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培 代闖 沈世鍾
摘 要 在美國發生次貸危機進而演變成全世界金融危機到現在已經十周年多了。在危機期間美聯儲使用非常規手段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它對全世界有很大影響,尤其對中國的影響。
關鍵詞 量化寬松 金融危機 政策
一、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政策
美聯儲在2007年次貸危機發生后使用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它是一種非常規手段。量化寬松俗話講“印鈔票”,意思是說一個國家的央行大量印本國貨幣方式購買本國國債或企業債券的,向市場投入大量本國貨幣,增加市場貨幣的流動性。主要是下調國內利率,刺激美國實體經濟增長。
美聯儲從危機發生到2012年12月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綜合當時情況考慮和委員討論共用4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首次是在次貸危機發生后金融機構面臨的危機和破產,美國的大型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金幾乎癱瘓,市場出現很嚴重流動性枯竭。美聯儲多次向市場注入美元,但美國經濟金融依然糟糕。2008年伯南克7次降低聯邦基準利率,接近實行零利率。這一輪量化寬松貨幣主要為了阻止市場恐慌和美國經濟崩潰。
第二輪伯南克和委員們決定從2010年8月,到2011年6月期間他每個月向大型銀行金融機構上花費750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這次量化寬松主要是為解決美國財政部危機。
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基于當時美國經濟糟糕狀況在2012年9月開始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決定每個月購買40億美元的抵押支持債券,同時持續以0%至0.25%的利率為美聯儲基金利率。還向大型銀行和金融機構出售短期國債和購買長期國債的操作。是為了增加就業人口,復蘇美國往日的經濟。
第四輪量化寬松始于2012年12月,當時美聯儲繼續每個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尤其是房利美和房地美證券和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為了深入刺實體激經濟發展和增加市場需求降低失業率。
通過觀察伯南克實施化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把聯邦基準利率下調,還使用購國債向市場注入資金方式。這將提高1年期、2年期等時間短國債價格,向大型商業銀行賣出短期國債同時買入長期國債這樣長期國債的利率很低來調節市場。寬松貨幣條件下市場不會產生長期利率會上升的預期,美聯儲這樣做是為了防止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當然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有溢出效果,它會對美國以外國家帶來很大挑戰,特別是對我國,因為我國是貿易大國。
二、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經濟產生的影響
(一)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會是我國通貨膨脹上升
我國對美國一直是貿易賬戶和資本賬戶雙順差,我國持有大量美元作為外匯儲備進行貿易。這樣就會讓我國央行發行更多人民幣,供應量增加造成通貨膨脹。金融危機到來美國央行使用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向美國市場注入大量美元。因為資本是自由流動的,資本又有逐利的特性。這樣就會有大量國際資本美元投資于有限的全世界金融資產和大宗商品。由于中國是新興經濟體發展最好的國家。有很大的投資前景,大量的美元就會涌入中國市場,這樣國內的大宗商品,金融資產價格都會大幅上升。由于我國改革開放。我國目前還是加工大國,如果國際市場大宗價格的上漲,傳導機制傳到我國。同時,美國貨幣政策的長期量化寬松影響可能傳到中國。國內市場預期上升,當消費者偏向商品價格上漲時,他們將提前消費。面對增加大量的需求,生產者將提高價格,促進商品價格上漲,即實現通貨膨脹。
(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金融的影響
美國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導致美元貶值,同時市場美元流動激增。美國投資者和其他美元持有者的投資者進入中國。投機者會選擇最有利可圖的資本市場進行投資,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大量資金涌入推高房地產和金融資產的價格。資產價格泡沫的形成,一旦破滅將對我國的實體經濟和金融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會增大我國央行貨幣政策調控難度
美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國際投資者涌入新興經濟體,尤其中國。這樣會增加我國的外匯儲備。激增的外匯儲備使得央行必要發行更多的人民幣來維持貨幣穩定,過多的國內流動性人民幣會引發國內通貨膨脹。政府為了應對流動性過剩,如果政府采取加息方式減少流動性,將導致中美之間的息差增加,并再次吸引短期投機資金流入我國。會產生惡性循環。可以看出,美國的4次量化寬松政策給中國的央行制定政策帶來了困難。
三、政策建議
(一)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現在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人民幣作為5種新的特別提款權成分貨幣中唯一的新興經濟體,人民幣國際化邁出堅實一步。進一步打破美元霸權。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在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有很大益處。在和其他國家貿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將有助于降低中國企業面臨的外匯風險,緩解政府外匯儲備操作的壓力。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減弱我國外匯儲備貶值的壓力從而更多選擇黃金作為外匯儲備。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在過去幾十年中國作為一個貿易大國,必須美元進行計價和結算,所以我國有了2萬億的美元儲備。所以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會使我國的外匯儲備貶值;損失國家資源。
(二)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適時擴大人民幣匯率彈性
西方發達經濟體和日本持續采取基本零利率,使各國貨幣的匯率更加波動,也使人民幣在短期內可能劇烈波動。增加了人民匯率的不穩定,會對我國經濟產生危害。在此背景下,中國央行應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以實市場供求原則,參照一攬子貨幣調整,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浮動匯率制度。面對西方經濟國家量化寬松政策引起的人民幣匯率波動,中國央行應合理擴大人民幣匯區間性,減少外幣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維護人民幣匯率的合理防止投機行為。
(作者單位為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