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質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弄清水質現狀對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依據近年來積累的大量水質監測資料進行分析評價,給出了都江堰市地表水水質污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地表水;污染;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X5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275-02
引 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日益增加。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水污染物越來越多,污染日趨嚴重。據調查,2014年和2015年夏季,紫坪鋪庫區部分水域出現藻華現象,且藻華爆發水域面積增大,持續時間趨長。沿岸工業廢水、養殖廢水攜帶氮、磷等營養鹽持續輸入庫區,是引發庫區藻華的主要因素。而紫坪鋪又是都江堰市內各條河流源頭,庫區水質變化使得全市水環境質量并不樂觀。加之沿河兩岸餐飲、住宿、農家樂等服務業興起,城鎮生活污水激增,同時農村面源污染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水污染防治任重道遠。
1 "地表水污染現狀
“十二五”期間,都江堰市飲用水水源地地表水金剛堤、西區水廠、磨兒灘入口和出口監測斷面33個監測指標全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域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高橋自來水廠、龍潭灣水廠和二水廠監測點位24個監測指標全部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III類水域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十二五”期間,都江堰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情況良好。
2 "地表水污染成因分析
河流的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生產的“三廢”和生活廢(污)水及垃圾等。它們主要是通過以下途徑對地表水體進行污染:①河水流經城區、工礦區,上述廢(污)水等廢棄物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地表河流;②由于旁河巖溶發育,工業生活廢污水排入巖溶溶洞,經巖溶通道一地下河在河谷低處以泉水方式間接排入地表河流;③城市中的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按規定應集中堆放,統一運輸出市郊集中處理。但在城郊外的廢渣、垃圾,因零星分散無固定地方堆放,同時市內的這些廢棄物又未及時組織安排運輸,致使有直接傾倒于河水中,或置于低洼河谷的斜坡上,后經雨水沖淋而轉入于河流中。
與此同時,地表水體的污染源還來自于廢氣。區內工業、民用燃料主要以煤為主,由于煤質較差,含硫量一般為4.98%,灰分一般為25.84%,屬于含硫高灰分重的劣質煤。加之嫩燒方式落后,絕大多數無脫硫除塵設備裝置,故廢氣除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硫煙塵外,還含有一些有毒害的金屬粉塵,質重者降落在地表河中,質輕者隨雨水降落地面,經過地表透流的洗刷而將其攜帶注人河流。經測試雨水中含有鉛、錳、酚等有害雜質,其中鉛、錳的超標率分別達93%、74%;pH值3.6~6,形成酸雨對地面建筑物包括金屬物質進行嚴重侵蝕。此外,城郊種植蔬菜,經常施肥和噴灑農藥,導致部份下滲污染地下水和沿地表流入江河,成為污染地表水的又一途徑。
2.1 "污染源眾多
據2015年統計,流域縣以上城鎮排污總量為23.12億m3,比“十一五”期間增加了29%主,要污染物指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75.75萬t。然而,經普查實測河道實際接納的污染物量要比統計數大得多,全流域污廢水總量高達37.41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達150萬t。如此大量的污廢水排入流域水體,造成普遍性水污染。對于納污量較大的河流,則形成局部性嚴重污染。
城鎮污水排放,以工業廢水為主,約占70~80%。近幾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比重在不斷上升,由2000年的20%升到2015年的30.6%,生活污水排放的增加,使流域水體有機污染加重,成為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流域內數千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已成為新的污染源。造紙是流域內最大的污染企業,其污梁物質COD排放量約占全流域排放總量的30%。流域內鄉鎮小造紙不計其數,僅河南淮河流域就有小造紙廠300余家。一大批污染重的造紙、釀造、印染、化工、電鍍、皮革等企業從城市擴散到農村,如都江堰市僅綢城鎮就有22家制革廠。這些鄉鎮企業設備簡陋,缺少防污染措施,使原本水質較好的農村河流也受到了污染。
