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智能建筑是人類科技和文明進步的產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智能建筑中涉及到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本文就智能建筑的電氣自動化這一點的應用進行簡要的闡述,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了解智能建筑中關于電氣自動化部分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智能建筑;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TU85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291-01
前 言
智能建筑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集安全、便捷、智能化于一體的智能建筑,大量應用了計算機科學、通信技術、傳感技術和電氣自動化技術,這些都與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分不開。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隨著人類科學的進步,從傳統的電氣化時代向著智能化時代快速發展,與智能建筑正好相適應。[1]
1 "電氣自動化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
1.1 "電氣系統設計
1.1.1 "TN-S系統
參考智能建筑的設計需求,我們會發現,其中一個需求就是智能建筑中的用電設備中存在精密儀器,需要排除電磁場干擾。另外,智能建筑中用電設備極多且電負荷巨大,各個用電設備的用電負荷并不均衡,這就導致了整體電路存在短路危險。最后,中性線帶點的情況下,如果與地線同接設備的金屬外殼,會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鑒于以上三點需求,智能建筑的電氣系統設計會采用TN-S系統。
TN-S系統會將中性線和地線分開,將地線保護起來,杜絕安全隱患,也因此不會對精密儀器產生電磁干擾。
1.1.2 "TN-C-S系統
TN-C-S系統實際上是TN-C系統與TN-S系統的一個結合。上文已經簡要的介紹的智能建筑中采用TN-S系統的好處,但是當智能建筑是通過外部引流的情況時,為了增加安全性,在電流進入室內TN-S系統之前,需要先經過TN-C系統,這兩個系統是需要重復接地并讓用電器在等電位點工作。
1.1.3 "安全保護接地
安全接地保護設計主要是提高人生安全,避免觸電事故發生。在智能建筑中,電氣設備十分常見,一個智能建筑中,需要強電、弱點設備非常多,當設備出現故障導致絕緣損壞時,設備的金屬外殼就極可能帶電,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接觸這些漏電設備的外殼,就很容易發生出現事故,威脅人身安全。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將設備的不帶電部分用金屬與接地體相連,當設備出現故障漏電時,電流能通過地面傳導,而不會因此導致金屬外殼帶電。
1.1.4 "直流與交流的工作接地
電子設備的直流電接地,主要是為了維持直流電的穩定性,智能建筑中直流電主要運用于計算機當中,計算機擔負著數據的存儲和轉化工作,需要十分強的穩定性,所以需要將設備直流電接地。
而交流電接地則是為了安全性,所以交流電接地,一般是將變壓器的中性線接地,為了提升安全性,要求交流電的接地系統不能與其他用電系統的接地系統混接,也不能裸露在外,避免發生事故。
1.1.5 "屏蔽接地與防靜電接地
由于智能建筑中存在很多精密的用電設備,在日常工作中,這些用電設備容易受到電磁感應的干擾從而影響正常工作。一般來講,應對的辦法主要是對電磁場進行屏蔽和接地處理,這樣能夠有效避免精密設備收到電磁場的干擾。
另外用電設備帶靜電會吸引很多灰塵,所以,除了屏蔽電磁場對用電設備的干擾之外,還要防止靜電的產生并做好設備的除塵工作[2]。
1.2 "電氣自動化在智能建筑中應用的實例
這里舉例對智能建筑的電氣接地系統進行說明:某寫字樓對機房進行裝修,考慮到計算機的穩定性,需要對機房施行交流接地,直流接地,安全保護接地和防靜電接地。該電工從機房引出一根電纜,這根電纜通過底下來到室外20~30m地方,然后做邏輯電極,這樣的做法就滿足了上述的所有接地要求。但是,我們發現,這樣的做法十分費時費力,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綜合考慮十分不劃算。
我們還清楚,現代建筑中帶有鋼筋,他們就是很好的接地裝置,所以,在對電氣系統進行接地設計時,可以利用鋼筋是良好接地裝置這是特性,直接進行聯合接地。聯合接地因為直接使用鋼筋結構作為接地裝置,避免了底下穿線刨溝作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節省資源和投入。另外一方面,聯合接地還能避免各個接地系統之間的相互干擾,維持整個寫字樓計算機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這里面要強調一點,上文已經聲明,交流電接地系統需要通過變壓器中性線接地,且不能與其他接地系統混接,所以,聯合接地并不是混接,這一點一定要區分開來。
2 "電氣自動化在智能建筑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行業標準主要有《智能建筑設計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等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在上述的標準和規范中,雖然闡述的智能建筑自動化電氣設備的相關設計問題,但是一方面是對于很多細節沒有做到具體量化,導致闡述問題過于膚淺片面,對智能建筑的實際電氣設計工作缺乏指導意義,實行起來也就具有一定的難度。
另外一方面,雖然業內一直存在相關的標準和規范,但是十分缺乏影響力、普及性,也沒有強制執行的傳統,這使得行業內很少有設計師、工作室或者公司能夠嚴格按照現行的標準來執行,相應的會有自己的一套規定,這些規定主要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施工質量和安全問題并不能放在首位,所以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市場標準的混亂。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建筑的發展,離不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而電氣自動化設備的安全穩定則是通過電氣系統的設計來實現的。電氣系統的設計能夠幫助智能建筑中眾多的用電設備穩定運行,還需要保證智能建筑中人身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我國的智能建筑相關技術起步較晚,導致了目前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并不健全,存在諸多問題。希望相關的院校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充實我國的智能建筑行業,這樣隨著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發展,會帶動相關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行業的發展[3]。
參考文獻
[1]王 娜,王 儉,段晨東,等.智能建筑概論[J].人民交通出版社內刊,2017(02):195~199.
[2]劉勝榮,史美芳,姜圣天.防雷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18(3):122~123.
[3]方甲松.談工業以太網及其與智能建筑領域的應用[J].智能建筑,2017(5):19~21.
收稿日期:20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