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興 張文鵬
摘 要 本文首先敘述我國軍火貿易近年來的發展概況,緊接著分析了目前中國軍火貿易的優勢和面臨的挑戰。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若想使我國軍火貿易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更強競爭能力應該實施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 軍火貿易 概況 挑戰 發展對策
一、中國軍火貿易發展的概況
建國以來,我國很長一段時間都以“不做軍火商”進行自我定位,僅進行有限的軍火貿易。但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開始改變軍火貿易策略,參與到國際軍貿市場中來。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經濟的迅速崛起,我國的國防工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軍品不斷向高技術化、信息化方面發展,從而贏得了世界很多國家的青睞。我國出口的軍品多以常規性、防御性作戰武器為主,由于價格相對低廉,又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所以深受第三世界國家的歡迎。在軍火出口方面,目前中國僅次于美俄,排名全球第三。但是客觀地看,相比美、俄等軍貿大國,中國軍貿出口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運作方式都有很大差距,在國際軍貿市場中還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二、中國軍火貿易的優勢分析
(一)政治附加條件少
我國對外軍貿中很少附加政治條件,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則不同,往往在軍貿中附加了多項政治條件,這讓一些國家非常擔憂,也在一定程度上襯托出了我國在軍貿的政治優勢,使一些國家在武器裝備采購中轉而考慮中國的軍事裝備。
(二)軍品價格相對低廉
相比美國等西方國家,我國軍品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如相近指標的無人機,中國產品的價格只有西方產品的一半甚至更低;殲-10的外貿價格不超過4000萬美元,而美國現役的同性能F-16戰機則約為6500萬美元。
(三)交易方式靈活
我國進入世界軍貿市場后,由于其出口市場大多集中在經濟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在軍貿銷售方式上更加靈活多樣。比如技術轉讓模式,中國向埃及出口K-8教練機的同時,還幫助埃及在開羅建立了自己的飛機總裝廠。
三、中國軍火貿易面臨的挑戰
(一)軍品的研發水平目前還比較低
我國軍品的出口以防務型武器為主,在武器裝備的技術創新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我國軍工產品短板在于核心技術,尤其是發動機問題。目前中國的殲-10、殲-11大部分裝備的都是俄產發動機,發動機的供給方面受制于人,難以提升產量。
(二)在軍貿市場中競爭對手的擠壓加強
隨著中國在國際軍品貿易中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軍品貿易進行了一定的擠壓,經常對中國的軍貿活動以政治的名義進行污蔑,反對諸多國家與中國進行軍品貿易。
(三)在軍貿市場上營銷策略有所欠缺
美國總統一直是美國軍火商最大的推銷員。俄羅斯總統普京把軍貿視為“國家商業”,親力親為,全力促銷。相比而言,我國在對外軍貿的策略運用還有較大的拓展空間。比如,在推動軍貿外交上,外交部主動性還不夠強,與軍貿企業聯合推動的力度不大。
四、中國軍火貿易發展的對策
發展軍火貿易對提升國家地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國防實力、推動科技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對外軍貿所帶來的綜合收益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我國應該積極采取多種策略來促進對外軍貿的發展。
(一)加強政府管理,明確戰略規劃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軍貿管理體制,目前我國的對外軍貿主要由國防科技工業局主管,級別較低,權力有限。因此,可以借鑒美、俄的做法,成立多部委參加的軍貿領導小組,統合對外軍貿的領導和規劃,協調各部委之間的關系。二是加強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確中國軍貿發展的路徑、方略和政策,提高軍貿工作的目標性和指向性。
(二)優化軍工軍貿體制,加強軍民融合
一方面,對十大軍工企業進行整合重組,打破過去每個軍工企業封閉式研發武器系統的局面,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在十大軍工企業的基礎上,進一步設立國家對外軍貿出口總公司,制定軍貿的整體戰略,對軍貿企業的業務范疇、銷售區域進行科學合理的規范,避免出現中國軍品互相競爭的局面。此外,還應進一步放寬軍品準入機制,簡化民企參軍的審批程序,鼓勵更多優質民營企業參加到軍品科研和制造領域,這將有效減低我國軍品的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
(三)盡快增強我國軍品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的軍工企業是從仿制蘇聯裝備起步的,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基本走出了一條自主研發的道路,但是長期的仿制模式使中國裝備制造業長于模仿,短于創新。對此,應加大投入,按照“兩彈一星”的模式,發揮社會主義國家動員優勢,按照重點型號重點突破的方式,整合全國高校、軍民企業技術力量加強研究,同時盡可能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在仿制的基礎上提高自主研發能力。
(四)優化貿易策略,開拓新興市場
對外軍貿實質上是一門生意,做好生意就需要靈活多樣的商業策略和營銷策略。比如,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我國對外軍貿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國際市場機遇。對此國家軍貿主管部門需要認真對接外交部門,積極協調協作,將軍貿市場拓展與外交活動緊密配合實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尋求軍貿機會。此外,我國要積極開拓新興的軍貿市場,在鞏固巴基斯坦、泰國等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借拉美各國裝備更新換代意愿強烈之機,爭取在拉美地區軍品貿易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單位為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
參考文獻
[1] 齊先國.軍品貿易與國家安全[D].中央財經大學,2015.
[2] 黃曉鳳,劉慧明.國際軍火貿易理論的研究進展[J].軍事經濟研究,2006(0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