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交接班檢查表對提高危重患者護理交接班質量的運用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并實施治療的危重患者70例,按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n=35)與對比組(n=35),住院期間護理人員交接班時分別采用交接班檢查表及常規交接班方式。比較分析兩組交接班質量情況。結果 經組間比較顯示研究組交接班時間顯著短于對比組(P<0.05);且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亦顯著低于對比組(P<0.05)。結論 在危重患者護理交接班時應用交接班檢查表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縮短交接班時間,降低護理風險時間發生幾率,故可廣泛運用于臨床中。
關鍵詞:交接班檢查表;危重患者;護理交接班質量
危重癥患者臨床護理工作需遵循連續性原則,故在護理人員交接班時應實現無縫隙連接,要求護理人員準確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療情況,有效維護患者生命安全[1]。同時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避免發生醫療事件。就以往情況可知,護理人員交接班過程中常出現交接內容簡單、交接重點不突出等缺點,對交接工作連續性造成不利影響。故本研究主要探討分析交接班檢查表對提高危重患者護理交接班質量的運用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并實施治療的危重患者70例,按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n=35)與對比組(n=35),研究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18-79歲,平均年齡(48.50±30.50)歲;對比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19-79歲,平均年齡(49.50±30.50)歲;在統計學中對兩組患者年齡等基線資料予以比較分析顯示并無明顯差異(P>0.05),可作臨床比較分析。
1.2方法
對比組實施常規交接班方式,研究組交接班時采用交接班檢查表,主要方式如下。(1)交接班檢查表設置:該表格設置應由專業醫師及護理人員設計,依照科室主要護理內容及護理特點制定出綜合性護理交接班檢查表。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具體身份、呼吸循環情況、生命體征、治療情況及輔助治療情況、護理情況等。(2)交接班檢查表內容:患者身份情況主要含括:姓名、性別、年齡、病理、病史及過敏情況等;身體體征主要含括:心率、徐東亞、心律、飲食情況、意識情況、排便情況等;而呼吸循環主要包括患者血氣分析、輸液通路及機械通氣等內容;管道護理主要含括患者引流管、胃管、尿管等護理情況;治療情況以患者用藥(外用藥、內用藥)、血制藥、特殊藥、吸入治療藥物等;輔助治療以血常規、電解質、皮膚治療等為主[2]。將護理人員交接班需要確定及核對的內容進行制表,并有序排列,依照早、中、晚三個班次予以排列,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應對自身上班時間所執行的操作進行和前明確定,并由接班護理人員確定后即可完成交接。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交接班質量情況。交接班質量情況主要評價標準:交接班時間及護理風險發生幾率。
1.4統計學方法
在SPSS21.0統計軟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數據,(x2)(%)分別表示計數資料,(t)(x±s)分別表示計量資料,(P<0.05)則表示為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交接班質量情況比較
研究組(n=35),交接班時間(2.87±0.76)min、護理風險發生幾率0/35(0.00%);對比組(n=35),交接班時間(5.97±1.16)min、護理風險發生幾率5/35(14.28%);(t=13.225,P=0.000;x2=5.385,P=0.020),經組間比較顯示研究組交接班時間顯著短于對比組(P<0.05);且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亦顯著低于對比組(P<0.05),具有統計學比較價值。
3討論
現階段,在重癥患者護理交接班時均采用常規交接班方式,該交接方式沒有明顯限制,也無明確要求,導致部分護理人員在交接過程中經對自己工作期間所執行操作予以簡單記錄,甚至存在部分口頭交接等情況[3]。最終使得接班護理人員不能有效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療情況。本研究所應用交接班檢查表可很好彌補上述所存問題。該表格可對護理操作項目、護理內容予以有序羅列,并由相關人員專職記錄,依照工作內容在對應項目中打鉤,此種方式可直接反應護理情況,可在最大程度上縮短交接班時間,可同時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同時交接班檢查表中可對患者用藥情況、呼吸情況、用藥情況及管道護理情況予以詳細記錄,護理人員可依照表格內容了解患者治療情況及治療進度,同時明確護理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在后續護理工作中做好防護措施,避免發生護理風險事件及不良醫療事件。本研究中研究組在交接班護理時使用交接班檢查表相較于對比組實施常規交接班方式而言更具優勢,且最終關于交接班時間及護理風險發生幾率數據對比均具有統計學比較價值。
綜上所述,將交接班檢查表應用于高危重癥患者中可有效提高交接班質量,保障患者治療安全,因此可廣泛運用于臨床中。
參考文獻:
[1]任雪飛. 運用品管圈提高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交接班的完整率[J].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2):255-256.
[2]宋嘉琳, 朱洪英, 朱鳳祥. 規范培訓提高骨科護士床邊交接班質量的效果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 2018, 15(6): 118-119.
[3]彭霞林.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護理交接班規范性中應用效果研究[J]. 醫藥前沿, 2016, 6(2):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