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公司發布了全新的5G折疊屏手機MateX。除了擔心這款手機是不是會比較重之外,它比ipad mini略大的展開尺寸,也的確令人驚艷。我瞅了瞅MateX的價格,再默默看了下自己的工資條,覺得這款酷炫的手機,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在地鐵上人手一個。但是類似硬件終端的宣傳,卻讓人們越來越感覺到5G商用臨近,一個科學家口中具備革命意義的傳播時代要來了。
日本內政部近期拍攝了一個短視頻向國民宣傳5G的應用場景。在舒緩優美的日本鄉村風景之中,主人公借助各種穿戴式設備,如眼鏡(包括隱形眼鏡)、手表、手機,隨時隨地進行視頻觀看、拍攝、分享,并同時完成支付、翻譯、問診等任務,影片尾聲,通過增強現實技術,不同空間的親朋好友一起聚會和表演。5G+4K+AI+AR,讓一切都看起來很美。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與前幾代通信技術相比,5G具有高速、低時延、廣范圍、定制化等優勢。5G的傳輸速度可超過1Gbps,根據“兩會”代表、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的介紹,5G環境下下載一部1G大小的電影,只需要3秒鐘。個人智能手機也將有能力接收和播放4K超高清視頻,對于VR/AR等海量數據的流媒體應用而言也更為友好。
低時延,對于我們一般應用而言,感覺不是那么明顯,但是對物聯網的意義卻很大。想象下自動駕駛系統,這類系統對傳輸速度和帶寬也許要求并不是那么高,畢竟高清地圖和路線可以預先下載。但是對于系統的反應速度,特別是時延性要求就很高,生命的選擇就在毫秒之間。5G網絡的理論時延將有望低于1毫秒,在現實中預計也可低至20-30毫秒。目前4G網絡的平均時延大約為60 毫秒。
網絡切片(Network slicing)技術可以將公共基礎網絡按照應用場景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網絡配置。也就是說,5G時代可以根據場景和需求的多樣化,定制任何帶寬、任何流量的網絡,實現網絡資源的靈活分配與效益最大化,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5G實現了D2D,即Device to Device(設備對設備)的傳輸。4G時代,即使兩個用戶面對面使用手機進行通訊,信號始終需要通過基站進行中轉,在人群擁擠區域容易產生近在咫尺卻通話高時延的不良體驗,例如春運中的火車站,通訊還是得靠吼。但在5G時代,同一基站下的兩個用戶,如果互相進行通信,他們的數據將不再通過基站轉發,而是直接從手機傳送到手機,進一步提高了通信效率。設備到設備的傳輸是否意味著電信爸爸可以不向我們收費了呢?答案還是“圖樣圖森破”!不過幾大通信公司也表態了,5G的資費不會高于4G,這么一想,應該不至于消費降級。
偽裝了這半天技術宅,言歸正傳,5G對電視到底意味著什么?
首先應該是濃濃的危機。雖然5G技術對超高清視頻傳輸具有重大意義,但是它也將進一步打破“屏”對人類傳播行為的限制。不僅各種移動設備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終端,玻璃、鏡子也可能成為視頻的載體,電視機無法移動的劣勢將進一步被放大。雖然我們可以合理分析,5G傳輸效能達到最佳化仍然需要時間,需要更多技術和硬件設備突破的支持,但是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一切不能移動的終端將更加缺乏吸引力,將近在眼前。電視機構,必須放棄對電視機的固守,OTT時代,需要打破屏端的內容生態構建。

同時,隨時隨地的線下生活在線化,也可能進一步消解專業壁壘。短視頻再一次給專業電視人上了生動一課,對于很多視頻應用場景而言,關鍵不在于機位、景別和運鏡,更重要的是被攝主體與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和觸達渠道。專業攝影師的技術肯定高于自拍愛好者,但是P圖軟件的傻瓜化,讓普羅大眾失去了磨煉攝影技能,甚至是減肥的興趣。真正專業的壁壘不會消失,但其中一部分也許只能進入博物館讓人膜拜。對于大眾媒體而言,所有的專業性技能的積累是為了被需要、被感知。我們何以不被碼農取代,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然,5G對電視機構肯定也意味著機遇。超高清傳輸的便捷化和資費合理化肯定是趨勢,大型直播和晚會的傳輸難題將得到更好地解決。今年央視春晚就采取了5G超高清傳輸,兩會會場也見證了VR傳輸的可能性。“在場”將變成一個技術性的問題,這對一向強調身臨其境的電視而言,意義重大。
廣電行業面對5G時代提出了“智慧廣電”的戰略,通覽全文,優質內容是最點睛之筆。雖然長視頻在短視頻的沖擊下,存在遠期的憂慮,但是長視頻觀看的場景和需求不會消失,需要的是更加精致、更加創新,也因而更加具有競爭壁壘的作品問世。廣電行業中能夠適應5G時代的機構,一定是具有優質內容生產能力的機構。返璞歸真,廣電的立身之本,始終是內容。
5G也許又將是一個迅速令人耳朵起繭,乃至被庸俗化的技術概念,恰如以前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但是這些技術背景正在潤物細無聲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場景。技術真正產生顛覆性作用,往往不是它被人反復提及之時,而在于人們對它習以為常那刻。5G所代表的便捷智能生活符合現代人對未來的想象,電視機構必須正視這一社會趨勢。而現在我們更加應該做的,倒不是去參與5G的技術投資,而是重新確立自身的立身之本:精品內容。