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央視新聞、華中師范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漢語盤點2018”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
活動現場陸續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奮”“改革開放四十年”“退”“貿易摩擦”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錦鯉”“杠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里”入選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本年度的詞語生動描繪了網民2018年的關注關切和喜怒哀樂:遇到困難與挑戰,大家會祈求“錦鯉”帶來好運;人與人相處難免有摩擦,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和、淡定的“佛系”之心,對他人多以“skr”點贊,少做“杠精”;遇到喜歡的人,在“確認過眼神”后,不妨大大方方的“官宣”,并來一段“土味情話”“皮一下”;處在關鍵的“C位”,責任重大,自當擼起袖子加油干;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需要廣場舞和健身房“燃燒我的卡路里”。透過這十個流行網絡用語,一幅鮮活生動的網民生活百態圖躍然紙上。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是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基于大數據語料庫,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篩取、評選而來的。這些熱詞新語是社會的反光鏡,是時代的透視機,高度濃縮了一年里中國和世界的風貌,盡顯時代民生民情。
多維解讀
角度一:網絡熱詞體現了時代特征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引起各國關注,得到全球認同,成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國際共識。“退群”本是源于微信群的網絡用語,但隨著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抬頭,美國接連退出一些國際協議或組織,被形象地稱為“退群”,并廣泛出現在新聞報道中。2018年浙江等地提出“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是指推進經濟發展、為企業提供周到服務,“店小二”由此演化出新義。這幾個流行語緊扣時代特征,忠實記錄了大時代的變化。
角度二:網絡熱詞飽含著美好期待
“教科書式”源自一段上海民警街頭執法的視頻,其中記錄的執法程序和現場指令等都無可挑剔,具有教科書一樣的規范性,承載了人們對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期待。信息爆炸時代,人們產生了信息焦慮,尤其是找不到有效信息的焦慮,有兩組流行語與此有關。“官宣”,即“官方宣布”,把個人、機構等行為稱為“官方”,有強調其權威性、可靠性的意味。與此同時,“確認過眼神”的流行,反映的是人們面對海量消息甚至虛假信息時希望得到“確認”“甄別”的心理。這幾個流行語有著濃郁的生活味,代表了人們一種美好的期待。
角度三:網絡熱詞反映了價值觀念
從曾經流行的“感覺身體被掏空”“葛優躺”中,都可以窺見一種“喪文化”的端倪,這次依然有所體現。人們轉發“錦鯉”,是要為生活加持一份好運氣;人們調侃“杠精”,是因為他們既給生活添堵,也給生活添樂;人們講一口“土味情話”,源自日常人際交往的需要,是默契感、認同感、真誠感、距離感的試探與拿捏;人們時而“佛系”,與世無爭,癱坐沙發,又時而進取,要“燃燒卡路里”,贏得他人的“skr”彩,這也是生活節奏的張弛之法。說到底,所有的熱詞,都是生活的產物,也是生活的因素,不同熱詞背后各有所蘊含的價值理念。
角度四:以積極姿態對待網絡熱詞
網絡用語大多幽默風趣、風格鮮明,是互聯網語言生活方式的代表性特征之一。它們的來源多種多樣,或為網友有意設計,或為無心之作。網絡熱詞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它不僅記載著本年度人們身邊發生的種種事情,也傳達著人們對事件和生活的態度。網絡熱詞已經成為當代文化的新景觀,其背后折射的是大眾心理和訴求。2018年的網絡熱詞似乎受到了更多的歡迎與理解,我們應該以積極的姿態對待網絡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