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服色文化與君臣權斗

2019-04-29 09:08:30吳方浪
古代文明 2019年2期

提 要:秦始皇統一六國,服色“上黑”;漢王劉邦王巴蜀、漢中,色“上赤”,最早至高祖五年襲秦德“色上黑”。文帝前元十四年改為“外黑內赤”,這不僅是秦、楚集團調和的產物,更蘊含新興皇權與秦、楚集團的博弈;至武帝定服色“上黃”,漢代服色基本定讞,皇權成為國家權力的最高主宰。漢初服色改易過程雖然隱含著秦、楚集團博弈與調和,但更多體現的則是新興皇權與舊有權貴間的權力爭奪;服色的變化與選擇旨在建立強大皇權和維護皇權正統性,服色改易的過程同時也是臣權衰退、皇權強化的過程。

關鍵詞:漢初;“外黑內赤”;服色改易;君臣權斗

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19.02.008

中國古代,王者受命必改正朔易服色,故《喪服大傳》曰:“王始起,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也。”夏以建寅為正,服色、犧牲、徽號、器械皆尚黑;殷以建丑為正,尚白;周以建子為正,尚赤。1秦統一六國后,“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2秦制“上黑”已為定讞,不再贅述。在學界引起較大爭論的,莫過于漢初服色。從文獻記載上看,漢初服色經歷了由“上赤”到“上黑”到“外黑內赤”再到“上赤”的轉變過程。尤引研究者關注的是漢王服色“上赤”與文帝“外黑內赤”事件。如顧頡剛先生認為,漢代初期并沒有遵循火德“上赤”;3錢穆則堅持漢初存在服色“上赤”的階段,4楊向奎、楊權亦贊同錢說。5其后,學界關于漢初服色“上赤”是否存在的爭論大體不出二者范疇。《史記·封禪書》云:“漢興,高祖之微時嘗殺大蛇……遂以十月至灞上,與諸侯平咸陽,立為漢王。因以十月為年首,而色上赤。”1漢王劉邦曾經施行過“色上赤”毋庸置疑。2高祖五年至高祖九年(前202年-前198年)間始遵秦“水德”,改服色“上黑”。

文帝服色“外黑內赤”是漢初服色改易的一種特殊現象,既無法用先秦以來的“五德終始說”去解釋,亦難迎合董仲舒“三統論”的推演。服色“外黑內赤”是文帝時丞相張蒼罷黜魯人公孫臣“色上黃”建議后提出的一種新服色改易方案。對此,服虔釋曰:“十月陰氣在外,故外黑;陽氣尚伏在地,故內赤。”3安子毓則將之與鄭玄注所言“玄衣臔裳”聯系在一起,認為“外黑內赤”與“玄衣臔裳”同義,乃先秦冕服制度遺留。4“玄”,黑色。《說文解字》云:“黑而有赤色者為玄”;5“臔”,《說文解字》釋為“淺絳”,即淺紅色。6故漢文獻亦經常將“玄衣臔裳”述之為“玄衣朱裳”。7“玄”、“臔”分別對應“黑”、“赤”,從顏色上似迎合了安先生之論。但從字義本身去解釋,則會發現與史實相悖。古代服飾分上下兩部分,上曰衣,下曰裳,“玄衣臔裳”指的是黑色的上衣和紅色的下裳,均屬穿著于外面的衣服,只是上下顏色不同而已,似乎與“外黑內赤”并無相干,以“玄衣臔裳”對應“外黑內赤”難以釋通。陳鵬則從漢初秦、楚兩大集團政治博弈這一視角,認為文帝服色“外黑內赤”是秦、楚兩大集團權力斗爭調和的產物,頗有新意,然亦有許多可商榷之處。8陳文論據引用史料大多為高祖時事,以高祖時事論文帝朝政,稍嫌不妥。實際上,時至文帝入繼皇統,秦、楚集團博弈固然存在,但相較新興皇權(文帝集團)與舊有功臣集團(秦、楚)間的權力爭斗而言,則遜色許多。文帝服色“外黑內赤”更多體現的是漢中前期以文帝為首的新興皇權與秦、楚舊勢力集團之間的博弈,其中也暗涵著新興皇權階層內部的矛盾與不成熟。

