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寶
圍繞“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于3月29日閉幕。四天內共舉辦五十多場分論壇和主題討論,2000多名嘉賓圍繞走向開放的世界經濟、擴大多邊主義等主題展開討論。
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題為《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發展》主旨演講時表示,當前國際形勢正發生復雜深刻變化。面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等共同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各方應共同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尋求互利合作的雙贏、多贏之道。
在閉幕會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說,對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的堅定支持,是本屆年會最重要的成果和最令人鼓舞的信息。
對于多邊主義,中國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發表了看法:多邊主義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的保證,但是現在碰到了很多挑戰。“以WTO為例,WTO是一個獨立的、永久的世界貿易方面的機構,但是現在上述機構的法官已經難以正常工作了,對于長期的各種單邊主義的問題,處理的時間也比較長,因為需要完全協商一致的原則。所以對中國來說,我們要堅持多邊為主,區域合作相補充的方針。”

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的“5G:物聯網的成就者” 分論壇現場。
2019年,世界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今年博鰲論壇的一條主線就是繼續聚焦經濟議題。李保東認為,“新興11國”總體經濟增速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但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而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看來,2019年“新興11國”的經濟走勢將重點受到三方面影響:一是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回潮;二是美國貨幣政策轉向;三是全球經濟治理的改革進程,其中包括WTO的改革。
對于當前世界經濟存在的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認為,貿易政策造成的緊張局勢,會帶來一些不可預想的后果。對亞洲來說,如果出現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加關稅、而且加稅幅度高達25%的情況,其對于亞洲經濟的破壞,甚至可以消除掉亞洲0.9%的GDP增長,對中國來說這個幅度將削減得更大。另一個不確定性是有可能會面臨金融上的收緊,將使得世界GDP增長減少0.75%。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凱爾德表示,“不確定性”表現為:英國脫歐、貿易戰,主要經濟體出現同步減速情況。“我們都在一點點地老去,與之相關帶來的現象會影響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國家,包括中國以及其他的國家,也會在未來的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受到影響。”
而波士頓咨詢公司董事長漢斯保羅·博克納則建議,要想真正處理好全球頻發的“黑天鵝事件”,就必須要有更多的合作。“講到‘黑天鵝事件,講到大型傳染病,我們的解決方案不是我們現在就能夠預見到的,但是一旦出了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團結在一起來加以應對和解決。所以,合作將是一個關鍵性的解決方案,來應對所有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