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數碼鋼琴集體課是高職院校鋼琴基礎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式,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包括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不合理、教學方法沿用傳統方法、教學考核體系不夠完善等。具體的教學改革方式,要重視教學水平提升和教學團隊建設,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融合到自主學習方式中,還要以情景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并運用多種多樣的考核方式,以保證全面考核學生,從而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11-0052-02
收稿日期2019-07-25
作者簡介(梁瑞云(1986—),女,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講師。(廣州511300)
在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中,常用的教學形式是數碼鋼琴集體課,這種模式沖破傳統教學方式,改革了傳統教學方法,讓教學內容更具完善性和豐富性。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意在培養技能型人才,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教學目標逐步升級,要能培養出達到社會復合型人才的標準,因此出現了數碼鋼琴集體課。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另一方面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音樂素養。可是數碼鋼琴集體課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實施的時間不長,整體教學模式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地改革和創新。
一、數碼鋼琴集體課實施中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不合理
高職院校的數碼鋼琴集體課,一般一周會設置2課時到4課時,集體課上學生人數比較多,教學內容也很多,所以教師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生,很難發現每個學生的指法、伴奏、觸鍵、手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一些學生在課后的練琴時間不夠,學習效果也不明顯。2還有一些學生自身鋼琴基礎不是很好或者是零基礎起步,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學習效果也不太理想。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由于課時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教學不能順利進行,教學效率不高。
(二)教學方法沿用傳統方法
具體教學中,教師采用了傳統教學方式,先向學生講解相應的音樂理論知識,然后帶學生練習鋼琴彈奏,最后留一點時間給學生自主練習。此教學方式略顯呆板,創新性不足,教學課堂氛圍較為枯燥,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練琴興趣。另外,教師也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征,很少能考慮到學生鋼琴基礎水平、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三)教學考核體系不夠完善
鋼琴任課教師考核學生的時候,總是把期末考試成績看得過重,甚至作為唯一的考核方式,卻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也有部分教師能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考核,可是考核不夠充分,由于課堂記錄不全面和不詳細,也就缺乏真實性和客觀性,這種過程性的考核,流于表面形式。另外,教師的考核主體比較單一,總是以教師為主導進行考核,很難保證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二、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形式的創新
(一)講授過程的創新方向
數碼鋼琴集體課雖然是一種新型的鋼琴教學,但是教學工作同樣要有完備性和系統性,這是鋼琴課程的基本要求。對于此課的教學過程進行創新,必須在授課之前,準備完善的教學計劃,同時針對其中重點內容做詳細講授,講解演奏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彈奏技巧,這樣才可以保證講授的系統性。該課教學中,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養成,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去學習,指引學生學會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巧,來消化和融合新的知識,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彈奏鋼琴的能力和音樂素養。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要想盡辦法提升教學方式的科學性,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才能更好地面對學生的多樣化,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二)作業過程的創新方向
針對數碼鋼琴集體課所布置的作業,共同作業的形式比較多,這也能體現集體性。高職院校人數較多,通常一個班級有30~60名學生,因此需要共同作業的形式,來統一班級的進度。如果不進行統一布置作業,教師也很難繼續下一步教學。可是這種共同作業布置的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所以,要針對這種方式進行創新與改革。作業可以是共同的,但是在完成形式、彈奏形式等方面進行一些區分,以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施分層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到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巧。
三、高職院校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的途徑
(一)重視教學水平提升和教學團隊建設
數碼鋼琴集體課的創新教學,需要學校給予一定支撐,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數碼鋼琴投入和師資力量壯大。只有數量充足的數碼鋼琴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練習環境;4只有教學團隊逐漸提升教學水平,才能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只有良好的課堂教學過程和系統化的教學指導,才能確保教學更規范和科學。對學生進行詳細分類,以學生實際能力水平組織教學活動,實施分層次教學,進而保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以及個性發展。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針對教師組織相應的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從而提升整體的授課水平。其次,高職院校要投入更多資金,準備合適數量的教學設備,以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二)傳統教學方式融合自主學習方式
改革數碼鋼琴課,就要清楚數碼鋼琴課的優勢和劣勢。數碼鋼琴的演奏,與傳統鋼琴演奏存在一定差別,所以不能用數碼鋼琴教學完全取代傳統鋼琴教學。這種新型的鋼琴授課形式,是為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集中將鋼琴演奏知識與技巧,傳達和展示給學生。學生究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課后還需要一定的練習和訓練,鞏固課堂上學習到的內容,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一般會選用“回課”的方式進行。另外,鋼琴教師要繼承傳統教學方法中的優良傳統,主動看見學生練琴的時候存在的問題,并在第一時間進行指正。數碼鋼琴課進行中,教師可以運用主控臺,監聽學生演奏實時情況,并以交流功能對學生進行指導。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來回巡視,指導學生。創新教學方法,借助網絡通信技術,學生給教師發送視頻,請求教師指導自己;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教師與學生進行討論,學生表達自己困惑和疑難的地方,教師給予解釋和回答,指引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訓練。這樣不管教師在哪兒,學生在哪兒,都能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指導,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也實現了分層次教學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時間利用率,大大擴大了教師指導學生的時間,進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要規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上傳自己訓練視頻,因為學生畢竟是學生,缺少一定自律性,所以要以規定的方式要求學生,才能發揮出監督和指導的真正作用。教師則要細心指導,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三)情景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在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就應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以情景化方式組織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或者學習興趣,從而改變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的現狀。針對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或者音樂樂理和鍵盤技能的教學內容,教師嘗試設計一些教學情境,以帶有啟發特征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引發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聯想,這能使得教學內容具有趣味性,進而激發出學生對于未知內容的求知欲,更積極地學習。設計教學情境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播放一些音樂片段,讓學生猜想,或者教師自己演奏一段,讓學生探究其中運用的彈奏方法等,這些都能激發學生對于自己不知道內容的求知欲,進而保證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學習效率。
(四)運用多種多樣的考核方式
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教學考核,應當包括“自評”方式和“他評”方式,終結式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進而構成新型的教學考核機制。學生自我考核不但要出現在每個學期末的終結式考核中,還要體現到日常學習過程中,從而成為形成新考核的重要部分。另外,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教學,也有一些協作性練習,因此需要進行學生之間的相互考核,這也是新考核機制中的一部分。再有就是教師的評價,在整個評價體系中占有最多的比重。但是還要考慮到,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的內容更具實踐性,會有一些“校企合作”或者“工學結合”類,實訓型的教學活動,這才能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生產性和實踐性,為此針對參加了實習或者工學活動的學生,企業和工作考核也要算在其中,以全面考核學生。
結語
綜上所述,在創新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時候,教師更加重視自主學習理論,也更加重視信息網絡科技的運用,因此不能單純依靠傳統教學方式組織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可以選中一些學生,讓學生演奏一段音樂,發現其不足的地方,并進行指正。站在自主學習理論的角度,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實現“回課”,學生自行練習鋼琴曲目,可以將練習和訓練的過程,運用錄制設備錄下來,通過通信技術上傳給教師。高職院校重視教育資源的增加,教師則合理設計情境教學,并以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全面評價學生,從而實現教學方式的有效改革。
注釋:
1(#鄧媛媛.淺析高職院校中數碼鋼琴基礎課在教學上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39(11):201—205.
2涂驊.數碼鋼琴集體課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6):49—51.
3李海燕.高職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模式探索J.當代音樂,2017(24):55—56.
4葛琤.高職院校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研究J.黃河之聲,2017(13):16—18.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