有鑒于此,本文以君臣權力斗爭中的君主集權為視角,梳理漢初服色改易過程,考察漢王“尚赤”存續時間與文帝服色“外黑內赤”形成原因與影響,進而挖掘漢初服色改易背后蘊含的深層含意。

一、漢王“尚赤”與高祖“尚黑”

高祖劉邦在歷經“漢王”到“漢帝”這一身份轉變的同時,漢初服色也經歷了由“尚赤”到“尚黑”的改易過程。高祖元年(前206年)二月,項羽自立西楚霸王,封沛公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成為漢王后,以十月為歲首,色“上赤”。9《史記·封禪書》載:“高祖初起,禱豐枌榆社。徇沛,為沛公,則祠蚩尤,釁鼓旗。遂以十月至灞上,與諸侯平咸陽,立為漢王。因以十月為年首,而色上赤。”10查《漢書·高祖紀》,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在高祖元年二月,同年四月遣就國。因此,高祖元年(前206年)四月,劉邦為漢王后,服色“上赤”,當無疑義。對漢王緣何“色上赤”,學界頗有爭議。王葆玹視之為五德相勝說,11湯其領認為是漢赤統代替秦白統,12錢穆、楊向奎等則主張漢王“色上赤”受“五色帝說”影響。13陳鵬亦贊同“五色帝說”,同時認為劉邦“色上赤”與楚俗“尚赤”有很大關系。1可從。劉邦自小生活在楚地,受楚俗影響較大,如“祠蚩尤,釁鼓旗”均屬楚地習俗,漢初各項制度多依楚制與此應有較大關系。2除此,最初輔佐劉邦統一天下的也大部分為楚人,如蕭何、曹參、王陵、周勃等皆屬楚。且劉邦為漢王,依附的亦尚是西楚霸王項羽,因此,漢王遵楚習俗服色“上赤”是必然的選擇。

其后,高祖“自以為獲水德之瑞”,“襲秦正朔服色”,色“上黑”。3高祖色“上黑”的時間,顧頡剛認為在高祖二年(前205年)立北畤祀黑帝之時,4陳鵬亦定在高祖二年(前205年)。5然二前賢之論斷似與史實不符。安子毓則認為發生在高祖七年(前200年)用叔孫通制禮儀時,6亦無確證。從史籍記載推斷,高祖“尚黑如故”應發生在高祖五年至高祖九年(前202年-前198年)間。考證如下:

兩漢文獻關于高祖由“上赤”改為“尚黑”的記載有兩處:

漢興,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歷及張蒼等,咸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7

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弗革。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吹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令。8

聯系上下兩條史料可知,張蒼為計相緒正律歷時,“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始“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故,高祖從秦“水德”,“尚黑如故”當發生在張蒼為計相時。考《漢書·張蒼傳》:“燕王臧荼反,蒼以代相從攻荼有功,封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戶。遷為計相,一月,更以列侯為主計四歲……黥布反,漢立皇子長為淮南王,而蒼相之。”9明顯,蒼遷為計相發生在“以代相從攻荼有功,封為北平侯”之后。又《漢書·高祖紀》載高祖五年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將征之。九月,虜荼。詔諸侯王視有功者立以為燕王。”10據此知,燕王臧荼反、高祖虜荼,“詔諸侯王視有功”一事出現在高祖五年(前202年)九月。顯然,代相張蒼“從攻荼有功,封為北平侯”亦當在高祖五年(前202年)九月“詔諸侯王視有功”加以封賞之時,此后才被遷為計相,“為主計四歲”。故此,張蒼為計相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的時間可限制在高祖五年至高祖九年(前202年-前198年,即張蒼為計任期內)之間。從目前可查考的實朔干支,亦能佐證這一點。11此時高祖正值初即位,“天下初定”之時,正好與《史記·歷書》所謂“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的記載相符合。12

