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廣宇
2019年2月14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布里登斯廷稱:美國“重返月球”的計劃正在加速。
“我們將與國際伙伴建立國家聯盟‘可持續重返月球,還將與商業伙伴一起利用月球資源。”布里登斯廷說。此后的2月17日,NASA更新了2018年9月公布過的載人登月的具體路線圖,并開始大力號召私營公司參與載人登月技術研發。
根據NASA的最新信息,“重返月球”計劃將大致分三步走:2024年在月球軌道建設一個基礎空間站;2026年進行模擬全套著陸與返航測試;2028年,由“獵戶座”宇宙飛船載4名宇航員登月停留7天。這個計劃是特朗普2017年12月頒布的“空間政策指令1號”的具體化。
自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最后一次載人登月,美國的登月計劃已停滯了近47年。在此期間,只有前蘇聯和中國的飛行器降落在月球表面。計劃停滯的原因也顯而易見:一方面冷戰結束,太空競賽的意義已不大;另一方面,航天事業耗資巨大,老布什、小布什分別在1989年和2004年提出恢復登月,再以月球為跳板登陸火星,都因預算過高被放棄。
比起冷戰時代,現在美國“重返月球”的動力帶著更急迫的商業野心。布里登斯廷在最新講話中大力強調月球的商業價值,包括月球上“水冰”和稀土金屬等資源對人類的意義。數月前,已有9家私營公司獲得了NASA月球表面運載服務的競標資格。最新消息則顯示,私營公司要在今年3月25日之前展示他們的月球探索計劃,NASA要在5月找到最優秀的候選公司,時間已經相當緊迫了。
NASA想重返月球也必須依靠其他國家的幫助。2019年1月底,NASA已與中國開展合作,其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兩次飛掠“嫦娥四號”的著陸區域,對著陸器和巡視器進行成像。此外,以色列的探月航天器將于今年2月升空,該國也將允許NASA開發的反射器在自己的著陸器上飛行。
想實現“登月夢”的不只是美國。中國的載人登月計劃目標定在2030年左右實現。俄羅斯也將于2031年完成首次載人登陸月球的計劃。照此計算,NASA可能會在時間上搶先。
2019年7月20日是“阿波羅10號”載人登月50周年,NASA高調宣布加速“重返月球”的舉動被看作紀念日之前的獻禮。拋棄了過高的政治目的,“登月”在這個時代更多地指向商業、科研和資源方面,未來數十年內,各個國家的“月球競賽”會更激烈,合作與競爭將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