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急危重癥救護專科護士的培養措施;方法 以我校2010級、2011級和2012級急危重癥救護??飘厴I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從大學三年級接受急危重癥救護培養,接受兩年急危重癥救護的理論學習與實習訓練;結果;急危重癥救護專業護士的主要課程、實習成績與畢業考試都不存在不合格現象,成績呈正態分布。結論 政府應當盡早規范化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的準入資格,還要積極促進院校急危重癥救護專科護士和在職護士的培訓緊密相連,保證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培養;措施
近些年來,現代急危重癥醫學與護理學科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醫護人員的服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亟待提高[1]。護理學科在持續發展和進步的同時??谱o士人員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和技術,還要具有優質的人文關懷和服務、良好的溝通,這是培養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2]。我校對護理學專業學生展開急危重癥救護專科護士的培養,成效較為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
以我校2010級、2011級和2012級急危重癥救護??飘厴I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從大學三年級接受急危重癥救護培養,接受兩年急危重癥救護的理論學習與實習訓練。
1.2方法
1.2.1制定培養方案。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與開設急危重癥救護課程的院校聯系,開會聽取任課教師及臨床護士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反復討論,最終確定急危重癥救護??迫瞬排囵B方案。此培養方案制定了培養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的目標,緊密聯系社會需求,在普通護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上,增加急危重癥救護課程與臨床實踐。培養目標為培養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所需的,具有創新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終身學習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護理相關理論知識和急危重癥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運用護理程序為危重患者、麻醉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并且能夠滿足ICU護理工作及急診室所需的專利護理人才。
1.2.2教學內容和學時安排。急危重癥救護課程是在護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上,根據急危重癥救護的崗位需求,以“夠用、必須”為原則,盡量減少學科重復交叉的現象,安排急危重癥救護的教學內容和課程。將急危重癥搶救技能和護理學作為主要課程,包括急危重癥救護崗位需要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如國際急危重癥救護發展、急診護理、院前急救、重癥監護、臨床常用救護技術、兒科與婦產科急重癥救護和常見系統急重癥救護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強化臨床技能訓練是對臨床中常見的急危重癥救護的技能進行綜合強化訓練,特別要注重培養??谱o士的急救意識、應變能力和團隊配合能力等,集中實習指的是讓專科護士進入急危重癥救護崗位,盡早體驗熟悉工作環境、職業素養、崗位要求和實際運用急危重癥救護的知識和技能,逐漸增加??谱o士對急危重癥病患給予分析判斷、病情觀察及快速準確實施搶救的能力。
1.2.3教學方法與形式。(1)理論教學。進行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兼職教師與專職教師的教學優勢,兼職教師密切聯系臨床。將臨床實踐融進日常教學點滴,選用床邊教學、案例討論的方式讓??谱o士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逐漸增強人文關懷、臨床思維和急救意識等專業素質;專職教師向??谱o士介紹國際急危重癥救護的發展前景,如先進的成果、技術及??谱o士的發展方向,開闊??谱o士的視野,增加其學習動力。(2)實踐教學。與實踐基地加強聯系,充分利用醫院的教學和醫療資源,展開實踐學習活動。在組織課程實踐教學時,可以采用模擬演示—醫院實習-模擬訓練的方式,讓??谱o士在實驗室熟悉技能操作流程之后,再到實習醫院練習相關操作在實際情況中具體的應用方式,最后回到學校展開技能訓練、模擬情景等教學活動,不斷強化基本功并體驗模擬不同角色,進而提高和鞏固專業素質;在進行集中實習時,可以采用跟班見習的方式,由帶隊老師簡單介紹急診科的護理特點及崗位安排等,讓專科護士跟隨選擇崗位的帶隊教師進行整天實習,對急危重癥救護等工作內容進行實際體驗,為畢業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3評價方法
1.3.1知識與能力審核情況:從護士的課程審核、實習審核和畢業審核三個方面體現。(1)課程審核。按照課程的內容與性質,考核??谱o士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2)實習審核。完成要求的急危重癥救護的科室實習時間,還要通過急危重癥救護的理論及技能的考試,才能認為通過實習。(3)畢業審核。完成實習任務之后,還要參加急危重癥救護的理論、實踐的審核,成績達到要求后才可畢業。
1.3.2就業情況調查:查閱學校近年來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初次就業率的數據,了解我校急危重癥救護人才的社會選用與認可程度。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驗(x±s)檢驗, 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知識與能力審核情況
急危重癥救護專業護士的主要課程、實習成績與畢業考試都不存在不合格現象,成績呈正態分布。
2.2畢業生就業情況
我校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的初次就業率均在90%以上,到2017年12月,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的畢業生大多已在醫院工作,其工作內容為急危重癥的救護。
3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變化,護理專業化的趨勢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護理學的關鍵組成成分就是急危重癥護理學,急危重癥的救護作用無法比擬。我國院校展開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的培養十分必要。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將崗位需求作為指向,建立并完善急危重癥救護崗位的管理培訓制度,增強重癥監護力度,加大對急救、急診等部門??迫藛T的培養[3]。中華護理學會與香港危重病學護士協會共同舉辦的課程班中對ICU護士進行了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的培訓,給ICU護士的資格認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國內ICU護士在院校中未曾接受過重癥護理的系統教育,因此存在在職護士培訓形式單一、時間短,單純注重技能和知識的強化而忽視培養其急危重癥的臨床思維能力等問題。目前我國培養急危重癥護理人員的主要高等教育方式是研究生教育,但是仍然無法滿足臨床護理的實際需要[4]。考慮到急危重癥救護的崗位對護士的專業技能及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因此對急危重癥救護的??谱o士進行特色培養能夠滿足我國對護理專業的要求和崗位的需求。
進行急危重癥救護專科護士的培養能夠提前為急危重癥救護的隊伍儲備人才。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接受急危重癥救護培養的??谱o士能夠較好的學習到急危重癥救護的理論知識,熟練操作各種急危重癥護理機器設備,并初步具有從事急危重癥救護工作的能力[5]。在畢業生求職期間可以發現用人單位特別青睞于急危重癥救護??迫藛T,大部分急危重癥救護專科護士表示在找工作時具有顯著優勢。每年有一部分護生攻讀研究生碩士,此外的護生有60%工作于三級醫院,其中半數以上的護生從事急危重癥救護工作及相關崗位。我們培養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主要從安排教學內容、設置課程內容、選拔任課教師和實施臨床實踐等方面展開,確保貼緊臨床崗位的實際需要,重視醫院與學校的合作,強調護士綜合素養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并把急危重癥的護理思想和意識融進日常教學,讓學生深刻意識到急危重癥救護的重要性與學科發展前景,給學生未來選擇和從事急危重癥救護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政府應當盡早規范化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的準入資格,還要積極促進院校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和在職護士的培訓緊密相連,保證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郭明賢, 高麗, 張桂紅. 急危重癥救護??谱o士的培養與展望[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6, 16(9):1115-1116.
[2]杜慧敏. 急危重癥專科護士人文素質構成及培養途徑研究[D]. 第三軍醫大學, 2016,15(9):655-666.
[3] 李麗微, 賈敏. 急危重癥??谱o士的培養方案及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8(4):34-35.
[4]孟利敏, 丁梅, 溫艷萍. 本科急危重癥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護理學雜志, 2016, 31(12):87-89.
[5]薛梅, 陳榮秀, 孟寶珍,等. 我國急危重癥護士培訓的研究進展與對策[J]. 中華護理教育, 2017, 9(10):46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