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3)許多專業(yè)人員為了謀取利益,借自己工作的便利,獲取重要信息并進行信息的非法交易。
(4)非法人員往往會利用計算機網絡漏洞等盜取信息,影響了信息使用的安全性。
2 "闡述大數據環(huán)境中保障信息安全的具體對策
2.1 "保障信息的安全
(1)為系統(tǒng)終端提供信息安全保障。根據《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科學劃分用戶計算機終端種類,并制定具體的安全保障對策。同時要根據設備終端類型,科學挑選對應的保障方案。同時,在企業(yè)內部,為了確保移動終端的接入安全,移動作業(yè)類終端嚴格執(zhí)行企業(yè)制定的辦公終端嚴禁“內外網機混用”原則,移動終端接入內網需采用軟硬件相結合的加密方式接入。還要將安全模塊安裝在配子站終端中,通過數據完整性檢驗及安全鑒別保障主站系統(tǒng)參數及控制指令的安全性。[2]
(2)為企業(yè)的網絡便捷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分區(qū)分層是企業(yè)網絡的重要特征,為了保護網絡邊界安全性,應科學設定安全保護對策,如設置隱蔽通道供外部人員進入內網。同時,要做好安全等級、網絡密級的審查,要隔離網絡邊界予以適當保護。還要按照業(yè)務網絡的安全等級、實時性需求以及用途等評價指標,采用防火墻隔離技術、協(xié)議隔離技術、物理隔離技術等對關鍵核心業(yè)務網絡進行安全隔離,實現內部網與外部網訪問資源限制。
(3)為企業(yè)系統(tǒng)平臺中的信息提供安全保障。企業(yè)應在平臺中安裝日志系統(tǒng),將用戶訪問、操作信息等過程記錄在案,避免內部管理人員盜取或篡改信息。為了保證系統(tǒng)的安全性,應運用基于屬性權限訪問控制、基于動態(tài)代理和控制中心訪問權限控制、基于域訪問權限控制、基于角色訪問控制等訪問控制技術;同時,要聘請第三方專業(yè)機構在平臺運行前實施安全檢測,檢查系統(tǒng)漏洞、評估運行風險、完善安全保障對策。[3]
2.2 "構建大數據環(huán)境中的信息安全體系
(1)強化用戶防范計算機網絡安全風險的意識。計算機軟件、網站等應主動提醒用戶設置英文加數字的復雜型密碼。同時,計算機網絡管理部門要明確管理人員及用戶的權限,要做好權限的設置,從而避免管理人員及非法人員利用權限漏洞盜取信息。另外,還要加大信息安全重要性的宣傳,要利用網絡、廣播等平臺宣傳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構建病毒防范安全體系。做好病毒防范安全體系的建設,能夠進一步加強保護信息安全的水平。因此,要積極的使用防火墻技術、殺毒軟件,計算機用戶及管理人員要按時檢查計算機系統(tǒng)及網絡環(huán)境,要利用360衛(wèi)士、金山毒霸等檢查、修補計算機漏洞。同時,要完善病毒預警體系,使病毒對計算機攻擊的第一時間就能啟動自防御體系,從而保護計算機及網絡中的信息安全。
(3)做好大數據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優(yōu)化。由于大數據時代信息呈現爆炸式增長特點,所以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涉及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問題。在著名的“斯諾登事件”影響下,也為國內網絡信息安全敲響了警鐘。因此,要積極學習西方國家工作經驗,加快先進技術的研發(fā)、利用,完善國內信息安全體系的構建,才能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中為數據信息提供安全保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中的數據信息安全保障狀況不容樂觀,為了改善保護信息的效果,確保大數據時代信息傳輸、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就必須科學的設計、制定、運用有效的保障對策,才能滿足信息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中的安全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黃 旭.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03).
[2]李 昶.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其主要防護策略研究分析[J].電子制作,2017(22).
[3]曾 志.基于信息安全保障的網絡通信措施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7(17).
收稿日期:20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