綜上,漢王服色“上赤”起始于高祖(漢王)元年(前206年),至少持續5年。高祖五年至高祖九年(前202年-前198年)間始遵秦“水德”,改服色“尚黑”。

關于高祖改服色“尚黑”,陳鵬認為“漢承秦水德,是在漢承秦制和用秦之人背景下,出于漢初制度草創和聯合秦人的雙重需要。”13這無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還有另外兩點陳文并未提及:一是高祖意在向世人昭示其皇位的正統性。14眾所周知,王朝的正統或者說皇位的合法性,對人心向背,維系天下穩定具有起足輕重的作用。如光武中興時,“絳衣大冠”,百姓皆復見“漢官威儀”,由是“識者皆屬心焉”。1王朝或皇位的正統性對統治者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高祖才需要“獲水德之瑞”色“尚黑”,以表明其皇位是繼承秦正統。二是便于施行。秦自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直到高祖元年(前206年)滅秦,已對華夏實行了16年的有效統治,且法律嚴酷,各項規章、制度均已深入人心,并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習慣。如高祖定天下后,“自天子稱號下至佐僚及宮室官名,少所變改。”2“少所變改”的重要原因就是“習以為慣”,習慣的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易改變。王莽篡位失敗,很大的原因就是政令改易頻繁,“百姓多不從”。3高祖起自里巷,自然很明白這一點,且較高祖為漢王時,統治區域中秦故地面積多有擴大,值此天下初定,萬民新附,高祖“自以為獲水德之瑞”色“尚黑如故”合乎時宜。此時權臣蕭何、陳平等雖大部分為楚人,但均為有識之士,自然很明白這一點,故在張蒼提出“尚黑如故”之時,并不反對。

二、權力再分配與調和:文帝服色“外黑內赤”

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2年),魯人公孫臣上書“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張蒼以“漢乃水德之始”罷之,改服色“外黑內赤”。《史記·封禪書》曰:

魯人公孫臣上書曰:“始秦得水德,今漢受之,推終始傳,則漢當土德,土德之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是時丞相張蒼好律歷,以為漢乃水德之始,故河決金堤,其符也。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內赤,與德相應。如公孫臣言,非也。罷之。4

早在此前,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賈誼就曾提出“改正朔,易服色”,后遭貶抑。5之后,才是公孫臣倡導“色上黃”。關于丞相張蒼罷“色上黃”的原因,太史公曰:“張蒼文學律歷,為漢名相,而絀賈生、公孫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顓頊歷》,何哉?周昌,木彊人也。任敖以舊德用。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矣,然無術學,殆與蕭、曹、陳平異矣。”6從太史公的評論能明顯感覺到,張蒼黜賈誼、公孫臣“言正朔服色事”,很大原因是賈生、公孫臣有“術學”,不想被取而代之。7

對于張蒼倡導“外黑內赤”,陳鵬認為“這是秦、楚文化調和的產物,同時也暗涵著秦人集團與楚人集團間的博弈。”8筆者贊同陳鵬“秦、楚調和的產物”說,但同時陳文認為“暗涵著秦、楚集團的博弈”稍顯牽強。為了證明秦、楚集團間存在博弈,陳文舉有一例:

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車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漢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灌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于滎陽東,大破之。9

查對《史記》、《漢書》及《資治通鑒》,上述事件發生在高祖二年(前205年)。此時,統治政權內秦、楚兩大集團之間存在政治博弈,這是必然的,也是事實。但是,前文已指出,張蒼“外黑內赤”說的提出發生在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2年),距高祖二年(前205年)已過去43年,政局早已發生很大變化,再以漢王時事論證文帝朝局似有不妥。事實上,至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2年),秦、楚集團間的博弈早已非常微弱,代之而起的則是新興皇權與秦、楚兩大集團的對抗。張蒼“外黑內赤”說正是在此背景下孕育而出。

眾所周知,自秦始皇“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建立皇帝制度以來,維護皇權穩固、皇帝專制與皇權強化一直以來都成為歷代帝王進行制度設計與權力改造的核心目的。無論是以皇權為中心的官僚制度,還是以國家政權為中心的郡縣體制,其本質都是在加強和維護皇權,確保皇權的至高無上。1封建法律制度與政治體制的確立,目的也是確保皇權對社會的全方位控制,強化帝王的絕對權力。2雖然各項法律、制度與經濟體制的建立都在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但在權力實際運作過程中,卻會存在某些偏離。在皇帝年幼、嗣子空缺或諸侯勢力坐大等特殊情況出現時,皇權極易受到其他勢力擠壓,從而致使皇權侵削或旁落,國家權力就會遭受其他勢力掌控,最明顯的莫過于君臣權力之爭、外戚干政與宦官“口含天憲”把持朝政。呂后之后,漢中前期政治的最大特點,就是出現了嗣子空缺、權臣執政導致皇權旁落的特殊政治現象。

