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貴 于雙
[摘要]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實踐并凝聚著無數的革命傳統精神,這些精神不僅造就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也推動了千千萬萬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一往無前地為中國革命和民族復興前赴后繼、奮勇拼搏?;仡櫄v史,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始終引領著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F如今,黨和國家已經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無精神不立,黨無精神不強,中國共產黨的這些精神將繼續創新發展,并將激勵著中華兒女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斷前行。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發展
[作者簡介]文道貴(1962-),男,漢族,湖北羅田人,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政治理論與中共黨史黨建。于雙(1993-),女,漢族,山東膠州人,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黨史。
[中圖分類號] D26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04-0029-03
毛澤東曾說過:“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本瘢侨祟惔竽X的產物,存在于人的思維活動中,體現在人的行動狀態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個體所能實現的價值和達到的高度??梢姡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取得發展,實現跨越,離不開先進精神的指引。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先后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遇到了困難,也經歷了挑戰,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所取得的成果令世界矚目。在成績的背后,是中國共產黨人以其偉大的革命傳統精神和改革精神指引著人們前行,推動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創新發展。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在血與火的錘煉中得到不斷的發展,形成了為革命事業奮不顧身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集中代表了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發展的概貌。
紅船精神指的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習近平將“紅船精神”的內涵高度提煉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他認為“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耙恢奔詈凸奈柚覀凕h堅持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勇當舵手,引領航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雹?/p>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艱苦奮斗中誕生的。其內涵可以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帶領部隊來到井岡山,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冒險主義、教條主義等錯誤思想不斷出現的情況下,堅持武裝斗爭,并把中國革命的重心轉移到農村,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帶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創造的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紅軍戰士們在長途跋涉中,面對寒冷、面對饑餓、面對疾病、面對死亡,所表現出的堅定的革命信仰、無產階級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以及嚴守紀律、互幫互助的高尚品格,成就了長征精神的偉大。值得中華兒女一代代的傳承,就像習近平曾說過的:“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陜北延安這片黃土地上,在堅持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不懈奮斗的過程中所締造的精神豐碑,是一種群體精神,是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灣精神等的高度概括。其內涵為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可以說延安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重要精神武器,更是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西柏坡精神是建國前夕黨中央入駐西柏坡期間所集中體現并造就的。是一種敢于奮斗、敢于勝利、堅持依靠群眾、堅持民主團結的精神。談到西柏坡,很多人會想起當年毛澤東“兩個務必”的告誡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②西柏坡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提升,這是任何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都應該始終堅持的基本準則。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范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強起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涌現了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這些精神鼓舞著這個時期全體中國人為社會主義建設揮灑汗水,艱苦奮斗,也將永遠閃耀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演變歷史之中。
大慶精神是在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形成的,以愛國、開拓、務實、奉獻為其主要內涵。③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國民經濟發展和工業生產急需石油,而國際上敵對勢力企圖利用石油封鎖遏制中國的發展。在如此緊迫的情形下,千千萬萬個工人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了冰天雪地的松嫩平原,他們不畏嚴寒,在惡劣環境中揮灑血汗,以大慶人特有的精神風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找到石油,終于使中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毛澤東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使其成為中國工業的典范。
“兩彈一星”精神體現在無數個科研人員在一窮二白的中國獨立研制成功原子彈、氫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壯舉中。其內涵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它背后反映著科研人員為了祖國的和平與安寧,不顧艱苦的條件,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在當時沒有國際支持并且看似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了“兩彈一星”的事業,它標志著中國國防進入了現代化,大大提高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雷鋒精神,是雷鋒在他短短22年的生命里所成就的。雷鋒助人無數,他的事跡傳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雷鋒精神可以概括為:博愛的胸懷,革命的精神,公而忘私的品格,奮不顧身的意志。習近平強調:“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雹苓@種精神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相反,雷鋒精神歷久彌新,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中顯示出耀眼的光環。雷鋒,他的勤勞、節儉、愛國、奉獻、無私的品質,是對中國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也是對中國共產黨人高貴品格的最好體現。
焦裕祿精神是縣委書記的榜樣的焦裕祿將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作出的生動詮釋。習近平將其精神內涵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在河南蘭考,身患重疾的焦裕祿與全縣干部和群眾同心協力,一步步改變蘭考的面貌。但他最終沒有敵過病魔,終因積勞成疾倒在了為人民服務的崗位上。焦裕祿以其短暫的生命,不僅改變了蘭考大地的面貌,更成就了焦裕祿精神。
