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淼旭
摘 要 授予顧客獎勵積分是企業當前經營過程中常用的一種營銷手段,是商家考察顧客忠誠度的一種形式,在促進消費等方面一定作用。但在獎勵積分實施過程中,會計業務及稅務處理是一項重要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會計人員對獎勵積分理解對處理方法及效果有很大差異。本文對獎勵積分會計及稅務處理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旨在改進獎勵積分會計及稅務處理方式,實現預期稅收籌劃目的。
關鍵詞 獎勵積分 會計業務 稅收處理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授予顧客獎勵積分是企業采取的一種營銷手段之一,也是顧客對商家忠誠度的一種體現。獎勵積分授予是指企業在產品銷售或是勞務提供過程中,根據顧客消費情況及既定原則贈予顧客一定積分,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可按照相應規則兌換為企業、第三方提供商品或服務。商家在利用贈予獎勵積分方式穩定顧客源的同時,也對獎勵積分進行業務會計和稅務處理,從而在全面分析營業稅、增值稅等相關方面內容基礎上,強化稅收籌劃,實現企業銷售效益提升目的。
一、獎勵積分會計處理操作原則
企業在給予顧客獎勵積分過程中,為有效將已收入或應收入銷售交易對商品價格的部分納入獎勵積分中,然后根據遞延來確認商品銷售收入,需要對所獎勵積分進行相關業務進行會計處理。獎勵積分會計處理具體操作如下:
(一)顧客積分確認
一般情況下,企業對獎勵積分確認主要以贈予積分公允值為依據,具體而言就是企業根據銷售款項及公允值在提供產品銷售或服務的過程中對所贈積分進行扣除后,再確認企業收入,在這過程中的遞延收益就是所贈予積分當期公允值。
(二)兌換環節會計處理及計算
在顧客使用獎勵進行第三方商品、服務兌換過程中,商家需要對最終積分總數內容進行合理估算后才能進行兌換,這樣才能通過商品原有遞延收益轉化為積分當期收入,兌換積分應收確認收入需要根據遞延收益科目余額及已被兌換積分份額與預期將兌換積分數額來確定,在具體操作中有相應公式進行計算。概括而言,就是顧客獎勵積分兌換會計處理要先確認積分后,再通過遞延方式對企業銷售收入進行確認,但是由于顧客對企業忠誠度存在差異,因此在實際積分積累、兌換及會計處理工作中需靈活調整,實現最佳權衡。
二、不同核算方法稅務處理差異及其對會計報表影響
目前,獎勵積分會計業務核算方法主要有增量成本法和遞延收益法兩種。其中,增量成本法也稱預計負債法,是將獎勵積分兌換視為消費積分行為組成部分,認為積分消費是額外成本增加,對商品銷售收入進行確認后,積分會產生當期可靠預計。而遞延收益法則是在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贈予顧客獎勵積分的同時就對本次銷售公允價值及獎勵積分一部分公允值進行確認。在通過遞延收益法進行獎勵積分業務核算中,將取得收入分為當期主營業務收入和積分對價量部分,銷售結束后再根據積分兌換情況及同行業其他企業積分兌換情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未來兌換積分公允值進行預測。
相對于增量成本法而言,遞延收益法不涉及費用核算,企業可以在稅前將銷售費用扣除。增量成本法會降低企業應納所得稅,增加企業負債情況。遞延收益法屬于負債類會計科目,運用此法進行獎勵積分稅務核算,確認遞延收益多少直接影響負債多少,進而影響企業資產負債率。
三、獎勵積分公允價值的變化
一般情況下是采取特定方式來對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實施估算,在實際上客戶兌換的獎勵積分價值和先前預估數值會存在一定偏差。如,客戶實際兌換過程中,獎勵積分的兌換率與區間都會和預計產生一定差距。所以商家不煩要結合實際獎勵積分兌換情況來定期估計積分兌換率以及客戶分布區間,并對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測算,同時確認客戶新獲得獎勵積分的遞延收益。此外,商家還需要在各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客戶已經獲得不過還沒兌換的獎勵積分數量、公允價值和“遞延收益”賬戶余額來調整獎勵積分已確認的遞延收益。