2.2 "地表水不足
地表水不足,加上排污量過大,使流域污徑比增大,約在2.6~13.3%之間。污徑比是指污水占徑流量的比值,比值大,水質就差,它與徑流量和納污量直接相關。
3 "污染造成的危害
3.1 "水體腐敗危害水產養殖業
由于COD的有機污染,消耗水中溶解氧,氮和磷引起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繁殖,易造成水質黑臭,水草滅生,魚蝦絕跡。
3.2 "河水污染,病害嚴重
污染最重的流域,地下水也造成污染,大腸桿菌群、氛化物、硫酸鹽、揮發酚、COD均超標一至幾百倍,沿河地區癌癥、肝病、胎兒畸型的發病率明顯提高。
4 "地表水資源的保護對策
4.1 "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水體在自然界中雖然無休止地循環著,但可利用的水體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蝎要宣傳水體污染和水資源缺少對國民經濟的威脅及可能出現水資源危機的嚴重后果,提高人民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的自覺性。實施保護水資源的各項制度和規定。
4.2 "制訂有效的水資源保護政策和措施
在水質惡化的地方,實行強制性水資源保護政策。如:提高水費、統一規劃并促進大企業興建污水處理廠,推行無污染新工藝,提高企業用水循環率和廢水再次回用率。
4.3 "提高對地表水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
我國在地表水監測治理問題上,首先應該提高重視程度,其次應該針對性的提高治理投入。其中,增加地表水質量監控點就是一種有效措施。另外在監測過程中應該采用精細化設備提高監測質量,不斷增強檢測的準確性。對于污染相對嚴重的區域,應該保證監測數量,并且按照“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對周邊環境進行有效管理。確保將污染源放在可控范圍以內。
當前,相關政府部門對地表水監測的認識不足,對結果的研究分析不到位,沒有充分按照檢測結果制定合理的環境治理策略。通常情況下,環境治理應該通過環境監測、制定措施以及措施實施三個流程進行。作為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一步,監測也是重要的基礎性步驟,提高對地表水監測的重視程度,是有效改善水資源治理的重要措施。同時還能不斷優化治理隊伍,提高建設水平。具體應該重視對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從而加快我國地表水監測事業的發展。另外,相關的政府責任部門還應該及時出臺一定的指導性文件,通過擴大宣傳,加強對監測工作的監管。
4.4 "加強水污染防治技術研究,推廣治污新工藝
針對都江堰市地表水污染和水資源匾乏的形勢,重點研究工業廢水污染控制和廢水回用技術,以及高效生物技術、新型膜技術等的開發應用。同時,加快環保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采用無廢、少廢、節能、節水新工藝和先進治污技術設備,充分發揮科技治污效益。
4.5 "提高地表水監測監管水平
為保證地表水監測的結果,需要提升對環境監測中地表水的監管水平。保證做到科學監測,為每次的監測負責。同時保證最終數據的真實有效性,保證治理污染以及相關人員的身體健康。由于地表水監測的程序繁瑣,在實際進行監測時,需要保證每一個環節的監測質量,同時對監測人員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各個步驟之間聯系緊密,因此要保證每個細節的監測落實到人,通過提高監管力度,有效避免由于實驗操作失誤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應該做好標注,合理處理實驗材料,有效避免化學藥劑使用造成二次污染等情況,不斷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5 "結束語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為了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防止水污染,就有必要提高地表水監測的技術水平和監測質量。同時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制度,加大資金投入研發新型監測設備和儀器,培養相關人才。治理水環境污染,保護水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學凱.探析我國環境檢測中地表水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生物技術界,2014(2):13.
[2]劉子芳,趙 兵,等.地表水環境監測進展與問題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4(11):238~240.
[3]王 強,胡旭虎.熒光碳點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22~26.
收稿日期:2018-12-6
作者簡介:張 駒(1968-),男,高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