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蕓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國對外合作不斷增加,大量外資涌入我國,對于我國經濟與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本文通過對引進外資和環境保護問題的分析,主要從外資引入對環境產生的正負效應,力求在充分考慮在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的前提下,做到以外資促環保,以環保促外資,促進引進外資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
關鍵詞 引進外資 環境保護 協同發展
一、引言
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環境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升;伴隨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引進外資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引進外資在給我們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其對于環境保護的負面影響也顯而易見。
二、我國引進外資現狀分析
(一)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利用外資規模小,方式以對外借款為主。[1]1983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22.6億美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2萬億美元。2017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363億美元,規模是1983年的60倍,年均增長12.8%。截至2017年底,實有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近54萬家。2017年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二)利用外資結構日趨改善,但制造業仍是外資使用占比第一
2017年,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占總額的比重為27.4%,較2012年提高13.6個百分點,利用外資規模較2016年提高60%以上。其中制造業仍是吸引外資規模第一大產業,行業占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總量的25.6%。其中外資流出國在投資于我國第二產業的同時,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也利用我國與其母國的環境標準“壓力差”將污染密集型產業“滲透”到我國。[2]同時由于我國東部制造業集中,地區利用外資不平衡,表現為東部多西部少。[3]
(三)我國吸收外資主要來源于我國港澳臺地區、日本、韓國及歐盟和美國
在早期階段我國FDI的資金來源地主要是港、澳、臺地區,但當時的外資引進主要投向了污染密集型產業。近些年,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對我國的FDI投入加大,但它們主要通過FDI的形式將國內的部分“夕陽產業”逐步轉移到我國,[4]而其中一些污染密集型產業嚴重地破壞了投入地的生態環境,對于環境保護十分不利。
三、我國引進外資對于環境的影響分析
(一)引進外資對我國環境保護的正效應
由于引進外資帶來環保技術的正向溢出效應,[5]有利于促進更加先進的環保技術的擴散,因為一般致力于全球化戰略的跨國公司,更加注重以未來的管理體系為發展基礎,所以會更為注重創新環保技術來緩解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同時在外資引進的同時也為國內帶來了更多的先進環保技術設備與管理的經驗。有利于引進環保產業投資,現階段我國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市場巨大,有利于引進外商投資建設環保企業,在其帶來先進技術的同時加快環保產業市場的結構調整與發展,刺激國內企業保持競爭力,[6]在良性競爭的情況下,推動環保水平的提高。同時,有著較高的環保意識的企業會逐漸為我國企業和居民帶來正向影響,形成“保護環境為榮的消費觀”。[7]
(二)引進外資對我國環境保護的負面效應
污染密集型產業的引進,直接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加重了生態環境負擔和治理成本,間接影響居民身體健康,同時一些在其他國家已被淘汰、高耗能的邊際產業在我國環境保護限制政策較寬松時期集中投資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不利于我國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引進外資存在對我國生態環境潛在危害的風險。如轉基因產品的引入,許多產品應用仍需要一些科學特定的環境,如果環境變化可能導致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結果難以預料,如作物顆粒無收、害蟲猖狂,可能成為新的潛在污染源。
四、結語
環境保護是關乎子孫后代、任重道遠的大事,我們不應該忽視環境污染只關注短期的經濟增長,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從而片面地選擇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歷史潮流。我們應當正確理性地分析外資引進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與影響機理,在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的前提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吸引外資,糾正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強調數量和規模而犧牲環境的做法,同時把提高環境質量作為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重要內容,以求兩者協同發展
(作者單位為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彥博,郭亞軍. FDI的環境效應與我國引進外資的環境保護政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4):7-12.
[2] 李敦瑞.污染產業轉移視角下FDI環境外部性的跨界效應[J].經濟與管理,2012,26(4):5-9.
[3] 王耀中,劉志忠.西部引進外資的困境與出路——一個新經濟地理學的解析[J].經濟評論,2004
(4):60-62.
[4] 嚴復雷. FDI與我國環境保護的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
[5] 鄭強,冉光和,鄧睿,等.中國FDI環境效應的再檢驗[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27(4):78-86.
[6] 宋泓.引進外資與中國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對“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現狀與發展”的一個回應
[J].國際經濟評論,2005(1):
19-21.
[7] 張德強.外國直接投資與環境保護的沖突與融合——兼論我國如何平衡FDI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J].國際貿易問題,2007(9):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