四、獎勵積分稅務處理
(一)獎勵積分贈送環節
積分贈送是商家在執行顧客忠誠度計劃中的一個重點環節,也就是產品銷售積分贈送過程。在這環節中,商家開具的發票通常是商品應收價款全額,而不會單單是銷售產品或貨物的公允價值,因此商家產品銷售收入要以所收或應收取金額全額來確認,然后進行增值稅繳納。
(二)獎勵積分兌換環節
顧客得到一定獎勵積分后,在后續購買產品或服務中就會對積分進行兌換,這個過程就是積分兌換。一般情況下,在積分兌換環節,商家不會再單獨開具增值稅發票,目前基于增值稅處理主要有以下觀點。一是視同銷售處理。其主要依據是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將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行為應視同銷售處理”等相關規定,認為積分兌換也是一種無償贈送行為,因此應視同銷售處理。二是不視同銷售處理。這種觀點認為積分兌換商品形式與常見的“進店有禮”“周年慶典抽獎”等禮品、代金券等無償贈送不同,積分兌換商品往往是直接與銷售行為相關聯的,積分可以支付商品對價,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因此其是否屬于《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無償贈送行為還有待商榷,因此不能視同銷售處理。三是折扣方式銷售貨物。由于獎勵積分可以抵扣銷售貨物中的部分金額,從而使貨物全款降低,因此基于這個考慮,部分人認為獎勵積分對話可以看作是貨物打折銷售,其法律依據為國稅函〔2010〕56號文相關規定。在折扣方式銷售貨物中,納稅人會在同一張發票中對銷售額及折扣額進行具體說明,增值稅也是按折扣后銷售額進行繳納。
稅收征收本身具有特殊性,而獎勵積分也具有很大特殊性,雖然說在稅務主管部門指導性作用下,很多企業或商家在獎勵積分稅務處理方面等采用視同銷售處理方式,但是由于不同觀點的存在,商家在實際處理中也有更大稅收籌劃空間。
(三)積分失效環節
如上文所說,獎勵積分是商家的一種常用營銷手段,因此為充分發揮獎勵積分促銷費作用,商家贈送給顧客的獎勵積分一般是有兌換期限的。如果獎勵積分在規定期限內沒有使用,就會自動失效。獎勵積分失效后其對應的遞延收益就會轉入當期損益,而由于獎勵積分在贈送環節已全額計算銷項稅收,積分失效后也不再存在實物或相關服務流轉,因此失效的積分不再需要進行繳納增值稅計算相關操作。
五、結語
贈予顧客獎勵積分是企業顧客忠誠度計劃的實施,是企業常用的一種產品或服務營銷手段,在促進消費和企業效益增加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而獎勵積分會計業務及稅務處理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其處理的科學合理性直接關系到營銷手段作用的發揮及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因此應在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會計及稅務相關政策規定的基礎上,采取合理方法進行獎勵積分會計業務和稅務處理,以通過獎勵積分營銷手段的實施為消費者謀求更大效益的同時,強化企業稅收籌劃管理工作,實現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
(作者單位為寧波太平鳥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宋玉.試析給予顧客獎勵積分的會計及稅務處理方法[J].時代金融,2017(33):143-144.
[2] 虞麗明.關于獎勵積分的會計及稅務處理的業務探討[J].財會學習,2017(9):154+156.
[3] 宋玉.試析給予顧客獎勵積分的會計及稅務處理方法[J].時代金融(下),2017(11):141-142.
[4] 冷琳.獎勵積分會計核算的幾個問題[J].財會月刊,2013
(3):39-40.
[5] 王琦.獎勵積分的會計和稅務處理:不同方法的比較[J].財會研究,2014(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