惠帝七年(前188年)崩于未央宮,呂后臨朝稱制,至此皇權落入以呂后為首的外戚手中。其后八年(前180年),皇太后崩于未央宮,太尉周勃等聯合鏟滅諸呂,大臣相與陰謀,尊立文帝。3

此時,朝廷權力中心雖然有齊悼惠王子朱虛侯劉章,但劉氏皇權卻早已衰微,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張蒼等舊有權臣成為代行皇權的實際權力運作和掌控者。文帝即位,雖來自周勃和張蒼為首的楚、秦兩大集團的共同推舉,4

但在京畿權力核心,文帝可謂是薄弱的外來勢力。故,文帝日夕入未央宮,當夜即“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5加強宮廷宿衛,最大程度確保自身安全和皇權的正常運行。從這一點也可看出,以文帝為代表的新興皇權集團對朝廷中權力深固、且掌握實權的舊有秦、楚兩大集團是持不信任、提防態度的。賈誼深明此中要害,故首倡“改正朔、易服色”,借以鞏固文帝皇權。6《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7表面上,賈誼欲通過“易服色”,“悉更秦之法”,草具漢代儀法,實質上,賈誼意在借“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興禮樂”之機,打擊舊有勢力,鞏固文帝皇權。事物的發展規律決定著當某一環境受到外來勢力入侵時,其內部無論此前如何矛盾重重,屆時必然團結一致對抗外敵。賈生此舉觸及秦、楚舊勢力集團的既得利益,毫無意外的遭受他們共同攻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云:“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8“絳、灌、東陽侯、馮敬”分別指的是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東陽侯張相如和御史大夫馮敬,其中周勃、灌嬰是隨高祖打天下的漢初軍功地主(楚集團)。東陽侯張相如所屬派系集團,王符《潛夫論》曰:

《詩》頌宣王,始有“張仲孝友”,至春秋時,宋有張白蔑矣。惟晉張侯、張老,實為大家。張孟談相趙襄子以滅智伯,遂逃功賞,耕于?山。后魏有張儀、張丑。至漢,張姓滋多。常山王張耳,梁人。丞相張蒼,陽武人也。東陽侯張相如,御史大夫張湯,增定律令,以防奸惡,有利于民,又好薦賢達士,故受福祐。9

張氏自春秋以來所居住之地大致在宋、晉、魏之“秦地”,且張蒼、張相如均同“增定律令”,無論是從地緣上亦或學派上看,張相如當與張蒼同屬秦舊士大夫集團。御史大夫馮敬,高祖謂之“秦將馮無擇子”,10顯然,馮敬亦屬秦集團。從《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記載上看,賈誼倡導改服色遭到了“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也就是說遭受秦、楚兩大集團的共同打擊,目睹此一切的文帝鑒于根基未穩,皇權旁落,也只能是“謙讓未遑”,繼而將賈誼貶為長沙王太傅。這次皇權與秦、楚集團的斗爭,由于秦、楚集團的聯合及皇權旁落,最終以秦、楚集團的勝利告終。但是,漢初君臣權斗還遠沒有結束,事情的轉折點就發生在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2年)。

文帝前元十四年改服色“外黑內赤”,主要受張蒼“色上黑”主張的影響,實質上就是張蒼促使形成的。服色“上黑”當時尚占據統治地位,而兼用“內赤”,從文帝角度考量就是平衡秦、楚兩大集團在朝中的地位,不使一家獨大。站在張蒼位置,最初主張色“上黑”,后亦同意文帝“外黑內赤”,目的就是為了調和、緩沖漢初以來秦、楚兩大集團的矛盾,以期得到漢初軍功集團(楚集團)的支持,共同對抗文帝皇權。初,高祖五年(前202年),計相張蒼倡導漢為秦水德,“色上黑”,與楚集團屬對立的兩大政治集團。而后,隨著文帝新興皇權階層的崛起,秦、楚兩大舊集團急速衰敗,權力地位嚴重剝弱。如前元二年(前178年)丞相陳平薨,文帝即“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加強地方兵權控制;前元三年(前177年)城陽王劉章薨,同年免丞相周勃,遣就國。1至前元十四年(前162年),文帝朝中秦、楚集團只剩下丞相張蒼等少數幾個人。無論是秦亦或是楚集團,此時力量均已十分薄弱。面對如此不利局面,為保護本集團的既得利益,避免被賈誼、公孫臣等新興皇權集團霸占(前引太史公論張蒼黜賈生、公孫臣之目的業已反映此點),張蒼不得不以“父事王陵”之類似手段,籠絡楚軍功集團,一起對抗皇權。這從張蒼與王陵的關系可窺知一二,《史記·張丞相列傳》載:“張蒼德王陵。王陵者,安國侯也。及蒼貴,常父事王陵。陵死后,蒼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歸家。”2王陵,沛人也,從最初就開始跟隨高祖打天下,可謂是漢初軍功集團(楚集團)的主要成員;張蒼,秦集團的實際代表人物。張蒼“德王陵”,其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借此聯合漢初楚軍功集團,共同對抗文帝新興皇權。但是,“外黑內赤”并非文帝的最終目的,文帝的最終目的是要改服色“上黃”,徹底將舊有秦、楚集團排除出權力中心。如文帝前元十五年(前161年),黃龍見成紀,即召公孫臣,拜為博士,與諸生草改歷服色事。3在“外黑內赤”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服色改易。然而,正當文帝強化皇權的雄心壯志高漲之時,一場不期而至的寵臣新垣平叛亂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意圖,服色改易也就不了了之。4

