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磊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都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市場的發展。鑒于此,本文就簡要探討了目前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的發展現狀,并結合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對策建議,希望可以為實現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的快速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 鐵路集裝箱 多式聯運 發展
一、引言
鐵路不僅是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現代物流的主要通道,在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和現代物流系統中,鐵路運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隨著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集裝箱運輸已經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這也是鐵路運輸的發展方向,所以針對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發展的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發展的現狀
(一)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裝備水平不足
首先,運輸設備不完善。一方面是缺少專用車輛、裝卸機械以及辦理場站分布不合理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裝卸的速度與效率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專用平車的配備不足,尤其是一些小城市,致使集裝箱裝卸設備的噸位相對較小。其次,不合理的箱型結構與數量。我國大多數的集裝箱都是二十英尺、四十英尺,比較單一的箱型結構不能滿足高附加值貨物的運輸需求,特別是冷藏集裝箱、干散貨箱等不夠豐富,極大程度限制了鐵路與其他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
(二)鐵路集裝箱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善
當前,我國所采用的鐵路集裝箱管理信息系統還不夠完善,很多時候需要人工的方式來錄入相關的信息,還沒有實現與鐵路貨票資源的信息共享。另外,鐵路集裝箱還未能與水路、公路等多式聯運的信息網絡進行連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鐵路集裝箱貨物“門對門”運輸,對鐵路多式聯運的發展造成了阻礙。
(三)集裝箱運輸效率低
集裝箱運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節約社會資源、縮短貨物的在途時間等特點,是陸運的一種重要運輸方式。但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由于在鐵路專業運輸組織方面的工作不是很到位,造成了鐵路集裝箱運輸的效率較低,其中主要的原因有運輸規模小、運輸的貨源比較分散、鐵路集裝箱的辦理站很多都是當地鐵路局來完成,這使得鐵路集裝箱空箱調運增多、集裝箱周轉時間長,導致在與水運、公路運輸等方式無法有效銜接,不能實現真正的多式聯運。
(四)現有裝運技術與管理水平不足
伴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集裝箱運輸的貨源有了新的變化,但是一些產品在現有的規章制度以及裝運技術水平上無法運輸,使得鐵路集裝箱貨源的開發上受到了制約。
三、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資金的投入,提高鐵路集裝箱技術裝備水平
根據我國當前鐵路集裝箱裝卸技術水平來看,還需要在未來對此進行進一步提高。而這需要對此進行投入的加大,減少人工作業的需求,增加運行速度快、機動靈活以及作業效率高的集裝箱跨運車的投入使用,這樣才能提高現有的鐵路集裝箱裝卸技術。另外,還需要在發展國際標準的集裝箱箱型的基礎上,適當開發干散貨、冷藏箱等多式聯運專用箱,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為鐵路集裝箱運輸市場的拓展提供有利條件。
(二)完善集裝箱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管理的水平
集裝箱貨物運輸的效率,除了基礎設施不足可能產生的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信息系統的完善性。如果可以在集裝箱貨物運輸的過程中迅速、有效地傳遞貨物的相關信息,使其信息流傳輸與物流運輸形成一個整體,就可以極大程度提高貨物的運輸效率。所以,我們需要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構建客戶服務系統與自動信息采集系統,實現辦理站與辦公自動化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信息的準確、實時傳輸。另外,還可以利用電子數據交換、條形碼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技術手段,來對配送、運輸以及信息資源等服務業務進行拓展,進而可以提高集裝箱運輸的信息化水平,促使集裝箱辦理站可以成為功能全面的物流中心。
(三)積極組織班列運輸,提高集裝箱運輸的規模效益
要想保證集裝箱運輸的規模效益,就需要先確保有穩定貨源。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要通過實地走訪、電話以及網絡等方式來聯系大客戶,盡量可以爭取到不同客戶、同一到站的貨源。同時,可以利用全程物流服務、運價下浮等方式來為客戶提供鐵路、公路以及海運等不同運輸方式,滿足客戶的運輸需求,提高集裝箱運輸的綜合效益。
(四)完善集裝箱的裝運方案,拓展鐵路集裝箱市場
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國際集裝箱運輸的需求也有了非常大的增長,為此應該重視海鐵聯運貨物運輸的發展,對集裝箱裝運方案進行進一步優化。在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與外貿企業合作,去學習海運公司的一些方法,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去制定合理的裝運方案,進而促進海鐵聯運的有效銜接。另外,要針對袋裝液體貨物泄漏等安全隱患進行深入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來對此根除,這樣可以有利于鐵路集裝箱市場的拓展。
四、結語
要想實現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的發展,不僅要做好上述內容所提到的,也需要鐵路部門可以進一步發展運輸網絡,以此來擴充現有的運輸能力,為集裝箱運輸通道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要加強和相關部門的聯系,提高多式聯運發展的速度,從而為實現“門對門”運輸服務創造有利條件。
(作者單位為大連中車集裝箱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肖月云.鐵路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發展的探討[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7(3):53-54.
[2] 林結良,王愛民,鄧成堯,等.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探討[J].鐵道貨運,2017(1).
[3] 楊冀琴.關于鐵路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的探討[J].鐵道貨運,2016
(10):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