三、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創造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富起來的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間,形成了小崗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航天精神、絲路精神等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精神,這些精神深深激勵著全體中華兒女,櫛風沐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提升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速度,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小崗精神產生于1978年的小崗村,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富于創造、勇于革新、闖出新路是其重要內涵。在40年后的當今社會,小崗精神同樣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對于當今的鄉村振興仍有重要的啟示價值。現如今中國改革要承載更高、更多元的民意訴求,這一切,都呼喚著中國共產黨人應該繼承和發揚小崗精神,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人民的幸福去銳意改革、大膽改革、創新改革和持久改革。
抗震救災精神是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中華兒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面前所表現出的精神氣質。其精神內涵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面對這場自唐山大地震以來規模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破壞力最強的地震,中國人民并沒有被災難所嚇倒。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國上下團結起來,所有中華兒女都參與到這場英勇的抗震救災斗爭之中。
航天精神是載人航天工程實施過程中所鑄就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是其精神內涵。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航天事業一日千里,同時也向世界宣告了中國的道路、中國的精神和中國的力量。航天技術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集中體現,中國航天人憑借著這樣航天精神不斷取得驕人的成績,這種精神將會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推動中國航天事業不斷進步,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科技成就。
絲路精神是往來于絲綢之路上的各個國家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其內涵可以概括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在兩千多年以前,亞洲、歐洲和非洲就已經布滿了“絲綢之路”的足跡,這不僅為促進貿易發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推動了沿線國家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也是沿途所有國家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在當今國際環境下,貿易保護主義不時抬頭,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風險在增加,民粹主義還在不斷席卷西方社會,中國仍然致力于弘揚和傳承絲路精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方顯得難能可貴,也是恰逢其時。
四、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對當今時代的啟示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改革開放仍然需要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在當今時代,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旨在用歷史實踐中積淀的共產黨人優良品質不斷改造世界、指導新的實踐,進而在實踐發展中拓展其時代價值。通過系統總結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演變與發展歷史的研究,可以挖掘更多、更具說服力的精神食糧,進而豐富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發展的史學基礎,令民眾加深對中共黨史的了解,從大眾的角度筑牢思想之基,提高民眾的政治認知與精神認同,使民眾更加自覺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成果表明,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實際頑強拼搏,譜寫了一系列偉大的精神篇章。通過對不同時期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進行全面具體的考察,充分尊重客觀存在的歷史史實,強化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科學內涵、豐富內容等理論研究,并加大中國共產黨人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和廣度,能夠引導人們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實質,在社會文化多元化以及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的今天,能夠使廣大民眾正確認清抹黑和惡搞民族英雄的言行和現象的本質,增強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的自覺性。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能夠承載引導公民的政治情感,培養公民的愛國情懷,凝聚公民的政治共識。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宣介方面,要堅持做好“兩手抓”,一手抓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播方式,一手抓開拓傳播的新路徑,兩者齊發力,培養公眾的政治情感。
一方面,應該繼續發揮好宣傳部門在共產黨人精神傳播中的引領作用。在這里,應特別重視對當代大學生的宣傳教育工作。“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蓖ㄟ^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自然融入高校的課堂教學和校園文化活動中,使學生更全面、更系統地了解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所表現出的精神,不僅可以豐富當代青年對黨史國情的認識,而且可以培養大學生傳遞革命傳統精神的情感基礎。此外,宣傳部門還須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社會宣傳活動,可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條幅等傳統媒介主陣地開展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宣教工作,開放體現共產黨人精神的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等場館會所,中國的紅色資源豐富,尤其要利用好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培養民眾的政治情感。
另一方面,積極發揮新媒體在推動共產黨人的精神傳播中優勢,讓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在更多人的身上得到傳承和發展。在當今3D、VR等新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要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現代化展現方式方法進行創新,推進虛擬現實等體驗,讓民眾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體驗,重現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從血與火的道路中奮勇向前,從百廢待興到經濟騰飛的慷慨頌歌,讓人真切地感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革命精神,從而不斷將自己豐富的感情內化為信仰,外化為行動。借助主流的互聯網平臺設置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專題專欄,打造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加強共產黨人精神和先進共產黨員行為的廣泛宣傳,并且利用微信公共平臺等新媒體渠道傳播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新思想,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形塑。
[注釋]
①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光明日報,2005-6-21.
②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38.
③習近平.在大慶油田發現5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結合新的實際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人民日報,2009-9-23.
④張曉松,杜尚澤.奮力書寫東北振興的時代新篇——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東北三省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紀實[N].人民日報,2018-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