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萍
摘 要 現階段,我國各地政府正加大力度對PPP模式的推動、落實,積極地引入民間資本投資到公共設施與公共服務領域的建設當中,獲得了較大程度的積極效果。而且在推動我國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同時為社會資本活躍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PPP模式下項目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問題影響著項目的正常開展。基于此,本文對PPP模式下項目財務管理問題進行可詳細分析,進而對相關解決措施進行了有效探討,以期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 PPP模式 項目 財務管理 問題探討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同時人們對于公共設施建設質量與公共服務質量有了更高要求。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質量保障,必須具備大量資金作為支撐。隨著社會對于公共服務及相關設施建設需求不斷提升,僅僅依靠政府的財力進行公共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提供是難以充分地滿足人們要求的。因此,政府部門應積極與各社會主體就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立合作關系,打破社會公共項目領域中社會資本的準入限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公共項目建設,并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通過與其他社會主體建立利益合作關系,大大降低了政府在公共設施與服務建設方面的財政壓力。而對于PPP模式下出現的財務管理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促進我國城市(城鎮)基礎設施建設T作的開展,也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一、PPP模式下項目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分析
PPP模式,是政府部門就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而與其他社會主體建立合作關系,以實現對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建設質量的提升、優化,其過程主要是通過融資模式實現對項目的經營管理。為了確保政府部門與社會主體合作時效性,政府部門與參與PPP項目的各個社會主體應通過簽訂相應合同來對各方責任、義務進行明確。此外,政府部門還應注意發揮對項目建設的引導作用,應基于對項目適用對象制定,明確適用方式等前提,提高公共設施公益效果。
隨著PPP模式應用、推廣,政府部門和參與的社會主體對與資本的投資關注重點方面產生了一定分歧。政府部門更多的是關注項目完成速度,以及項目建設質量以及取得的社會效益。而對于其他社會主體而言,他們更多的是關注目投資能夠獲得的利潤。由于兩者之間的分歧使得PPP項目財務管理模式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一些PPP項目在管理體系方面規范程度不足,甚至沒有建立其完善、健全的項目管理制度,導致會計核算工作準確性不高,無法保障項目資金較高的使用效率。
其次,一些PPP項目在進行財務預算管理過程中,對于國家相關政策沒能進行嚴格地貫徹落實,對于預算管理與收支預算管理方面不夠全面,系統化管理程度不足,導致項目預算管理效益不高。
再者,對于項目成本管理,部分地區政府與PPP項目參與主體并未充分意識到項目建設成本預算重要性,導致項目在成本管理方面出現諸多不合理現象,不利于項目的順利推進。
最后,對于投融資的管理,在PPP管理模式下,社會主體在資本管理方面呈現出高支出、高費用現象,對于項目投資建設資金可能存在難以實現對投資成本的回收。除此之外,與PPP項目實施相關的法律體系,以及相關政策的完善也是當前政府部門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PPP模式下項目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增強風險識別與控制能力
對于PPP項目而言,其投資時間與資本回收時間都比較長。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對于項目存在的不同層面的隱患、風險等,政府部門與社會參與主體都應進行深入的了解,進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規避。基于政府部門角度,PPP項目主要存在管理風險、政治風險以及低收入風險等方面的風險隱患,而社會主體也面臨著相應的項目風險,如管理與控制風險、資金風險、建設風險以及高投資低回報風險等。例如,在路橋工程中,施工單位等參與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這些參與單位面臨著與工程進度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以及質量管理相關的各方面風險。此外,各參與項目建設的社會主體同時面對著市場經濟風險與不可抗力風險的威脅。復雜化、多樣化是PPP項目建設管理風險的顯著特征,這就要求參與項目建設的各方必須構建出一個科學地風險分擔管理體系,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以河南鄭州107輔道工程項目為例,這項工程是河南省第一個以PPP模式建設運行的項目工程。其中,鄭州市城市建設公司作為項目的實施機構,同時于其他企業共同組建了項目公司。在具體的項目實施時,鄭州市政府選擇引入社會資本,來對財務管理風險進行分攤管理,這種由社會主體進行項目建設資金籌集的方式,使得參與項目建設的企業不得不對成本控制進行強化、提升,以保障項目建設獲得較好的預期收益。項目建設過程中,政府承擔著拆遷費用補償與拆遷措施落實,如此可以使社會資本致力于項目建設當中,并充分發揮其活力。就項目管理效果而言,有關政府部門,已為社會主體的投資回報,以及項目建設的公共效益及安全作出了保障。
(二)完善投資預算管理與資金管控機制
在項目的投資管理工作中,開展項目投資前的考查評估是極為關鍵的。參與項目建設的主體單位在對分析、判斷項目投資預算時必須綜合考慮市場、資源以及政策等方面因素,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劃分投資比例,確保投資預算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例如,在浙江麗水某一PPP項目中,其實施主要目的在于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于項目投資余預算管理過程中,市政府同時聯合財政、國土、規劃等多個部門,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共同組成了PPP項目審查小組,對項目投資預算進行審查、監督、管理,尤其是針對項目交易結構、回報方式等相關問題進行確定。在對項目投資進行考查與評估過程中,充分利用和發揮第三方中介機構作用,能夠使得項目管理與實施更加科學、合理,更好的保障項目實施質量。
(三)提高成本管控與財務分析水平
在PPP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對成本的管理控制,以及提升財務分析水平,能夠在強化度資產價格的監督管理,充分利用市場自我調節功能,確保項目投資收益。例如,在北京地鐵4號線PPP項目運營管理過程中,政府部門和合作單位在共享客流收益的同時也共同承擔著客流、運營等風險,這也是保證社會投資收益的有效途徑。同時,通過構建合理的票價測算機制,使得社會主體能夠獲得合理的預期收益,同時實現對項目管理效率與服務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結語
隨著社會對于公共服務及相關設施建設需求不斷提升,政府部門應積極與各社會主體就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立合作關系,打破社會公共項目領域中社會資本的準入限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公共項目建設,并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鑒于PPP項目投資時間與資本回收時間都比較長,這就要求項目各方必須增強風險識別能力,提高成本管控力度,促進PPP項目財務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為浙江省基礎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李昌. PPP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1):12-13.
[2] 賀寒林.試論PPP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7(14):81.
[3] 佚名.淺談PPP項目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納稅,2018,12(29):96+98.
[4] 李東波. PPP模式下項目財務管理研究[J].會計師,2016(3):49-50.
[5] 張俊堂. PPP模式下項目財務管理的若干思考[J].當代經濟,2016(3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