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探討急診護理流程應用于臨床急救效率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間,我院接收的8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急救資料,88例患者平均分為急診護理流程護理的觀察組和常規護理流程護理的對照組,各44例,觀察兩組護理過程的急救效率。結果 觀察組各指標均存在優勢,Plt;0.05。結論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急救,采取急癥護理流程能顯著降低患者腦梗死復發的情況,有效減少了會診以及總搶救時間,臨床效果良好。
關鍵詞:急診護理流程;急性腦梗死;急救效率;影響
近年來,臨床上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該類型疾病的患者,腦神經部分功能出現障礙,導致大腦無法正常“工作”,導致死亡率傷殘率非常高。醫學研究表明,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最佳治療方式是溶栓治療[1],但這非常依賴及時治療,越早對患者進行急救措施,患者死亡率就低一點,存活率就多高一點,預后效果就更好。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接收的8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急救資料,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探討急診護理流程應用于臨床急救效率的影響,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間,我院接收的8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將88例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44例患者的觀察組中男、女各28例和16例,患者最小年齡為52歲,最大年齡為78歲,平均年齡為(56.3±4.1)歲;對照組中,男、女各位26例和18例,患者最小年齡為51歲,最大年齡為77歲,平均年齡為(57.8±4.8)歲。經CT影相學檢測及病理對比確診88例患者均為急性腦梗死疾病。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納入標準:患者都通過診斷確診為急性腦梗死疾病;患者或患者家屬都已經填寫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者存在有惡性腫瘤;患者存在有精神疾病或癡呆癥;患者不配合研究。
1.2 方法
兩組患者臨床上都給與溶栓進行治療。臨床上對于兩組患者的急救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實施的是常規急救護理措施。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具體的護理流程如下: ①成立專門的急救護理小組:急救護理小組主要負責急救過程中的相關事宜,設置一名護士長,負責協調工作,下屬設有轉移人員、主治醫生、營養師、護士以及后勤人員,確保急救時按照流程快速進行; ②嚴格按照急救流程進行急救:急救流程是綜合考慮了多項因素制定的,在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前提下,盡量減少患者預檢、評估以及轉移等時間,爭取有效的治療時間; 在轉移患者到搶救室的過程中需要構建靜脈通路,并對患者實施心電監護,對患者開展輸氧治療,此外還需要對患者血樣進行有效的采集,從而能夠對患者的常規、生化與凝血功能得到有效的檢查[2],護理人員在過程中安慰患者家屬,避免因患者家屬情緒激動而出現異常狀況。③安排專門急救前臺人員:急救前臺人員主要工作是接聽急救電話,并根據情況及時準備好急救各項準備,包括床位、檢查單、急救藥品以及工具等,可給予患者開啟“綠色通道”,使患者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急診室接受治療[3];④熟悉急救流程以及操作技巧:患者進入急診室后,患者的急救措施比較復雜,醫護人員要完全熟悉救治流程,快速完成吸氧、血壓監測以及多項生命體征檢查,對于急性腦血栓患者,要盡量快速建立靜脈通道,給與溶栓治療;⑤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實施溶栓治療時,易發生其他不良情況,造成生命危險,對此要安排專門的護士對患者定期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發現不良情況,立即上報主治醫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 ⑥按照患者的身體情況,為患者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征基本上保持平穩且腦梗死癥狀也相對穩定的48h后,護理人員可為患者構建康復訓練計劃,對患者實施早期的護理干預,運用有關康復鍛煉,以此使得患者各項機能得到良好恢復。⑦實施基礎訓練與運動護理。等到患者的生命體征恢復正常且神經功能不再繼續發展的2d后能夠實施有效的基礎功能恢復訓練。護理人員在準備開始訓練前,先告知患者詳細的恢復鍛煉的知識,以此使得患者能夠良好掌握基礎恢復訓練的內容與重要性[4],使得患者對基礎恢復鍛煉的依從性提高。剛開始時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完成特定部位的恢復訓練,并逐漸教導患者獨立完成特定部位的恢復訓練,若患者不可以下床活動,則能夠按照護理手冊來指導患者在床上實施一些被動運動,同時慢慢鍛煉患者自主坐起,等到患者恢復其肌力之后,再告訴患者進行自主運動的方法。指導患者能夠先從上肢運動開始訓練,比如說指導患者進行基礎的穿衣服動作、逐漸做到扶床站立與慢走等,最后再幫助患者實施走路鍛煉,幫助患者逐漸做到能夠自己行走,從而實施其他高階恢復鍛煉。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病情實施有效的監測,等到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之后,能夠指導患者進行吞咽與咀嚼的有關訓練。同時指導患者如何進行簡單的單音節發音,選擇想對的字句讓患者進行多次鍛煉,充分借助口型示范法來對患者的發音方法實施正確的教導,然后能夠慢慢過渡到語言溝通訓練,能夠運用提問的方法,使得患者能夠借助比較簡短的字詞來回答護理人員提出的問題,慢慢更換為長句回答問題。在患者訓練時,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的鼓勵患者,使得患者對恢復訓練充滿信心。