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寶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德州 253034)
薄壁錐套是某產品的重要部件,結構雖然簡單。由于壁薄,不宜裝夾,用三爪卡盤不容易保證加工精度,因此大批量生產時,需要設計專用的夾具,來滿足其加工要求,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
薄壁錐套結構簡單,主要有圓柱面、臺階和內外圓錐面組成,單件生產選擇圓鋼;批量生產選擇鍛件毛坯,可以沖出直徑50 mm 的孔,這樣既節省材料,又能減少鉆孔工步。
零件的尺寸精度較低,外錐面的長度尺寸精度較高,公差值為0.06 mm,其余為未注公差;形位公差沒有要求,加工時也要保證左端面與內錐軸線的垂直度公差值不大于0.05 mm,保證裝夾與定位精度;內錐面的表面粗糙度Ra 為1.6 μm,其余為3.2 μm,零件如圖1 所示。

圖1 薄壁錐套零件
通過分析薄壁錐套的結構與技術要求,加工的關鍵技術是防止薄壁錐套的裝夾變形。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選擇合理的加工工藝與設計夾具。因工件內外錐面不能再一次裝夾中完成,只能先加工內錐,然后在芯軸上加工外錐,需要設計合理的芯軸,才能避免工件的變形,來達到圖紙的精度要求。大批量生產時,工藝路線如下。
(1)加持Φ105 mm 毛坯外圓。車端面,齊平就行;粗車右端圓錐面,車成直徑為95 mm;鉆孔直徑為45 mm。
(2)工件調頭,夾持直徑95 mm。齊總長,保證尺寸35±0.03 mm;粗車Φ105 mm 外圓至Φ102 mm;粗車內圓錐,留1 mm 余量;精車內圓錐至尺寸。
(3)工件安裝在芯軸上。精車外圓Φ102 mm 至要求;精車圓錐至尺寸要求。
如果該產品是單件小批量生產,可以不用夾具,毛坯長度余量要滿足夾持要求,一次裝夾完成工件的外部尺寸,粗加工完內孔,然后上軟卡爪,夾持直徑Φ100 mm,完成內圓錐面及總長尺寸。
根據薄壁錐套零件的結構,設計芯軸的結構尺寸,利用錐度的定位原理,保證夾具的定位要求,利用擋圈、螺栓,實現薄壁錐套的上、卸工件。如果批量大,可以增加快換墊圈。
根據薄壁錐套部分的結構,設計了芯軸的結構尺寸,并采用了錐度定位原理。保證夾具的定位要求,利用擋圈、螺栓,實現薄壁錐套的上、卸工件。芯軸夾具如圖2 所示。如果批量大,可以添加快換墊圈。

圖2 芯軸
首先分析薄壁錐套的圖紙,研究薄壁錐套的結構與技術要求,選擇加工方法,確定工件的裝夾方法;然后根據裝夾方法設計芯軸夾具的零部件的結構,確定定位與夾緊元件的結構與精度尺寸;再構建夾具零部件的結構圖,如圖2~圖5 所示;最后構建夾具原理圖,如圖6所示。

圖3 螺栓

圖4 擋圈

圖5 快換墊圈

圖6 芯軸夾具裝置
(1)芯軸零部件的作用。芯軸用于安裝薄壁錐套,起到定位的作用;擋圈擋著工件和螺栓一起用于工件的夾緊;快換墊圈用于快速卸下工件,當大批量生產時,為了減少裝卸工件時間,卸工件時,螺栓不必全部擰出,只要松開螺栓,拿下快換墊圈,就可取下擋圈,卸下工件。
(2)芯軸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每次使用時,需要找正芯軸,或芯軸直徑在加工時留有余量,安裝在卡盤上要重新加工一次,才能保證加工精度。使用快換墊圈時,注意要加緊,避免加工過程中墊圈甩出。
芯軸的種類較多,有圓柱芯軸、小錐度芯軸、漲力芯軸,在實際生產中用途廣泛,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制作,解決實際問題。此夾具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此夾具拆裝方便,結構簡單、定位準確、省時,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夾具采用錐度定位,結構簡單,保證了內外圓錐面的同軸度要求,很好地解決了薄壁零件的裝夾問題。裝卸工件方便、快捷。如果是批量生產,使用快換墊圈可以縮短裝卸工件的時間,從而大大提高裝卸效率。并且芯軸夾具制作容易,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