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曉
摘 要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虛擬技術VR和人工智能AI等新興科技的興起,對現有財務世界的制度、規則、流程產生沖擊。本文引入流程再造理論,對高校財務管理進行重新審視與再設計,以促進高校財務管理可持續化發展。
關鍵詞 流程再造理論 高校財務管理
一、引言
《史記》之《夏本紀》記載:“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會計是對社會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和監督的工作,起源于大禹治水的遠古時期,確名在奴隸制發展的鼎盛時期西周,在我國源遠流長。隨著互聯網+、云計算、虛擬技術VR和人工智能AI等新興科技的迅猛發展,對這個傳統的行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2019年1月1日《政府會計準則》正式實施,財務核算模式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新實施的會計制度采用,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核算模式。[1]預算會計核算通過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三個要素,財務會計核算通過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五個要素,雙核算的模式對高校財務管理提出更為全面精準的要求。面對外部技術環境的沖擊和內部核算模式的變更,舊的財務世界被打破,高校的財務管理該何去何從?保守的財務管理觀念以及滯后的財務信息化水平,將嚴重制約財務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而借鑒業務流程再造理論,探索高校財務管理的優化策略,不失為一種新的破局思路。本文以業務流程再造為理論指導,旨在促進高校財務管理的可持續化發展,完善新時代高校財務信息化服務體系。
二、流程再造理論
流程再造理論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chael Hammer和JCSC管理顧問James Champy于90年代提出,該理論強調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和中心,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為目標,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最大限度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良好有效的內部流程,能夠極大提高業務處理質量和效率。[2]高校財務流程再造是在對高校現存的財務流程梳理的基礎上,針對傳統流程中的不足與缺陷,重設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業務流程,以實現簡化流程、提高財務運作效率、提高信息及時性和利用率的目的。
三、高校財務管理現狀
(一)財務核算缺乏統一標準
財務系統中科目的編制和理解,在財務部門不同人員之間,以及財務人員和非財務人員之間存在差異。部分會計科目設置模糊,導致財務人員因理解不同而不一致。此外,由于對部分經濟分類或會計科目名稱的理解存在不同,高校其他部門上報的預算方案與財務部門實際預算執行存在偏差,導致經常性出現預算做錯科目需要調整,或同一個會計科目在不同部門和項目之間包含的經濟分類范圍有偏差的問題。
(二)財務治理結構信息不對稱
高校的財務管理不再僅僅是政府出納角色負責資金的收與支,還需要維系和均衡牽涉學校運作多方的利益關系。傳統職能之外,必須承擔起財務治理功能即協調相關者利益關系的任務,在此凸顯會計信息高附加值任務即財務價值信息增值目標,進而高效科學控制成本支出,追求資源績效。[3]而當前的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普遍缺少學生、教職工、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引入。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易出現“內部人控制”的情況。[4]財務信息公開也僅限滿足于教育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等政府部門信息上報的要求,很多時候只是簡單的數據匯總,容易產生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因此,高校的財務管理應關注財務治理等財權配置方面的制約因素,重視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的履行與監督,保證利益相關者能夠公平有效地獲得真實的財務信息。[5]
(三)財務信息化孤島
目前,多數高校在信息化建設的前期階段,優先建設的是會計電算化及網上報賬系統。資產管理、預算管理、財務核算等重要模塊相互獨立、未能有效整合,形成管控一體化系統。[6]會計軟件也只限財務部門內部使用,沒有為其他部門打開通道使用軟件來查詢和掌握相關的財務信息,無法滿足校內各部門對相關財務信息的需求。因此,高校財務管理系統的獨立性和封閉性,極大限制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導致高校信息管理成本提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了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從服務教育管理拓展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在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基礎上,實現決策支持科學化、管理過程精細化,管理流程再造,推動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高校的財務管理理應響應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以信息化技術進行財務流程再造,讓信息技術,落到財務管理上,真正起到提高效率、資源共享的目標。
四、基于流程再造理論的高校財務管理整體框架性策略
全面了解學校財務工作的內外部環境狀況,是在創新發展為背景的學校發展戰略下的財務工作必須面對的,也是新時期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創新變革的動力。因此,高校財務管理需要從夯實會計核算、轉變預算管理辦法、完善財務制度、強化財務綜合信息化四個方面著手改進高校財務管理工作。
(一)夯實會計核算
根據學校經濟發展和內部管理需求,在滿足財政預決算管理和專項經費管理要求下,根據學校內部實際情況,優化項目設置和科目設置;按照新頒布的政府會計制度,更新財務信息系統,增強成本費用核算和歸集,提高會計核算信息的全面性;最后,改進會計核算服務和監督手段,提高會計核算服務效率和會計監督力度。
(二)轉變預算管理辦法
高校財務管理應當依照管理會計的視角,將資產貫穿于業務流程再造的始終,對預算單位加以明確的同時,分級管理高校的財務管理。[7]在進行預算編制時,首先,要對當年財政撥款與以往年度結余款項及其他資金等所有的資金統籌安排。其次,明確預算編制流程,統一部門預算申報書的格式,明確各會計科目對應的預算經濟分類,做到預算口徑與核算口徑相一致。
(三)細化財務制度
高校財務管理的制度建設應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應結合學校財務管理內容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在充分分析學校財務管理內容的基礎上,從縱橫兩個角度體系化規劃制度建設框架。縱向上要從財務制度建設、財務操作規程建設和財務服務指南建設等層次由粗向細、由頂層到具體;橫向上要從基本財務管理體制、預算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債權債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經費支出管理制度等方面細化。
(四)實現財務云服務
高校的財務管理應該是流程化、集中化、共享化、虛擬化和扁平化,而大數據的應用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換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要求共享服務,也是其發展趨勢。目前,大多數高校財務系統和其他業務系統各自為政,形成“信息孤島”。財務系統信息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業務信息不能共享或不能協同。因此,以共享服務為目的、云計算為基礎的“財務云服務”服務,通過持續的財務流程再造和協同整合,逐步實現財務集中、財務協同、財務共享向“財務云服務”。[8]學校各部門經分級授權控制后,可以快捷方便及時獲取所需信息數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作者單位為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熊娜,撒晶晶,曾春麗,王秋娜,田映紅.政府會計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8(03):20-23.
[2] 陳虎,董皓.財務共享服務[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3] 毛國育.大學財務轉型與組織變革問題探究[J].會計之友,2016(01):111-114.
[4] 葉青松,趙娟.高校財務管理面臨的新挑戰及整體改進研究
[J].會計之友,2013(27):
104-107.
[5] 陳偉曉,鄧彥,李華軍.我國高校財務治理結構現狀及優化對策研究[J].會計之友,2015
(3):104-106.
[6] 周正旭,陳毓靈,葉少霞.基于財務流程再造的高校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會計師,2018
(15):61-63.
[7] 潘盈羽.管理會計視角下的企業業務流程再造初探[J].財會學習,2019(07):118-119.
[8] 高艷君.嵌入云計算的企業財務流程再造研究[J].會計之友,2014(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