⑧對患者實施生理護理。護理人員針對偏癱與全癱的患者,需要密切關注患者行動與感覺的功能,適當增強對患者的皮膚護理,對患者皮膚血運與受壓情況進行有效的觀察,幫助患者進行多次翻身動作,勤于更換患者的體位,需要注意不可擦傷患者皮膚,定期按摩患者的受壓部位,在患者的各個關節處墊上棉墊避免關節受壓,在緊急發病的24h內需要禁止患者進行一切活動,避免傷到患者頭部,同時都要加強并發癥的預防護理,對患者的深靜脈血栓情況進行有效的定期監測。⑨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相對來說,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比較危急,且大多數患者會合并有功能障礙的出現,所以大多數患者存在恐懼與焦慮等負面情緒[5],導致治療效果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恢復。所以護理人員需要適當增強與患者的溝通,并積極告訴患者腦梗死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以及治療意義等,避免患者因不了解疾病而出現不良情緒,同時還能夠將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告訴患者,使得患者能夠重新樹立信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腦梗死患者在急救護理過程中的護理效果,護理效果主要依據患者是否出現腦梗死復、分診以及急救所需時間,復發率越少,所需會診以及急救時間越少,則臨床效果越好。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度可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與滿意的所占百分比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納入醫學統計軟件SPSS 15.0進行統計分析,用 %代表計數數據,并用x2檢測;計量數據以()表示,t檢測,若取得數值Plt;0.05,則表明數據間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
觀察組有5例患者出現腦梗死復發,復發率為11.4%,對照組有11例患者出現腦梗死復發,復發率為25.0%,t=5.332,p=0.002,觀察組出現腦梗死復發率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會診時間以及總搶救時間分別為(0.67±0.15)min和(3.33±0.42)min,比對照組的分診時間(2.78±0.66)min和總搶救時間(5.86±0.77)min明顯少, P=0.001,0.001,t=12.021,13.077。
2.2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5.45%(42/44),組內非常滿意率為45.45%(20/44),滿意率為50.00%(22/44),不滿意率為4.55%(2/44);對照組為84.09%(37/44),組內非常滿意率為38.64%(17/44),滿意率為45.45%(20/44),不滿意率為15.91%(7/44)。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x2=10.321,p=0.002。
3討論
近年來,臨床上的腦梗死疾病患者逐年增加,這種神經科疾病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患者顱腦中部分腦血管出現堵塞,導致血液不通,大腦區域供血不足,導致大腦部分功能失效,引起腦梗死[6]。該疾病患者臨床治療護理過程中有較高的死亡率,即使通過治療存活下來,也有很大可能變成失能/半失能。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救治時間有很大關系,距離發病時間越短得到治療,效果越好。所以,臨床上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急救,必須為患者爭取有效的急救時間。常規的急診護理措施會在診斷與檢查過程中浪費大量時間,使得患者不可以在最佳搶救時機得到治療,容易導致患者病情的加重,最終造成嚴重的后果。急診護理流程與常規護理相比,將急診護理流程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急救中,對護理流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護理人員能夠明確自己在急救當中的職責,在對患者開展護理的時候保持清晰的思路,做到護理的有條不紊,有效避免發生手忙腳亂與耽誤搶救的情況,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時間,減短了分診時間,以最快的時間接受溶栓治療,臨床效果良好。
根據以上所述,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急救,采取急癥護理流程能顯著降低患者腦梗死復發的情況,有效減少了會診以及總搶救時間,使得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與護理滿意度都得到顯著的提高,臨床效果良好。因此急診護理流程干預能夠在臨床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徐楊娟. 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響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56(32):34.
[2]呂曉.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13):237-238.
[3]馮晶.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01):189-190.
[4]臧小華.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4):105.
[5]施錦花.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相關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2):235+237.
[6]高艷,范蘭舸.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實施急診護理流程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1):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