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顧我們周圍,隨著人們需求的增加,各類一次性醫療用品以及無菌物品在醫院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甚至一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發展局勢。受到這一現象的直接影響,此類物品的消毒與管理不僅成為醫院管理過程中的一大重點,同樣也成為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開展工作的一大難點。因此,本文當中,我將立足實際,對消毒供應室中護理工作開展的重點與難點展開分析。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風險管理;質量監測;前瞻性護理
毋庸置疑,消毒供應室是醫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用來存儲無菌器械,防止感染發生,保障患者和醫護人員健康的重要部門。如今,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傳染病源的日益增多,以及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不斷加深,都給我國醫療機構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相關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考驗。尤其是近幾年來,為了滿足微創技術的發展需求,越來越多實力雄厚的醫療機構撥出大量資金引進了形式多樣的高科技醫療設備,而這些“高精尖”設備的保養與維護工作,同樣成為供應室護理人員的工作重心之一。
一、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難點分析
1、資金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全
近年來,為了滿足患者日益遞增的就醫需求,醫療機構不惜投入巨資聘請醫學人才,開展醫學研究,卻忽視了消毒滅菌這項在醫學領域中最基本的項目。由于資金不足,因此該部門的設備更新較慢,人員配備不足,很難滿足整個醫療機構醫療器械的消毒需求,給醫療安全帶來了較大隱患[1]。
與此同時,因為重視程度較低,使得該部門很少具備像其他部門和科室那樣完善的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所依據的行為準則大都來自于護士長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并沒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理論,而且其中很多內容的準確性和可應用性還有待考量,因此難免會對相關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阻力。
2、缺乏完善的培訓體系和風險管理意識
工作中,消毒供應室的護理人員需要承擔起各類手術設備以及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以及存儲等多項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不僅要求該部門相關護理人員快速,高效的完成繁重的消毒工作,而且需要他們迅速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通過學習和實踐第一時間掌握最新器械的消毒處理流程,以便確保這些器械時時處于無菌狀態,為醫療人員救治工作的開展提供基本保障。然而,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和工作壓力背后,卻隱藏著一個仍不完善的培訓體系,由于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培訓規劃,致使護理人員很難準確的把握所有醫療器械的消毒技巧,使得本就繁重的工作更是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風險管理意識的薄弱,同樣是供應室護理人員現存的一大難題。毋庸置疑,手術中所有涉及的醫療器械必須保證處于嚴格的無菌狀態,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患者感染,保障手術成功。但當前仍有很多護理人員對于此類醫療器具的消毒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由于配套設備不全,或是單純害怕麻煩,他們會將這些手術器具與其他醫療用具一起處理,而一旦處理不慎,這些器具上殘存的體液以及其他器具上殘存的各類病菌便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2]。當然,除了醫療器具之外,這種風險同樣存在于護理人員之間,由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直接接觸這些帶有病菌和患者血液的醫療用具,所以一旦疏忽大意,或是出現違規操作,就極有可能威脅到醫護人員的身體安全。
二、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改善重點
1、強化“風險意識”,做好“事前控制”
對于消毒供應室而言,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宗旨,因此,我們應當進一步規范相關器械的陳設,完善管理體系,規范操作流程,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機制和人員考核標準,改變過去事后處理的消極方式,主動出擊,將“事前控制”做好,真正做到為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切身安全保駕護航。
2、引入“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
對于“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而言,由自律,規范、整頓、組織以及清潔組成的“ 五常法”無疑是其開展管理工作的中心思想[3]。唯有將責任到人,真正做到科學化、人文化管理,促使每一名護理人員都能自覺,主動的規范工作流程,避免一切失誤,才能充分發揮這一科室最大的價值。
3、立足實踐,加強細節護理
在消毒供應室中,集合了來自傳染科,手術科以及普通科室的各種醫療用品,這些物品經工作人員統一消毒處理之后,會被重新發派到病房當中,供醫護人員進行臨床治療。如果這整個消毒環節當中,任何的一個環節出現紕漏,使得操作不達標,都將會給其他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很大隱患,嚴重的甚至可能引發交叉感染,危及生命。因此,對于這一特殊科室而言,加強細節護理至關重要[4]。
當然,供應室細節護理與臨床護理中最大的區別在,后者護理的對象是患者,而前者護理的對象則是物品。為了切實做好醫療物品的細節護理,我們應當立足實際,制定一套完善的操作方法和嚴格的檢驗標準,而且要將這種監督檢驗滲透到消毒工作的每一環節于當中,只有層層把關,嚴格確定上一個環節檢驗合格后,才能繼續開展第二項環節。實踐證明,唯有嚴謹規范,環環緊扣,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這些物品均達到完全的滅菌狀態。
4、完善護理人員培訓體系
在護理人員培訓的開展方面,我們可以選擇以老帶新,專家講座,亦或設備工程師現場演示等方式展開培訓。首先,面對新員工,老員工們可以親身示范,一對一的教授給他們滅菌原理和范疇等相關知識以及物品清洗與包裝過程中的諸多注意事項。其次,對于新引入的醫療設備,醫院可以聘請專家講座,亦或要求儀器設備工程師進行現場講解等方式,幫相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了解這些設備的清洗與維護重點,以便他們準確,高效的開展工作[5]。最后,培訓之余,護士長和相關管理人員還應當對工作人員不定期考核,直至確認所有人均能正確完成設備清洗維護為止。
參考文獻:
[1]趙鳳飛.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管理中的難點和改善策略.衛生經營管理.
[2]陳愛莉;邱俊玲.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發展現狀及發展措施.中西醫結合護理( 中英文).2017年第3卷第8期.
[3]范文玲;謝麗錦;陳曉芝.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中的運用.中國實用 醫藥.2013年12月第8卷第34期.
[4]莫惠香.細節管理在醫院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7):2408-2410.
[5]管仙娥.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實施綜合管理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6):5136-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