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手術室護理的風險因素與預防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發生的15例手術且發生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對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相關預防措施進行總結。結果 本研究中,手術室護理風險主要為切口感染,共8例;術中器械準備不足或不良為3例;物理化學損傷為2例;其他為2例。結論 手術室護理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錯綜復雜,臨床需要對手術室護理中的諸多風險因素進行密切觀察與嚴格防范,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防范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不良護理事件;預防措施
手術室屬于醫院比較常見的、基礎的、特殊的一種診療科室,存在較大的護理風險性,更比較容易引起醫患與護患糾紛。對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可有效降低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升患者的手術質量,改善醫患與護患關系[1]。為了對手術室護理當中存在的諸多風險因素以及相關的預防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15例手術且發生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現將具體研究做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5例手術且發生手術室護理風險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15歲-80歲,平均年齡(49.55±6.13)歲。
1.2研究方法
我院各個不同的護理單元按照醫院的統一規定,將每個季度手術室護理當中發生的風險事件上報至醫院護理管理部門。通過醫院護理質量委員會對各個部門上報的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進行討論與分析,將其定性,并按照不同的類型進行分級與存檔。對出現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的患者臨床資料以及其所發生的風險事件類型進行分析與統計,準確地查找導致風險事件發生的原因,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性的解決方法。
1.3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
2結果
經我院護理質量委員會討論與定性分析后,確定15例手術且發生手術風險的患者,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切口感染,由于鄉鎮醫院條件相對簡陋,且醫護人員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時,無菌意識不強,層流手術或者連臺手術之間自凈時間不足,清洗器械亦不到位;第二,術中器械準備不足或不良,即患者接受手術的過程中,手術人員對術中需要用到的手術器械并未進行準確的核對,導致發生手術器械準備不足的情況,或者護理人員并未對準備的手術器械進行仔細檢查,難以保證器械的有效性[2];第二,物理化學損傷,即患者在手術的過程的當中需要接受物理化學治療,在手術人員操作不當的情況下,造成意外肢體損傷;第四,其他,主要為手術房間、臺次錯誤的情況,以及醫護人員未按照規定操作等情況。本次研究中,手術室護理風險當中,傷口感染為最主要風險因素,共8例;其次為術中器械準備不足或不良,共3例;物理化學損傷為2例;其他為2例。
3討論
手術室屬于醫院當中工作量比較大、任務比較繁重的工作場所,手術室的護士在工作期間,長期處于無規律、工作量大、緊張的工作氛圍中,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圖。與此同時,手術室護理工作極具有挑戰性,亦具有一定的職業傷害性。在手術室日常的護理工作當中,必須予以重視且對各項護理工作做到嚴格的防護。
3.1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分析
通過對手術室中的諸多護理風險因素詳細的分析總結,將能夠促使手術室醫護人員恰當的、針對性的制定預防管理措施。首先,在患者進出手術室前,醫護人員必須準確、認真地核對患者的詳細病例資料,患者的姓名、性別、
年齡、手術部位、手術方式、手術用藥等信息。為患者佩戴相關信息腕帶,避免出現接錯患者的事件。其次,對手術室護理風險分類研究,采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本次研究中,手術室護理風險主要切口感染,共8例;術中器械準備不足或不良,共3例;物理化學損傷,共2例;其他共2例。由此可見,本次研究中,切口感染主要風險因素。
3.2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預防措施
第一,強化手術室醫護人員的無菌意識。在此方而必須保證手術室醫護人員能夠嚴格的進行無菌操作,整個手術的過程中,均必須要保證手術器械的干燥,對相關器械要嚴格消毒與存放,連臺手術時要采用消毒隔離技術對手術室進行濕式的打掃,所有工作均由專人進行負責[3]。
第二,在手術器械準備方而,醫護人員必須要對術中所將要使用到的全部器械進行信息的核對,確定手術器械與實際的手術操作要求相符。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必須要對每一項手術器械的有效性進行檢查,保證其在手術的過程中能夠恰當的發揮其作用,避免因手術器械失效而發生延誤手術時間,甚至導致手術失敗的情況發生。
第三,加強手術室醫護人員的業務培訓。通過專業的培訓,使醫護人員專業技術能力與業務水平能夠得到不斷的提高,不僅能夠對新技術與新器械進行恰當的應用與操作,更能夠進行良好的手術配合。與此同時,醫院應加大對手術室醫護人員法律、法規的宣教力度,要求其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以及醫院的手術規則進行手術操作。
第四,對患者進行轉運時的護理。在對手術患者進行轉運時,必須保證交換車具有良好的工作狀態,運送的過程中對床擋進行及時的拉起,對患者手足、頭部做好恰當的保護。手術過程中按照手術需求恰當的擺放患者體位,盡量保證患者的舒適度,避免對患者神經、大血管等產生擠壓。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眾多,且比較復雜,臨床需要對手術室護理中的諸多風險因素進行密切的觀察與嚴格的防范,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避免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陶玲,郗婭.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v.16(50):174.
[2]王利玲.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3):461-462.
[3]張紅蓮,孟廣峰.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的分析與防范方式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2):33-34.
[4]詹水連,陳美紅.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201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