從權力對比上看,至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2年),皇權對秦、楚集團的斗爭已取得很大勝利,新興皇權集團某種程度上業已占據明顯上風,但最后卻沒有成功,這既有文帝因新垣平作亂“廢不復問”的自身原因,同時也反映出新興皇權集團內部的矛盾及徹底清除秦、楚舊勢力集團時機的不成熟。5簡言之,文帝服色由“上赤”改易為“外黑內赤”,到最后“廢不復問”,體現了漢中前期以文帝為首的新興皇權階層與秦、楚舊勢力集團之間的博弈,其中也暗涵著新興皇權階層內部的矛盾與不成熟。正因為如此,下一場更為強勢的服色改易運動正蓄勢待發。

三、服色定讞與君臣權斗終結:武帝色“上黃”

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2年),由于遭受秦、楚兩大舊勢力集團的共同阻擊,加之內部矛盾重重,服色改易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但也并非無所收獲。《史記·孝文本紀》載:“十五年,黃龍見成紀,天子乃復召魯公孫臣,以為博士,申明土德事……十六年上親郊見渭陽五帝廟,亦以夏答禮而尚赤。”6雖然,文帝沒有將服色改易一步到位,但是也將張蒼“外黑內赤”改為“上赤”。“上赤”的目的就是為了拉攏楚軍功集團,分化秦、楚聯盟,為后代帝王改易服制、強化皇權打下基礎。如先后以楚集團領袖周勃、灌英為丞相,起用周勃子周亞夫(屬楚集團)為車騎將軍等。景帝在位16年,未有服色改易。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趙綰、王臧議立明堂、改服色,被竇太后廢黜,自殺。《史記·封禪書》云:

元年,漢興已六十余歲矣,天下艾安,搢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使人微伺得趙綰等奸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皆廢。1

文中的“搢紳”,《漢書·郊祀志》載之為“縉紳”,“搢”、“縉”古文通用,應指同一群體,于后文探討。由于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武帝的第一次服色改易夭折,而夭折的根本還是在于皇權旁落,為竇氏外戚掌控。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服色改易又一次展開,文帝時賈誼、公孫臣倡導的色“上黃”至此才得以實現。《史記·封禪書》云:“夏,漢改歷,以正月為歲首,而色上黃,官名更印章以五字,為太初元年。”2在此之前,衣“上黃”在某些場合早已施行,只是未以詔令的形式宣布改服色“上黃”。如:

(元鼎五年)其明年,天子郊雍……有司與太史令談、祠官寬舒議:“天地牲,角繭栗……已祠盡瘞,而從祠衣上黃。”3

(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泰一……而衣上黃。4

(元封元年四月)丙辰,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5

元鼎五年(前112年),太史令談與祠官寬舒建議武帝“郊雍”時應“祠衣上黃”。同年十一月,武帝郊拜泰一,采納太史令談、祠官寬舒等議,“衣上黃”。元封元年(前110年)禪泰山下址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應該說,在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詔令改服色“上黃”前,衣“上黃”制度幾近為常制。

