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本屆工博會為期5天,共設九大專業展,集中展示智能、互聯驅動下的產業發展新成效和工業最新技術、產品和服務,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家企業參展。
本屆工博會突出“5G+工業互聯網”“AI+制造”等場景應用設置,通過場景應用展現未來趨勢性技術。中心展區圍繞“科技引領,打造創新策源地”主題,以“3+1”形式系統整合上海在推進科創中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創新成果,體現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的“上海方案”。
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機器人成為本次工博會的熱點。西門子、施耐德、歐姆龍等一大批國際制造業解決方案領軍企業,將大量智能工廠場景搬到工博會,使得5G、AI、邊緣計算、工業云等與制造全流程融為一體。智能云科的“工業安卓生態”,是基于其自主開發的機床智能操作系統、通信協議、“智能魔盒”設備,機床與機床之間、機床和機器人之間可以互聯,完成工業數據的采集、上傳、積累等。上海航天則展出了燃料電池、智能巡檢機器人、太陽能智能變色太陽鏡等多項拳頭產品和關鍵技術。

雖然傳統的機器人應用“大戶”——汽車工業在今年遇到一些困難,大型焊接機器人、噴涂機器人本屆參展得少了些。但是由于其他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爆發,機器人展的熱度不減,有300多家展商帶來超過2000臺工業機器人。與往年相比,本屆工博會上的機器人,多了些許“溫柔”,少了很多“鐵臂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