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并歸納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文挑選40例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患者,按照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例。對照組圍術期實行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結果:護理后,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在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經統計軟件檢驗展示出Plt;0.05的結局,兩組存在分析意義。結論:在腹股溝斜疝患兒圍術期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可顯著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術后住院時間,減少患兒家屬的經濟壓力,同時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兒預后。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護理;效果
腹股溝斜疝主要因先天性因素或腹壁抵抗力薄弱、腹壓升高且持續存在引起,多發于男性幼兒[1]。明顯癥狀為腹股溝區腫塊、鈍性疼痛等。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本文總結并歸納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挑選40例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患者,患兒挑選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且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且自愿參與研究。按照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例。兩組患兒均為男性,其中觀察組:左側4例,右側14例,雙側2例;年齡1~13歲,平均(7.25±0.58)歲;對照組:左側5例,右側14例,雙側1例;年齡1~12歲,平均(7.21±0.64)歲。樣本數據在年齡、部位等資料上分析,兩組表示出Pgt;0.05的結局,提示組間差異微弱,可比性強。
1.2 納入標準、排除標準
a)納入標準:①確診為腹股溝斜疝者[2];②簽署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者。
b)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者;②有藥物濫用史者;③軀體功能障礙者;④有嚴重的先天性疾病者。
1.3 方法
在護理方法上,對照組圍術期實行常規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等內容。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臨床護理路徑,包括①術前護理:入院時,為患兒家屬介紹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病房環境等內容;同時對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兒溝通,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②術中護理:術中嚴密觀察患兒各項指標的變化,注意對患兒的保暖,協助麻醉師予以麻醉,注意手術安全;③術后護理:術后加強營養給予,促進患兒的愈合,避免腹內高壓,避免劇烈運動,嚴密觀察患兒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及術后指標,手術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術后指標包括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9.0軟件分析結果,術中出血量等由(±s)展現,行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由%展現,行χ2檢驗,若體現為統計學Plt;0.05的最終檢驗定論,兩組存在分析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中出血量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術中出血量為(34.3±2.1)ml,遠少于對照組的(47.2±2.3)ml,組間數據經統計軟件檢驗展示出Plt;0.05的結局(t=7.6312,p=0.0000),兩組存在分析意義。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陰囊氣腫1例),遠低于對照組的35.0%(陰囊氣腫2例,尿潴留、感染各1例,血腫3例,),組間數據經統計軟件檢驗展示出Plt;0.05的結局(χ2=3.9063,p=0.0481),兩組存在分析意義。
2.3" 兩組住院時間及費用的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及費用分別為(4.7±1.3)d和(3320.4±2.1)元,均遠優于對照組的(7.1±1.2)d和(4391.6±2.3)元,組間數據經統計軟件檢驗展示出Plt;0.05的結局(t=4.5136,21.6236;p=0.0000,0.0000),兩組存在分析意義。
3 討論
腹股溝斜疝一般不能自愈,一旦出現疝嵌頓,即癥狀劇烈,若處理不及時,可出現疝內容物的絞窄壞死,臨床應早行手術,以免造成不良后果[3]。圍術期護理可減輕術后疼痛,縮短恢復時間,降低疝復發率。
此項試驗中,護理后,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在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表明在股溝斜疝患兒的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可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腹股溝斜疝患兒圍術期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可顯著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術后住院時間,減少患兒家屬的經濟壓力,同時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兒預后。
參考文獻:
[1]趙雪麗.綜合護理干預在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斜疝修補術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1):210.
[2]馬頌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現狀與進展[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3,10(1):3.
[3]鄭斌.腹腔鏡與傳統手術治療小兒嵌頓性腹股溝斜疝療效對比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7(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