從以上改易服色過程可以看出,武帝進行服色改易并非一蹴而就,有一個較長的循序漸進歷程(從建元元年至太初元年,歷時36年)。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第一次服色改易來源于“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即是得到了“縉(搢)紳”(《漢書·郊祀志》注引師古曰:“‘縉紳或作‘薦紳者”6)們的支持。關于“縉(搢)紳”(或“薦紳”),《史記·孝武本紀》注引《索隱》曰:“薦,音搢。搢,挺也。言挺笏于紳帶之間。”7《漢書·叔孫通傳》載:“高祖以征伐定天下,而縉紳之徒騁其知辯,并成大業。”引師古曰:“縉紳,儒者之服也。”8可見,“縉紳”指儒者、士大夫。應該說,武帝改易服制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儒者、士大夫們的大力支持,高祖以征伐定天下靠的是漢初軍功集團,然守成、“并成大業”則必須靠“縉紳之徒”,這也是武帝能夠一舉增定服色的重要原因。

武帝即位之初,根基未穩,此時雖然“縉紳之徒”翹首以盼改易服色,但實權卻掌握在以竇太后為首的外戚之手,服色改易最后只能落得一個“綰、臧自殺,諸所興為者皆廢”的下場。其后六年(前135年),竇太后崩,威脅皇權的一大因素消失,武帝強化皇權的行動接連展開。元光元年(前134年),征文學之士董仲舒、公孫弘等;元光二年(前133年),整肅軍隊,開始第一次對匈戰爭;元光四年(前131年),將魏其侯竇嬰棄市,竇氏家族中唯一有實權之人從此也被鏟除;其后,接連改革賦稅、增加財政收入、擴充軍隊、遠征匈奴等,皇權得到極大強化。9至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改易服色,皇權早已成為國家的主宰,至高無上,不可撼動。

四、君臣權斗的余續:莽新“寶黃廝赤”

自武帝“色上黃”后,昭、宣、元、成、哀遵而未改,其后王莽篡位,再一次倡導服色改易。《漢書·王莽傳》載:

戊辰,莽至高廟拜受金匱神嬗。御王冠,謁太后,還坐未央宮前殿,下書曰:“予以不德……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變犧牲,殊徽幟,異器制……服色配德上黃,犧牲應正用白,使節之旄幡皆純黃,其署曰‘新使五威節,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1

王莽自以為黃帝之后,于始建國元年(9年)改正朔、易服色,“服色配德上黃”,據五德相生相替理論,漢赤帝之后,莽新土德代替漢火德乃順天命。為宣示自身皇位的正統性,冊封孺子曰:

咨爾嬰,昔皇天右乃太祖,歷世十二,享國二百一十載,歷數在于予躬……為定安公國。立漢祖宗之廟于其國,與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宗,永以命德茂功,享歷代之祀焉。2

封漢孺子為安漢公,令“與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即將漢朝正朔、服色由武帝時的色“上黃”恢復為“上赤”。其后,又下令“寶黃廝赤”,賤漢行,打壓、貶抑漢集團。3王莽無論是改正朔、易服色,令漢行周朔(上赤),還是“寶黃廝赤”,本質上還是與文帝、武帝改易服色目的一樣,意在加強莽新皇權,穩固自身統治。

要之,服色改易,是中國古代五行學說發展的必然。五行學說,是一種辯證的宇宙觀,為了順應統治者的需要也在不斷調整與發展。從另一點上說,古代中國五行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它即得利于統治者的支持也服務于統治者。自秦始皇統一六國,“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歷經漢王“上赤”,高祖“上黑”,文帝“外黑內赤”到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色上黃”,服色改易過程也是皇權強化過程。漢王“上赤”開始至武帝“上黃”結束,服色的變化既旨在建立強大的君主集權和維護皇權的正統性,又暗涵者皇權與秦楚集團、秦集團與楚集團間不同政治勢力的博弈與調和。無可否認的是,漢代改易服色最終雖然以皇權的絕對勝利而結束,但是新興皇權與秦、楚集團也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作者吳方浪(1986年—),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講師,江西,南昌,330022]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7日]

(責任編輯:王彥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99精品欧美一区|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5555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婷婷亚洲天堂|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黄色视频影| 亚洲激情99|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色|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三级影院|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91小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澳门av无码|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欧美a在线|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99激情网|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成人综合网址|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一区二区自拍| 亚洲第一视频区|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成人在线欧美| 成人在线第一页|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伊人天堂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一级小视频|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91娇喘视频| 久久伊人操|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