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金
摘 要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使得各個國家更加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中國也不例外,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是現在經濟來源的主要產業。然而仍然存在不足和問題。本文主要探討電子信息產業的現狀、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 電子信息 發展 問題對策
一、引言
電子信息產業主要是研制和生產電子設備及各種電子元件,器件,儀器,儀表的工業。電子信息產業的應用及發揮巨大作用最早于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改善作戰系統,完善作戰武器,對作戰產生極大影響。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最早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而在2009年,電子信息產業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可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與壯大是多么迫切。本文將從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如何應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兩方面來論述。
二、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歷史最長的國家是德國。在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德國開始了電子信息工程的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以后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開始了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各個國家也開始了這一產業的研究。電子信息最開始只用于制造飛機,潛艇,導彈等軍事設備,但現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家用彩電,手機,電腦到人工智能,這期間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電子信息產業也已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的一部分了。對中國GDP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發展電子信息技術也已經是大勢所趨。
三、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全球化下電子信息產業面臨新的規劃
發達國家仍然占據電子信息產業價值制高點,在大力構建信息經濟新優勢的同時,積極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推動在工業化進程,爭取未來全球高端產業發展主導權。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硬件核心技術的發展,仍然牢牢地把握技術的命脈,讓其他發展中國家越來越難實現技術創新的突破,面臨更大的挑戰。全球化下或許并不能使各個國家均衡發展,掌握核心技術的發達國家仍是主力,這些發達國家甚至會壟斷技術市場。
(二)電子信息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電子信息產業自從在國內發展,就逐漸占據了大部分的經濟市場,并快速發展至今。許多發展中國家,對于發展核心技術有無限的需求。而現在這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甚至是5G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子信息產業會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行業增速保持領先,而使中國制造大國的地位越來越穩固,這些是機遇。然而又有許多問題:高級信息人才缺失、電子信息產業環境差,市場秩序混亂、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弱、缺失自主知識產權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是該產業面臨的挑戰,只有真正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快速穩定地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四、關于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對策
(一)重視國際合作,抓住機遇
由于歷史等原因,發展中國家的核心技術水平遠不如其他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有太多需要各國學習的地方。發達國家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及資源。要發展壯大,就要合作共贏,就需要和其他的國家,以及這些國家的企業合作,引進外來人才,資源共享。互聯網時代已是主流,在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越來越重要。在增大產業規模的同時更要穩步向前,現在各個國家、各大集團都在發展人工智能。包括智能手機、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等一切智能產品。
(二)集中統一管理,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產業環境,調節市場秩序
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這一產業未來更好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干預,社會的督促以及各大中小企業的建設。既然已經成為主流產業,就要集中統一管理,優化產業結構,將信息化與產業化結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發展這一產業提供保障。近年來隨著該產業的發展,產業環境越發渾濁,市場秩序混亂。各大中小企業掘地而起,企業越來越多,而相關政策并不完善,許多企業之間非良性競爭,惡性循環,擾亂了環境和秩序。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干預和扶持,才能良性發展。
(三)廣納賢士,培養人才
行業要發展,就離不開人的創造。國內在許多高校都開設了與電子信息產業相關的課程,培養有這樣才能的人才。但真正投身于這一行業艱苦奮斗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還有許多的有能力有頭腦的頂級人才選擇了出國發展。這個行業需要有像錢學森,于敏那樣有知識又肯奉獻自己的國家級人才,也需要肯從基層干起,腳踏實地做好的基層干部。這就需要國家,企業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四)加強創新能力,增加自主知識產權
創新是永恒不變的真理,然而缺乏創新精神和能力是一個大問題。許多崛起的企業因為沒有創新,漸漸被市場淘汰。行業需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需要創新的點子。國內的電子信息產業還極大的需要依靠國外的技術支持。前幾年的美國制裁中興通訊事件,使中興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僅僅是因為一個芯片,中興就需要被別人牽制。只有自己擁有了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才能自給自足,而不是依賴別人。
五、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現在是高速發展的時代,無論哪一行業要發展,都要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抓住機遇,積極面對挑戰,未來才能擁有無限可能。
(作者單位為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參考文獻
[1] 盧明華,李國平,楊小兵.從產業鏈角度論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J].中國科技論壇,2004(4):18-22.
[2] 高菠陽,李俊瑋,劉紅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特征及驅動因素——基于區域間投入產出表分析[J].經濟地理,2015,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