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摘 要 企業價值從出現到現在只經歷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在我國,企業價值還是一個較新的概念。我國目前對企業價值的研究只是著眼于對衡量企業價值的模型介紹、運用國外已有模型對我國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在對企業價值理論的內涵理解、影響企業價值的因素分析、提高企業價值的有效途徑等方面則缺乏深入的研究。筆者認為,企業價值理論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其內涵十分豐富。因此對企業價值的研究,不僅應對企業價值評價方法的合理選擇進行研究,也應對影響企業價值的各種因素進行研究,從而找到提升企業價值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助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本文主要通過對財務因素的探討來分析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關鍵詞 財務因素 企業價值 能力
一、企業價值的概念
企業價值即指企業本身的價值,是企業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價值總的市場評價。企業價值不同于利潤,利潤是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中所創造價值中的一部分,企業價值也不是指企業賬面資產的總價值,由于企業商譽的存在,通常企業的實際市場價值遠遠超過賬面資產的價值。
二、財務因素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是其盈利性。企業的盈利狀況如何主要是通過財務資料予以反映的。因此,分析影響企業價值的財務因素時,要從企業的財務資料入手。一般而言,影響企業價值的財務因素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一)盈利能力
第一,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企業的盈利水平主要是通過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這幾個指標來反映的。其中:每股收益作為企業強盛和衰弱的指示器,反映的是普通股的獲利水平,該指標越高,每一股獲得的利潤越多,股東的投資效益就越好,反之則越差。利用每股收益指標時,可以進行公司間的比較,以評價該公司相對盈利能力,也可以進行不同時期的比較,以了解該公司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還可以進行經營業績與盈利預測的比較,以分析該公司的管理能力;每股凈資產在理論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值,當公司的股票價格低于每股凈資產時,公司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第二,對于非上市公司而言,除了與上市公司一樣要關注凈資產收益率外,還要注意企業的利潤總額、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其中:利潤總額的比較一般是將本期的完成數與上期數或本期計劃數進行比較,以了解利潤的增減變動情況,為深入分析提供線索;銷售凈利率與銷售收入之間是正相關的關系,通過分析銷售凈利率的升降變動,可以促進企業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注意改進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資產凈利率綜合反映了企業資產的利用效果,該比率越高,則表明資產的利用效果越好,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之亦然;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的成本費用的控制越好,企業的獲利能力越強。該指標從耗費角度評價企業的收益水平,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鼓勵增收節支、增產節耗,提高企業效益。
(二)成長能力
企業價值的關心者所關注的不僅是企業現有的盈利能力,更關注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成長能力。企業的成長能力是企業通過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擴大積累而形成的發展潛能。成長能力主要依托于企業不斷增長的銷售收入、企業降低開支而節約的資金和企業創造的利潤。一個企業可能有很強的盈利能力,但如果把所有利潤通過各種形式轉換為消費,不注意企業的資本積累,那么即使這個企業的效益指標很高也不能說這個企業的成長能力很強。
(三)營運能力
企業營運能力反映了企業運用各項經濟資源創造財富的能力。營運能力強的企業能充分合理的利用企業可以支配、借用的一切資源,也可以促進企業加強資產管理,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為創造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服務。其主要衡量指標為各項資產的周轉率:
第一,總資產周轉率。體現了企業經營期間全部資產從投入到產出周而復始的流轉速度,反映了企業全部資產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通過對該指標的分析,不但能夠反映出企業本年以及以前年度總資產的運營效率和變化,還能發現企業與同類企業在資產利用上的差距,促進企業挖掘潛力,積極創收,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資產的使用效率。
第二,流動資產周轉率。是從企業對流動資產的利用效率進行分析來揭示影響企業資產質量的主要因素。該指標既能反映企業一定時期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又能進一步體現每單位流動資產實現價值補償的高低以及補償速度的快慢。
第三,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的流動速度。及時收回應收賬款能夠減少營運資金在應收賬款上的占用,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防范因呆賬而導致的經營風險。該指標能促進企業通過合理制訂賒銷政策、嚴格銷售合同管理等途徑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活化企業的營運資金。
三、財務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建議
(一)以價值增值作為核心目標,不斷優化財務管理模式
第一,價值增值規劃。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必須堅持以企業價值增值作為核心理念,對各項財務經濟活動進行合理計劃和分析,并對現有的經濟業務進行科學評估,從而得出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未來可能創造和實現的經濟價值。同時,在規劃企業價值增值的過程中,要適當設定價值標準,由此形成良好的內部增值環境。
第二,價值增值限度。在設計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實現價值增值作為發展中心,根據衡量價值的特定標準來編制財務預算體系,并且根據相關的財務價值標準進行控制活動。在現代化財務管理中,增強企業價值增值限度,是完成企業管理目標的重要途徑。
第三,價值增值評析。在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增值設計方案進行評析之后,企業領導應該協同財務部門人員對管理方式、管理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在這種情況下,就能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創造更大的價值。
(二)實行全方面預算管理,強化企業資產分配
第一,企業財務部門在編制財務預算管理方案的過程中,必須適當應用現代化戰略思維,將財務預算計劃與企業發展方向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有效拓寬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廣度與深度,將預算管理的內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第二,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應當要凸顯出集成化的現代管理特征,也就是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向全員、全額方向發展。企業內部的所有工作人員對企業的管理機制、管理模式和發展目標都要完全明確、清楚,從而有效強化企業預算管理中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監督等。
(三)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實現價值增值
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包括籌資、投資、經營等,在這些活動中,投資和經營是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的主要環節。企業在籌資的過程中,要全方面分析自身資產情況,選取成本較低的籌資形式;另外,企業在進行投資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凈現值”理論,也就是當企業在未來一段期間內的現金流量凈現值超過零的時候,才可以適當進行計劃投資,從而有效保障企業經濟價值的快速增長。
(四)合理分配利潤,調動人員積極性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合理分配經營利潤,有利于調節企業與各個經濟組織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內部工作氛圍。在社會主義市場環境的新形勢下,如何合理分配企業利潤已經成為財務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因此,企業領導要對此保持高度重視,加強企業內部各方面協調組織,充分調動企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共同努力促進企業發展。
四、結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為求生存和發展,以追求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從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價值反映的是公司的經營成果,是公司經營的業績和效率,體現了企業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和持續的發展能力。企業價值是一個相對長期的指標,是企業重要的商業語言。而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依賴于科學有效的財務決策。在資金短缺和不確定性增大的市場環境下,如何選擇合理的財務政策,增強風險應對能力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通過對財務這一影響因素的研究,得出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主要體現為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等方面,其具體影響水平又有不同。企業要實現良好持續的發展,需厘清財務因素的影響作用,將之與其他影響因素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創造企業價值。
(作者單位為大連興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相俊紅.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報表分析的作用[J].經貿實踐,2018(18):37-38.
[2] 楊培靜.內部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經貿實踐,2018(18):275-276.
[3] 朱紅偉.互聯網+環境下優化企業經濟財務管理措施分析[J].財會學習,2018(25):19+21.
[4] 彭湃.基于管理會計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思路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