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曾拆除了用于火箭發射的軌道式建筑、火箭引擎試驗臺等裝置的朝鮮西海衛星發射場,最近有了新動靜。美國智庫“北緯38度”近日刊文稱,據最新的衛星圖像觀察,兩臺塔吊和一些建筑材料出現在發射場,一個建筑的墻壁和屋頂已經搭建完畢,發射場似乎正在興建新設施。重建這些設施的工作,有可能是在2019年2月16日至3月2日之間開始。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3月6日表示,如果朝鮮正在重建火箭發射地的消息屬實,他將“非常失望”。同一天,美國朝鮮政策特別代表斯蒂芬·比根同韓國外交部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李度勛在華盛頓會晤,討論推動美朝盡早恢復對話的一系列方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也在一天后接受采訪時稱,特朗普對重啟美朝對話持開放態度,如果朝鮮準備好“從大局考慮”,雙方可能達成協議。
“高開低走”的朝美領導人河內會晤以無協議告終后,雙方對會談提前結束的原因各執一詞。圍繞著無核化和放寬制裁的博弈,朝美之間還是沒能找到平衡點。
《紐約時報》在2018年11月報道稱,根據最新發布的商業衛星圖像分析,已發現13個朝鮮未對外公開導彈基地的證據,“朝鮮仍在繼續生產核材料、新的核武器及可以裝在移動發射器上并隱藏在秘密基地的導彈”,指責朝鮮導演了一場“大騙局”。
3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在維也納召開的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披露,原子能機構繼續利用公開來源信息和衛星圖像監測朝鮮的核活動,“發現輕水反應堆有繼續施工的跡象,所謂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在持續運行。”但他強調,因為無法進入現場,IAEA無法證實這些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并準備在有關國家達成政治協議后對朝鮮實施核查與監督。

西格夫里·赫克。
曾七次到訪過朝鮮且四次參觀過其核設備的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核物理學家西格夫里·赫克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說,“無核化”是一個定義模糊的概念。在技術層面,我們不能簡單地用“無核化”這個詞來衡量朝鮮核計劃的變化,需要正確看待朝鮮核武庫的三個必要組成部分(核彈燃料、武器化和運載系統)之間的權衡。
赫克指出,一方面,朝鮮確實還在繼續生產核裂變材料,擴大其核彈燃料庫存,這可能會增加其武器庫的規模;但另一方面,朝鮮放慢了武器化(設計、建造、測試)和運載系統的發展,限制了其武器庫的復雜性和覆蓋范圍。赫克認為,后者大于前者,導致整體威脅減少。
中國新聞周刊:第二次金特會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你感到失望嗎?從結果上來看,能說這次朝美領導人“談崩了”嗎?
赫克:這次會談沒有取得任何協議,我的確感到失望,但我仍然保持樂觀。失望是因為兩位領導人錯過了為無核化和兩國關系正常化采取切實步驟的時機,樂觀則是因為特朗普總統和金正恩委員長在離開河內時關系融洽,而不是回到2017年“火與怒”的狀態。所以,我不認為這次雙方沒達成協議或者交易很糟糕,根本不應該這樣去考慮這個事。
中國新聞周刊:河內金特會之前,很多分析認為朝美雙方已經對會晤取得實質性成果形成了默契,為什么談判結束得這么突然?是金正恩和特朗普之間依然存在嚴重誤判嗎?
赫克:看起來似乎雙方距離在談判進程中邁出重要一步已經相當接近了,只是這樣的進程需要一些時間,而這一次雙方沒有辦法達成一致。不知道是因為時間不夠,還是特朗普想挑戰一下,“搞個大的”,也就是說想達成一項大交易,結果卻令金正恩始料未及,這促使他決定再考慮一段時間。
中國新聞周刊:在河內的記者會上,特朗普說金正恩“只是想做一些沒有我們想要的那么重要的事情”,蓬佩奧也表示美國沒有得到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美國認為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是什么?
赫克:我不想去猜測,在這些問題上我沒有什么內幕消息。
中國新聞周刊:朝鮮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說,希望用永久拆除寧邊核設施換取五項制裁決議中涉及民生的措施的取消,這算不算是展現棄核誠意的難得做法?
赫克:這些立場似乎是非常合理的談判起點。我相信,雙方最終將回到無核化的實質性步驟上來,比如關閉寧邊的核材料生產設施,以換取一些制裁的放寬。這個過程中,每一項細節都很重要,但目前這些細節都還沒有設計好。
中國新聞周刊:接下來,美朝核談進程會不會逆轉?
赫克:兩位領導人越快要求他們的談判團隊回到談判桌前,就越有可能找到部分解決的方案,并朝著最終解決的目標邁進。
中國新聞周刊:近期有很多媒體報道稱,根據衛星圖像,2018年朝鮮并沒有停止核活動。在你看來,朝鮮具體進行了哪些核活動?能推導出什么結論嗎?
赫克:盡管朝鮮采取了一定的舉措,廢棄或拆除了一些核設施和導彈設施,比如炸毀核試驗坑道入口,但是在沒有達成談判協議的情況下,朝鮮繼續運行并在某些情況下擴大了核武器綜合基礎設施,亦不出意料。朝鮮在2018年繼續運行核設施,生產钚和高豐度濃縮鈾,這可能使其核武庫中的核武器數量從2017年的約30件增加到35至37件。
中國新聞周刊:朝鮮在核燃料、武器化和運載系統這三個方面目前分別是什么水平?在2018年,這三方面分別有哪些變化?
赫克:在研究中,我們著眼于可裂變物質、武器化(即設計、建造和試驗)及運載這三個核武庫必要條件去觀察,朝鮮確實在繼續生產可裂變物質。但是,在迅速提升核武器和導彈的復雜程度、破壞力及影響范圍之際,朝鮮采取了相當難得的一項舉措,也就是停止了核試驗和遠程導彈試驗,這嚴重限制了朝鮮在武器化和運載系統方面的進展。因此,我們的結論是,不僅朝鮮上述關鍵核領域沒有取得快速進展,而且其核計劃和導彈計劃在2017年都受到限制。這些威脅,曾是備受批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