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鼻空腸營養管在俯臥位患者中的應用以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需要俯臥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利用隨機實驗的方法將本次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有患者25例,實驗組有患者25例。針對對照組的25例患者給予鼻胃營養管支持,針對實驗組的25例患者給予鼻空腸營養管支持。觀察并收集兩組患者對不同營養管支持方式的發生營養耐受的程度、營養指標以及出現的并發癥。結果 置管后,25例對照組患者總體發生營養耐受以及營養耐受的發生程度高于實驗組的2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的營養指標低于實驗組患者,對照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概率高于實驗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對俯臥位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對比給予患者鼻胃營養管支持,應用鼻空腸營養管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營養指標,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可以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鼻空腸營養管;俯臥位患者;護理
在臨床中,針對俯臥位患者給予必要的營養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機體的營養指標。針對不同的臨床營養支持方式,我院根據近年來患者的反饋以及俯臥位患者在臨床護理過程中的機體恢復情況,結合多年來的臨床護理和治療經驗,認為鼻空腸營養管支持方式應該作為現階段俯臥位患者臨床營養支持的首選。因此,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選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需要俯臥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分別給予鼻空腸營養管以及鼻胃營養管兩種不同的營養支持方式,并分析其應用以及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需要俯臥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利用隨機實驗的方法將本次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有患者25例,實驗組有患者25例。此68例患者及其家屬均已了解本次研究的過程與目的,并簽署了之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對照組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51.6±10.8)歲。實驗組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50.6±10.8)歲。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P>0.05,未出現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給予鼻胃營養管支持,針對實驗組患者給予鼻空腸營養管支持。觀察并收集兩組患者對不同營養管支持方式的發生營養耐受的程度、營養指標以及出現的并發癥。
1.2.1針對對照組患者給予鼻胃營養管支持:
將胃管由患者鼻腔插入,經由患者咽部以及食管,最后到達患者胃部,在此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出現損傷患者黏膜以及聲帶。對貼于患者鼻尖部位的脫敏膠布,應該注意每天至少更換一次。
1.2.2針對實驗組患者給予鼻空腸營養管支持:
配合X線以及胃鏡,將空腸管導入患者胃部,在此過程中,應關注患者一旦出現嘔吐的情況,應及時進行處理,避免患者出現誤吸。針對貼于患者鼻孔下方的脫敏膠布,應該注意每天至少檢查和更換一次。
1.3觀察指標
比較對照組以及實驗組患者產生惡心、嘔吐、腹瀉、反流以及胃排空延遲等營養耐受的情況,并對比置管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以及血清總蛋白水平等營養指標。將兩組患者出現的并發癥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比例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通過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營養耐受的發生情況
通過將兩組共50例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反流以及胃排空延遲等營養耐受情況進行對比,被給予鼻空腸營養管支持的實驗組患者出現營養耐受的情況,要明顯低于被給予鼻胃營養管支持的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比較兩組患者置管前后的營養指標
對比置管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以及血清總蛋白水平等營養指標,置管后,被給予鼻空腸營養管支持的34例實驗組患者的營養指標,要明顯優于被給予鼻胃營養管支持的25例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比較兩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
通過比較兩組共50例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針對俯臥位患者的臨床護理,要尤其關注患者的胃腸器官以及消化系統。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很多俯臥位患者會出現營養指標不達標的情況,不利于患者的康復。鼻空腸營養管支持和鼻胃營養管支持,是在俯臥位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常見的兩種腸內營養管支持方式。
通過在本次研究中對我院50例俯臥位患者的營養耐受情況、營養指標情況、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等進行對比,被給予鼻空腸營養管支持的25例實驗組患者,整體的營養耐受情況、營養指標上升情況、出現并發癥的情況,都優于被給予鼻胃營養管支持的25例對照組患者。
在俯臥位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很多患者在被給予營養支持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反流以及胃排空延遲等情況,導致患者對營養支持發生出現明顯的抵觸情緒。鼻空腸營養管支持方式,將營養物質直接輸送至俯臥位患者的腸道,能夠有效降低對胃部器官的刺激程度,并且直接輸送至腸道的營養物質,更加易于被患者腸道黏膜所吸收,對患者的胃腸道基本功能以及結構的損壞程度極小,有利于保持患者胃部器官以及消化系統菌群的穩定性。同時,對營養物質吸收程度較高,有利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以及血清總蛋白水平等營養指標恢復至較為良好的狀態,有助于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給予俯臥位患者鼻空腸營養管支持,相對于鼻胃營養管支持方式,對患者出現營養耐受、營養指標等具有更加優越的護理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營養的吸收以及舒適程度,值得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叡.ICU患者鼻胃管和鼻空腔管飼營養方式效果的比較[J].醫療裝備,2017(22):19-20.
[2]全華斌,彭俠彪,阮魏山.經胃鏡放置鼻空腸營養管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3):32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